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对中国水稻生产力的影响研究:时序演进、空间异质与对策建议
发布时间:2021-01-31 08:09
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已成为当今世界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全球极端气候事件频繁发生,给人类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产生了灾难性影响,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农业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最为敏感和脆弱的领域。气候变化直接影响农业的光照、温度、降水等自然条件,增加了粮食生产的不稳定性。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保障我国的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是关乎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水稻作为我国三大主粮之一,近年来呈现极不稳定的生产态势。1997-2004年我国稻谷产量连续7年下滑,由20073.48万吨下降到17908.76万吨,降幅达12%;2004-2015年尽管水稻总体产量实现了“十二连增”,但是增产幅度却存在不同程度的递减。我国政府历来重视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提高,“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要“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在谈乡村振兴问题时也指出“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在此背景下,探究气候变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调整农业发展战略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许多学者从气候变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角度展开了大量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学界普遍达成的共识是气候变...
【文章来源】: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家庭禀赋特征对农户气候变化适应性行为的影响研究[J]. 童庆蒙,张露,张俊飚. 软科学. 2018(01)
[2]农户水稻秸秆还田技术采纳意愿及其驱动路径分析[J]. 吴雪莲,张俊飚,何可,张露. 资源科学. 2016(11)
[3]近30年快速升温对两种典型小地形上兴安落叶松径向生长的影响[J]. 白学平,常永兴,张先亮,马艳军,吴涛,李俊霞,陈振举. 应用生态学报. 2016(12)
[4]农业对气候变化响应研究的进展与前瞻:以水稻为例[J]. 张露,张俊飚,童庆蒙.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6(08)
[5]气候变化对中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J]. 尹朝静,李谷成,高雪.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6(06)
[6]气候变化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基于县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陈帅,徐晋涛,张海鹏. 中国农村经济. 2016(05)
[7]气候变化和适应对中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基于省级面板模型的实证研究[J]. 何为,刘昌义,刘杰,陈梦玫.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S2)
[8]北非Sahel地区夏季降水异常对华北平原旱涝指示意义[J]. 李双双,杨赛霓,刘宪锋. 自然灾害学报. 2015(05)
[9]气候变化对中国小麦生产力的影响——基于黄淮海平原的实证分析[J]. 陈帅. 中国农村经济. 2015(07)
[10]农户农业低碳生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化肥施用和农药使用为例[J]. 田云,张俊飚,何可,丰军辉. 中国农村观察. 2015(04)
博士论文
[1]气候变化对中国水稻生产的影响研究[D]. 尹朝静.华中农业大学 2017
[2]关中地区冬小麦水分产量效应及气候变化条件下产量响应模拟研究[D]. 郑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
[3]气候变化对中国油菜生产的影响研究[D]. 贺亚琴.华中农业大学 2016
[4]模拟气候变化条件下稻麦轮作水稻土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活性的变化[D]. 刘远.南京农业大学 2014
[5]气候变化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及应对策略[D]. 周文魁.南京农业大学 2012
[6]低碳经济范式下的环境保护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王文哲.中南大学 2011
[7]江淮地区近50年农业气候资源时空变化及稻麦生产响应特征研究[D]. 黄爱军.南京农业大学 2011
[8]气候变化对中国南方水稻影响的经济分析及其适应策略[D]. 朱红根.南京农业大学 2010
[9]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研究[D]. 马文杰.华中农业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全球增暖背景下吉林省西部气候变化特征[D]. 李磊.兰州大学 2017
[2]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单产影响的实证分析[D]. 李美娟.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
[3]近30年江淮地区气候变化对主要作物生产的影响[D]. 胡清宇.南京农业大学 2012
[4]GIS支持下的湖北省水稻生产潜力和区域种植研究[D]. 孙懿慧.华中农业大学 2010
[5]大豆耐萎蔫品种根系和地上部性状的遗传分析[D]. 吕彩霞.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6
本文编号:3010503
【文章来源】: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家庭禀赋特征对农户气候变化适应性行为的影响研究[J]. 童庆蒙,张露,张俊飚. 软科学. 2018(01)
[2]农户水稻秸秆还田技术采纳意愿及其驱动路径分析[J]. 吴雪莲,张俊飚,何可,张露. 资源科学. 2016(11)
[3]近30年快速升温对两种典型小地形上兴安落叶松径向生长的影响[J]. 白学平,常永兴,张先亮,马艳军,吴涛,李俊霞,陈振举. 应用生态学报. 2016(12)
[4]农业对气候变化响应研究的进展与前瞻:以水稻为例[J]. 张露,张俊飚,童庆蒙.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6(08)
[5]气候变化对中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J]. 尹朝静,李谷成,高雪.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6(06)
[6]气候变化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基于县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陈帅,徐晋涛,张海鹏. 中国农村经济. 2016(05)
[7]气候变化和适应对中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基于省级面板模型的实证研究[J]. 何为,刘昌义,刘杰,陈梦玫.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S2)
[8]北非Sahel地区夏季降水异常对华北平原旱涝指示意义[J]. 李双双,杨赛霓,刘宪锋. 自然灾害学报. 2015(05)
[9]气候变化对中国小麦生产力的影响——基于黄淮海平原的实证分析[J]. 陈帅. 中国农村经济. 2015(07)
[10]农户农业低碳生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化肥施用和农药使用为例[J]. 田云,张俊飚,何可,丰军辉. 中国农村观察. 2015(04)
博士论文
[1]气候变化对中国水稻生产的影响研究[D]. 尹朝静.华中农业大学 2017
[2]关中地区冬小麦水分产量效应及气候变化条件下产量响应模拟研究[D]. 郑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
[3]气候变化对中国油菜生产的影响研究[D]. 贺亚琴.华中农业大学 2016
[4]模拟气候变化条件下稻麦轮作水稻土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活性的变化[D]. 刘远.南京农业大学 2014
[5]气候变化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及应对策略[D]. 周文魁.南京农业大学 2012
[6]低碳经济范式下的环境保护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王文哲.中南大学 2011
[7]江淮地区近50年农业气候资源时空变化及稻麦生产响应特征研究[D]. 黄爱军.南京农业大学 2011
[8]气候变化对中国南方水稻影响的经济分析及其适应策略[D]. 朱红根.南京农业大学 2010
[9]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研究[D]. 马文杰.华中农业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全球增暖背景下吉林省西部气候变化特征[D]. 李磊.兰州大学 2017
[2]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单产影响的实证分析[D]. 李美娟.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
[3]近30年江淮地区气候变化对主要作物生产的影响[D]. 胡清宇.南京农业大学 2012
[4]GIS支持下的湖北省水稻生产潜力和区域种植研究[D]. 孙懿慧.华中农业大学 2010
[5]大豆耐萎蔫品种根系和地上部性状的遗传分析[D]. 吕彩霞.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6
本文编号:30105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010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