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集体互惠视角下的农业产业化与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1-10-07 23:43
  农业产业化常会排挤小农家庭经营,破坏传统乡村社会纽带。但消除此类消极影响,不应是依靠怀旧式的纯粹"小农经济",也不只是依靠家庭经营"纵向化",还需要依靠农户间"横向化"合作。部分乡土社会的村社集体结构传统与互惠机制,在当下农村产业发展中得到重组和发明,将小农家庭经营和农业产业衔接,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一种"新""旧"结合的农业发展模式。这一模式在提振乡村传统结构的基础上,吸引乡村人才从事乡村产业发展,为实现共同富裕的乡村振兴提供一条可能的道路。 

【文章来源】:求索. 2020,(03)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农业产业化与家庭经营、乡土文化的矛盾
二、农业产业化的劳动过程与村社化社会协作
三、农业产业化的成本评价与理性化控制策略
四、村社集体互惠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持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态脆弱区乡村振兴的生态农业模式——以河甸村“舍饲养殖”产业为例[J]. 闫春华.  求索. 2019(05)
[2]边境地区蔗农甘蔗技术推广现状及对策分析——基于云南省芒市地区调查[J]. 陈建华.  农业与技术. 2019(07)
[3]乡村振兴战略要服务老人农业[J]. 贺雪峰.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3)
[4]乡村振兴、集体经济组织与土地使用制度创新——基于江西黄溪村的实践分析[J]. 陈美球,廖彩荣,刘桃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5]中国甘蔗种植机械与劳动力的替代弹性及其对农民收入的影响[J]. 王水连,辛贤.  农业技术经济. 2017(12)
[6]农民合作社:引导小农生产进入现代农业轨道[J]. 苑鹏.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17(07)
[7]农民土地转出中的道义理性选择及现实困境——以核心产粮区典型村庄为例[J]. 黄增付.  农业经济问题. 2016(07)
[8]村寨主义的实证及意义——哈尼族的个案研究[J]. 马翀炜.  开放时代. 2016 (01)
[9]信仰与政治:西双版纳傣族二元宗教系统的形成与发展[J]. 张振伟.  思想战线. 2014(01)
[10]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及其创新路径[J]. 蔡海龙.  中国农村经济. 2013(11)



本文编号:34230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4230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9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