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农业集聚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基于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门槛效应分析

发布时间:2021-06-13 17:49
  农业集聚的环境效应相比其他产业更为复杂,然而学术界对此探讨较少。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2007—2015年中国337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核算农业集聚水平与农业面源污染排放量,并采用空间分析技术、计量模型,实证探究农业集聚与农业面源污染的时空特征及农业集聚对农业面源污染的门槛效应。结果显示:①农业集聚与COD、TN、TP三种农业面源污染在时序变化、空间布局、空间关联以及空间趋势变化上特征相异。②农业集聚对COD、TN、TP农业面源污染皆呈现正相关的单门槛效应。低于门槛值阶段,农业集聚水平的提高显著加剧了农业污染,集聚水平跨过门槛值后,污染加剧形势有所缓和。③农业集聚与农业面源污染之间经历的两个阶段,取决于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社会效应、累积效应分别对农业面源污染排放的加剧与制约作用。随着农业集聚水平提高,各效应增污作用明显,导致污染水平显著提高,进入高于门槛值的阶段,各效应对污染排放的抑制能力提升,削弱了部分负环境外部效应。④农业经济水平、农业生产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COD、TN、TP污染;畜牧业结构、环境规制对COD、TP污染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生产者素质的提高可以影响农户... 

【文章来源】:地理研究. 2020,39(04)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20 页

【部分图文】:

农业集聚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基于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门槛效应分析


农业集聚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机制

空间分布,农业面源污染,农业,排放量


农业面源污染呈现一定的增长趋势,与农业集聚的变化规律相异。全国水平的COD排放、TN排放与TP排放在前期较长一段时间内不断增长,最近两年开始减少。COD排放前期的增长速率高于其他两种污染物,在2014年达到1399.60万t,而在2015年的排放量略有减少。TN排放量从2007开始增长,2013年的排放量达到研究时间段内的最高值694.87万t,在2013年之后的两年缓慢减少。TP排放与TN排放的变化规律与变化速率近乎相同,TN排放于2014年达到峰值85.74万t,而2015年是略微降低的(图2)。4.2空间分布

农业面源污染,农业,热点,空间格局


农业集聚与农业面源污染在空间分布上存在集中现象,所以局部地区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间关联特征。采用带渲染的热点分析输出Z得分(即图4中图例数据),根据自然间断点分类法,应用“冷色到暖色”进行分级渲染,展示农业集聚及农业面源污染排放不同冷热点区域的分布格局,进一步分析其空间关联性。由空间格局热点图可以看出,农业集聚与农业污染物空间集聚特征显著,其冷热点分布存在差异。首先,农业集聚方面,由河南、山东与其周围地区以及东北的黑龙江等地构成两个热点区,冷点区在华北西部和西北东部区域连片分布,并有扩大的趋势,同时在东南沿海区域形成一个相对显著的冷点区域(图4a、图4b)。其次,农业面源污染方面:(1)COD排放量的热点区分布较为分散(图4c、图4d),热点区范围较大的区域集中在西北部,冷点有中部与东南两个连片区。(2)TN排放量的热点分布范围相对较小(图4e、图4f),主要集中在河南、山东为主的中东部地区,冷点区主要有西部及东南两片集中区。(3)TP排放量的热点与其周围次热点区域所占面积较小(图4g、图4h),主要是由河南、山东等地区形成的连片区域,冷点区域主要位于西北部与东南的部分地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计多样化背景下种植业非点源污染负荷演变(英文)[J]. 邵景安,黄志霖,邓华.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8(04)
[2]中国地市工业集聚与污染排放的空间特征及计量检验[J]. 胡志强,苗健铭,苗长虹.  地理科学. 2018(02)
[3]产业集聚与环境治理:助力还是阻力——来自开发区设立准自然实验的证据[J]. 王兵,聂欣.  中国工业经济. 2016(12)
[4]基于IPAT模型的产业集聚与环境污染的实证研究[J]. 尚海洋,毛必文.  生态经济. 2016(06)
[5]空间视角下工业集聚对雾霾污染的影响——理论与经验研究[J]. 东童童,李欣,刘乃全.  经济管理. 2015(09)
[6]作为一种生产方式的绿色农业[J]. 谭秋成.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09)
[7]农业生产者农药施用行为选择逻辑及其影响因素[J]. 王建华,马玉婷,刘茁,山丽杰.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08)
[8]农户农业低碳生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化肥施用和农药使用为例[J]. 田云,张俊飚,何可,丰军辉.  中国农村观察. 2015(04)
[9]生猪养殖产业集聚演化的环境效应研究——以嘉兴市辖区为例[J]. 姚文捷.  地理科学. 2015(09)
[10]产业集聚能否改善中国环境污染[J]. 杨仁发.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02)



本文编号:32280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2280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b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