青藏高原东北部农户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意向及策略
发布时间:2021-01-23 15:12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准确辨识和分析农户的适应意向,是农户适应气候变化影响的基础,而适应策略的有效性分析是对气候变化趋利避害有效利用的关键和前提。湟水流域是青藏高原东北缘典型的农牧过渡带,是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边界地带。文章基于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当地农户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意向及策略。结果表明:(1)农户在气候变化风险感知上表现出侥幸心理,而在适应感知上表现出认为自身有一定的能力去适应气候变化并认可适应结果,但会付出较高的适应成本,对气候变化的消极或中立适应意向强于积极适应意向;(2)影响湟水流域农户对气候变化适应意向最主要的因素是适应结果感知与家庭整体劳动力;(3)生产性策略中技术调整类策略在适应气候变化时较为有效,而贷款、保险等保障性策略并不被大家认同。基于此,对引导农户积极适应气候变化并调整适应策略提出了建议。
【文章来源】:高原科学研究. 2020,4(02)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研究区概况图
对气候变化的感知是适应气候变化的前提,只有分析农户对气候变化感知的形成机制,才能理解农户的适应意向。Grothmann和Patt[10]从认知角度补充了适应理论的不足,提出个人主动适应气候变化的社会认知模型(MPPACC),如图2所示。农户对气候变化感知对其适应意向的影响分析框架将个人对气候变化的感知分解为风险感知与适应感知并作为解释变量,来解释农户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意向,适应意向可分为积极适应意向与消极适应意向。农户的适应意向并不仅仅依赖于对气候变化认知,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农户的适应能力是生计资本集中作用下产生的结果,因此生计资本可以影响农户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除此之外,性别、年龄、健康状况、教育水平、生计方式以及性格特征等也会影响农户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意向。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青藏高原东北部耕地撂荒影响因素分析——以湟水上游为例[J]. 李燕燕,陈琼,刘峰贵,周强,许寰戈,马伟东.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9(06)
[2]青藏高原东北缘山地农户对气候变化的感知及适应策略——以湟水中游为例[J]. 侯志瑞,陈琼,周强,刘峰贵,马伟东.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8(02)
[3]农户对气候变化适应行为的有效性评价[J]. 孙立凡,史兴民,王露. 中国沙漠. 2018(02)
[4]气候变化伦理原则——世界科学知识和技术伦理委员会适应与缓解报告[J]. 杨桃.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2017(04)
[5]上海城市适应气候变化关键技术研究进展[J]. 吴蔚,田展,胡恒智,刘校辰,孙兰东,董广涛,穆海振,谈建国. 气象科技进展. 2017(06)
[6]青海湟水流域气温与降水时空变化特征[J]. 葛杰,张鑫. 灌溉排水学报. 2017(11)
[7]中国适应气候变化科技发展路径探讨[J]. 何霄嘉,许吟隆,郑大玮.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7(08)
[8]国内外农户对气候变化/变异感知与适应研究[J]. 王成超,杨玉盛,庞雯,洪静,谢剑斌. 地理科学. 2017(06)
[9]高寒生态脆弱区农户的气候变化适应策略评价——以甘南高原为例[J]. 王亚茹,赵雪雁,张钦,雒丽,薛冰. 生态学报. 2017(07)
[10]农户气候变化认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陕西省关中地区544份农户调查数据[J]. 李根丽,魏凤,赵敏娟.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4)
本文编号:2995434
【文章来源】:高原科学研究. 2020,4(02)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研究区概况图
对气候变化的感知是适应气候变化的前提,只有分析农户对气候变化感知的形成机制,才能理解农户的适应意向。Grothmann和Patt[10]从认知角度补充了适应理论的不足,提出个人主动适应气候变化的社会认知模型(MPPACC),如图2所示。农户对气候变化感知对其适应意向的影响分析框架将个人对气候变化的感知分解为风险感知与适应感知并作为解释变量,来解释农户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意向,适应意向可分为积极适应意向与消极适应意向。农户的适应意向并不仅仅依赖于对气候变化认知,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农户的适应能力是生计资本集中作用下产生的结果,因此生计资本可以影响农户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除此之外,性别、年龄、健康状况、教育水平、生计方式以及性格特征等也会影响农户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意向。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青藏高原东北部耕地撂荒影响因素分析——以湟水上游为例[J]. 李燕燕,陈琼,刘峰贵,周强,许寰戈,马伟东.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9(06)
[2]青藏高原东北缘山地农户对气候变化的感知及适应策略——以湟水中游为例[J]. 侯志瑞,陈琼,周强,刘峰贵,马伟东.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8(02)
[3]农户对气候变化适应行为的有效性评价[J]. 孙立凡,史兴民,王露. 中国沙漠. 2018(02)
[4]气候变化伦理原则——世界科学知识和技术伦理委员会适应与缓解报告[J]. 杨桃.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2017(04)
[5]上海城市适应气候变化关键技术研究进展[J]. 吴蔚,田展,胡恒智,刘校辰,孙兰东,董广涛,穆海振,谈建国. 气象科技进展. 2017(06)
[6]青海湟水流域气温与降水时空变化特征[J]. 葛杰,张鑫. 灌溉排水学报. 2017(11)
[7]中国适应气候变化科技发展路径探讨[J]. 何霄嘉,许吟隆,郑大玮.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7(08)
[8]国内外农户对气候变化/变异感知与适应研究[J]. 王成超,杨玉盛,庞雯,洪静,谢剑斌. 地理科学. 2017(06)
[9]高寒生态脆弱区农户的气候变化适应策略评价——以甘南高原为例[J]. 王亚茹,赵雪雁,张钦,雒丽,薛冰. 生态学报. 2017(07)
[10]农户气候变化认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陕西省关中地区544份农户调查数据[J]. 李根丽,魏凤,赵敏娟.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4)
本文编号:29954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2995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