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不同开发年限耕地土壤质量和生产力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7 03:07
  未利用地开发是解决我国人地矛盾问题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全国和各地区都十分重视对未利用地的开发和利用。土壤质量决定了土地内在生产能力,而土壤主要理化性质是土壤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新增耕地土壤质量问题,摸清新增耕地土壤主要理化性质的演变规律,对于指导土地开发与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其他草地是太行山低山丘陵区主要的开发利用对象,土层较薄是对其开发利用的重要限制因素,实施客土工程成为解决该限制因素的重要手段,该区有大量的黄土母质分布,是客土的主要来源。为此,本文以河北省唐县典型土地开发项目区为研究区,以不同开发年限耕地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不同开发年限(1、3、6、10、15和20年)、不同土层深度(020cm和2040 cm)土壤质量变化情况,旨在为土地合理开发、指导农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分析了不同开发年限和不同土层深度土壤化学和微生物指标的变化规律。从不同开发年限来看,020 cm土层,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含量与开发年限呈显著正相关,20... 

【文章来源】: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壤质量及其评价研究进展
        1.2.2 土地开发对土壤质量影响研究
        1.2.3 土壤质量演变研究
        1.2.4 土壤生产力研究
2 研究内容及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相关概念
    2.3 研究区概况
        2.3.1 唐县概况
        2.3.2 项目区概况
    2.4 研究方法
        2.4.1 研究样地布设
        2.4.2 样品采集
        2.4.3 测定项目及方法
        2.4.4 数据处理
    2.5 技术路线
3 不同开发年限耕地土壤化学和微生物性质变化特征
    3.1 有机质
    3.2 土壤pH
    3.3 土壤氮素
        3.3.1 土壤全氮
        3.3.2 土壤碱解氮
    3.4 土壤磷素
        3.4.1 土壤全磷
        3.4.2 土壤有效磷
    3.5 土壤钾素
        3.5.1 土壤全钾
        3.5.2 土壤速效钾
    3.6 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
4 不同开发年限耕地土壤物理性质变化特征
    4.1 土壤容重
    4.2 土壤总孔隙度
    4.3 田间持水量
    4.4 土壤机械组成
    4.5 土壤团聚体
5 不同开发年限土壤生产力和土壤质量变化研究
    5.1 玉米地上生物量和产量
    5.2 作物产量与土壤质量指标相关性分析
    5.3 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5.3.1 土壤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敏感性分析
        5.3.2 确定土壤质量指标权重
        5.3.3 评价指标隶属度值的确定
        5.3.4 土壤质量综合评价计算
6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历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潮土区29年来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演变特征[J]. 王乐,张淑香,马常宝,李春花.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8(06)
[2]黄土高原不同种植类型下土壤容重及田间持水量影响研究[J]. 李劲彬.  农业与技术. 2018(05)
[3]长期定位施肥对山东潮土有效磷及磷库演变规律的影响[J]. 仲子文,孙翠平,张英鹏,孙明,井永苹,罗加法,薄录吉,李彦.  山东农业科学. 2017(12)
[4]土壤质量评价的研究进展[J]. 罗梦娇,艾宁,曹四平,邵颖,刘长海.  河北林果研究. 2017(Z1)
[5]长江中上游城市群土地集约利用及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时空分异特征[J]. 李晓庆,姜博,米媛,孙研,韩怡.  水土保持研究. 2017(05)
[6]近30年中国农田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J]. 杨帆,徐洋,崔勇,孟远夺,董燕,李荣,马义兵.  土壤学报. 2017(05)
[7]长期不同施肥黑土团聚体有机碳分布特征[J]. 张久明,迟凤琴,韩锦泽,周宝库,匡恩俊.  土壤与作物. 2017(01)
[8]土壤有机质形成与来源研究进展[J]. 邵帅,何红波,张威,赵钰,张旭东.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9]基于生物有效性的农田土壤磷素组分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蔡观,胡亚军,王婷婷,袁红朝,王久荣,李巧云,葛体达,吴金水.  环境科学. 2017(04)
[10]中国稻田土壤基础地力的时空演变特征[J]. 李建军,徐明岗,辛景树,段建军,任意,李冬初,黄晶,申华平,张会民.  中国农业科学. 2016(08)

博士论文
[1]三江平原典型农场土地整理的景观生态安全与可持续性评价[D]. 于潇.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
[2]黄土高原典型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质量评价研究[D]. 张嘉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
[3]红壤丘陵区耕地肥力质量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蒋端生.湖南农业大学 2008
[4]黄土高原坝地和梯田土壤质量特征及评价[D]. 包耀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5]吉林省黑土肥力质量评价及结构退化机理研究[D]. 秦焱.吉林大学 2007
[6]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恢复重建过程土壤效应研究[D]. 岳庆玲.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7]不同生态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生物化学和分子生态变化及其土壤质量指示意义[D]. 张平究.南京农业大学 2006
[8]黄土丘陵区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质量演变及调控[D]. 许明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黄土丘陵区生态建设对土壤团聚体及其碳氮的影响[D]. 马田田.西安理工大学 2018
[2]唐县其他草地开发工程类型与土壤性状关系研究[D]. 夏书培.河北农业大学 2018
[3]黄土丘陵区长期施肥对坡耕地土壤质量及农田系统可持续性的影响[D]. 马露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
[4]土地整理及施肥对土壤质量的影响[D]. 吴艳.浙江农林大学 2017
[5]黄土丘陵区梯田土壤质量演变及培肥效应研究[D]. 刘思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
[6]湿润速率和表土团聚体粒径对红壤坡面侵蚀过程的影响[D]. 郭伟.华中农业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1909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1909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4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