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面向生态文明建设的土地价值认知反思与重塑

发布时间:2021-04-07 19:37
  研究目的:基于"演化—反思—重塑"的基础逻辑诠释面向生态文明建设的土地价值认知观。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土地从自然物、生产资料到自然经济社会综合体,土地内涵表面上从一元拓展为多元,土地价值认知本质上从广纳趋向收缩,经济价值成为主导;(2)土地在满足以经济驱动的人类需要的价值标准中成为"财富增长的机器",其自然属性被忽视,商品属性被强化,土地承载压力不断增大,成为影响土地价值量的关键约束;(3)从"人"的利益衡平、"地"的功能协同、"人地"的价值共生三个维度重塑土地价值认知,形成以"人"的认知秩序为基础,"地"的本体完善为核心,"人地"价值统一为旨归的土地价值认知体系。研究结论:过分强调人类的价值主体地位、以经济价值为核心的单一向度的土地价值认知难以匹配生态文明价值取向,重塑多维系统的土地价值认知,以适应新时代空间治理需求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文章来源】:中国土地科学. 2020,34(04)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面向生态文明建设的土地价值认知反思与重塑


土地内涵及土地价值理论的演化

等级图,价值量,土地,资源环境


工业文明时代,“人”是通过获取无限商品而使效用或满足程度最优化的“经济人”,其主要特征是极端的个人主义[15]。然而,个人的经济行动无法孤立于社会关系、他人的决定与行为、过去的关系历史等影响,微观层次的互动关联嵌入在宏观层次的结构形态之中[40]。此嵌入性是一种塑造动机和期望并促进协调适应的交换逻辑,即行动者并不自私地追求眼前利益,而是集中在培育长期的互惠信任的发展关系[41]。“人”既不完全自利,也不完全利他,而是在自利与合作之间摇摆,在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间寻求衡平。图3 面向生态文明的土地价值认知重塑

生态文明,土地


图2 资源环境承载力等级与土地价值量变化概念图对土地价值的认知反映了人的利益选择,个体有着差异化的价值取向和目标,既是自由选择的结果,也可能是矛盾冲突的诱因。一方面,土地价值认知重塑,不仅应尊重个人利益的发展,也应推动不同个体形成共同认可的价值标准、共同维护的价值观念、共同追求的价值目标,即“价值共识”[42],如2019年中国修订土地管理法,“坚持土地公有制不动摇,坚持农民利益不受损,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个体在“价值共同体”中形成独立的耦合关系,价值共识应成为个体利益取舍的价值判断和行为准则。另一方面,资源流动的强化、个体选择的多元加大了共识达成的难度,从法律层面看,核心是调整公权和私权的关系,社会治理体系需要建立一套能解决共识、信息和惩罚的规则,以及执行这一套规则的法定平台与技术,由此规范公权与私权的结构和边界[43],以实现土地价值在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认知秩序,既降低社会成本,又推动个人与社会的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态伦理视角下的土地权利客体研究[J]. 李清林,赵云芬.  重庆行政. 2019(04)
[2]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J]. 杨保军,陈鹏,董珂,孙娟.  城市规划学刊. 2019 (04)
[3]习近平关于“共同体”系列重要论述的内在逻辑与整体视域[J]. 赵永帅,秦龙.  探索. 2019(02)
[4]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国土空间规划的逻辑问题[J]. 岳文泽,王田雨.  中国土地科学. 2019(03)
[5]自然资源全要素概念模型构建[J]. 应申,李程鹏,郭仁忠,李霖,刘耀林.  中国土地科学. 2019(03)
[6]共同体、正义与自然——“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生态向度的哲学阐释[J]. 李猛.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5)
[7]中国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影响机制[J]. 李小云,杨宇,刘毅.  地理研究. 2018(08)
[8]论中国农村土地的过度资本化[J]. 全世文,胡历芳,曾寅初,朱勇.  中国农村经济. 2018(07)
[9]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经济学考察[J]. 朱道林,李瑶瑶.  中国土地科学. 2018(03)
[10]城市土地经济密度与碳排放的EKC假说与验证——基于省际静态与动态面板数据的对比分析[J]. 郭施宏,高明.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本文编号:31240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1240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f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