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我国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发布时间:2021-03-26 05:23
  [目的]在探讨当前农业现代化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一套包括产业体系建设、生产体系建设、经营体系建设、支持保护水平、质量效益水平、绿色发展水平6个方面23项具体指标的中国农业现代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揭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区域分异特征。[方法]利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基本避免了主观随意性对权重系数的影响,可以相对客观、真实地评价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结果]整体来看,全国的农业现代化处于转型跨越阶段;分区域来看,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从高到低依次是: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分类别来看,各省份内部不同指标间呈现差异化发展的现象。[结论]提出了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政策建议:(1)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2)强化设施装备科技支撑,完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3)创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健全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0,41(06)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我国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全国农业现代化整体发展情况

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数


此外,不同区域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由图2所示。东部地区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数为71.60,整体处于转型跨越阶段后期,是农业现代化推进最快的地区。东北地区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数是68.87,处于转型跨越阶段的中期,农业现代化发展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中部地区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数是61.35,处于转型跨越阶段的起步时期。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数是53.89,处于发展起步阶段,是4个区域中发展最慢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密切相关。这一发现与龙冬平等、崔凯、曾福生等相一致[13,21,22]。可能的原因包括两个:第一,较高的经济增长一般伴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能够有效的提高农业科技水平,进而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23,24]; 第二,经济发达省份有能力提供较多的农业贷款,而农业贷款的增加能够提升金融支农效率,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25-28]。4.2 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分类特征

体系,质量效益,指数,农业现代化


用计算得出的6个方面的指数分别除以其目标值可以得到实现度。由图3和图4可以看出,各个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6个方面的指数实现度不同,具体如下。图4 我国各省(市、区)支持保护、质量效益和绿色发展水平实现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海东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研究[J]. 葛丽亚,丁生喜.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8(09)
[2]黑龙江垦区农业现代化水平评价[J]. 刘世薇,张平宇,宋凤斌,潘晓卉,温鑫.  地理科学. 2018(07)
[3]基于产业要素年代差距分析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国际比较研究[J]. 胡志全,朱殿霄,辛岭,侯丽薇,王东阳.  中国农业科学. 2018(07)
[4]中国省域农业现代化水平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J]. 陈江涛,张巧惠,吕建秋.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8(02)
[5]现代农业不等同于农业现代化[J]. 刘奇.  中国农村科技. 2017(11)
[6]中国农业现代化水平时空格局[J]. 王录仓,武荣伟,梁炳伟,张钦,刘华军.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6(12)
[7]农业科技资源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以东部地区为例[J]. 陈红玲.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09)
[8]金融支持农业现代化发展实证研究?——基于湖南省宏观数据分析[J]. 汪邹霞,黎红梅.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6(05)
[9]江苏省农业现代化的金融支持研究[J]. 郑凌霄,刘宁宁.  农业经济. 2015(11)
[10]金融发展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李健,卫平.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5(08)

硕士论文
[1]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测算研究[D]. 崔凯.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



本文编号:31010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1010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a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