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我国农村贫困发生率时空演变分析

发布时间:2021-09-08 12:46
  文章运用GIS技术、变异系数、地理探测等方法,从省级层面出发,揭示我国农村贫困发生率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形成机制。结果显示:(1)从时间维度上,我国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2016年的4335万人,其中2010—2016年我国减贫速度最快。(2)从空间维度上,2002年贫困发生率以青海、云南、陕西"三足鼎立"型分布,2007年"三足鼎立"型分布消失;2008—2009年期间,贫困发生率则以甘肃、贵州为主的核心分布;2010年贫困发生率以西北、西南地区的"树干"型分布为主,至2016年"树干"型消失,但是贵州、甘肃仍为贫困发生率高发地区。总体上,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呈现出自南向北逐渐减少的趋势。农村贫困发生率之所以呈现以上时空演化路径,乃是经济发展的滴落机制、结构调整效应、利于穷人的投资、耕地资源禀赋等内在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文章来源】:统计与决策. 2020,36(10)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5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县域空间贫困的地理识别研究——以宁夏泾源县为例[J]. 刘小鹏,李永红,王亚娟,郭占军,郑芳.  地理学报. 2017(03)
[2]家庭生命周期、农户贫困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湖北恩施州的微观数据[J]. 李贝,李海鹏,苏祖勤.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7(03)
[3]基于可持续生计的精准扶贫分析方法及应用研究——以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J]. 何仁伟,李光勤,刘运伟,李立娜,方方.  地理科学进展. 2017(02)
[4]中国县域农村贫困化分异机制的地理探测与优化决策[J]. 刘彦随,李进涛.  地理学报. 2017(01)
[5]中国贫困村测度与空间分布特征分析[J]. 陈烨烽,王艳慧,王小林.  地理研究. 2016(12)
[6]中国集中连片特困区空间特征及致贫机理[J]. 王宝,高峰,李恒吉.  开发研究. 2016(06)
[7]基于DEA与ESDA的中国国家级贫困县发展效率的测度与时空演化研究[J]. 钟少颖,何则.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10)
[8]论习近平的精准扶贫思想[J]. 洪名勇,洪霓.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16(06)
[9]多维禀赋条件、地理空间溢出与区域贫困治理——以龙门山断裂带区域为例[J]. 张俊良,闫东东.  中国人口科学. 2016(05)
[10]中国农村贫困标准与贫困监测[J]. 鲜祖德,王萍萍,吴伟.  统计研究. 2016(09)



本文编号:33908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3908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b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