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广西甘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引种试验

发布时间:2021-12-29 01:24
  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是旋花科蔓生草本植物,喜光,短日照,适宜温度为22~30℃。甘薯高产稳产和环境适应性强,可做食品、饲料、能源等,为我国主要作物之一,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甘薯是广西第三大粮食作物,是种植面积最大的薯类作物,但产量低、产值小,对产业现状和发展缺乏系统性研究。本研究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调研等方法,对广西甘薯产业现状进行分析,结合新品引种试验,为广西甘薯产业发展提供新思路和发展对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广西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目前广西甘薯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20万hm2,产量稳中有升,种植品种多样,主要以鲜食型品种为主,淀粉型品种为辅。桂北地区种植面积约占总种植面积28%,桂东南地区17%,桂南地区16%。东兴红姑娘、玉林大番薯等为较有影响的特色地方品种。甘薯加工多为粉丝和薯条(片),粉丝加工主要在桂北地区,薯干加工主要在桂东南和桂南地区。多为小型的加工企业或合作社,生产有季节性。广西甘薯的销售方式主要有地头收购、自产自销及网络销售,以自产自销为主,货商收购为辅,网络销售发展较快。广西组建了薯类创新团队,在甘薯育种取得了一定成果,育成有高淀粉品...

【文章来源】: 广西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1 页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及符号说明
1 前言
    1.1 甘薯概述
    1.2 选题背景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思路
    1.5 研究方法和理论
2 国内外甘薯产业发展现状
    2.1 国外甘薯发展现状及研究动态
    2.2 国内甘薯发展现状及研究动态
3 广西甘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广西甘薯产业发展现状
    3.2 广西甘薯研究动态
    3.3 广西甘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 新品种引种试验
    4.1 引种栽培试验
    4.2 农艺性状测定
    4.3 产量经济性状测定
    4.4 品质指标测定
    4.5 结果与分析
    4.6 新品种济薯25、济薯26优势分析
    4.7 小结
5 广西甘薯产业发展SWOT分析
    5.1 发展优势分析
    5.2 发展劣势分析
    5.3 发展机遇分析
    5.4 发展挑战分析
    5.5 SWOT矩阵
6 广西甘薯产业发展对策
    6.1 加强研发引进和培育优质品种,规范种苗种薯管理
    6.2 大力推广机械化和标准化栽培技术
    6.3 加强病虫害防治技术,提高商品率
    6.4 开发甘薯储藏新技术,降低损耗
    6.5 加强甘薯深加工,提高附加值
    6.6 设置专项资金,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品牌化策略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品种创新与甘薯产业发展 [J]. 易中懿,汪翔,徐雪高,秦建军,陆建珍,戴起伟.  江苏农业学报. 2018(06)
[2]甘薯种质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与实现 [J]. 李慧峰,陈天渊,黄咏梅,李彦青,吴翠荣,滑金锋.  农业网络信息. 2018(06)
[3]甘薯重要农艺性状相关基因克隆的研究进展 [J]. 冯俊彦,赵珊,李明,张聪,杨松涛,乔帅,谭文芳,王大一,蒲志刚.  分子植物育种. 2018(08)
[4]山东省甘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J]. 唐洪杰,徐玉恒,刘德友,张谦,姚夕敏,马宗国,沈庆彬.  农业科技通讯. 2018(02)
[5]广西3种甘薯薯块真菌性病害的病原鉴定 [J]. 刘奕君,吴明琼,廖咏梅.  广西植保. 2017(03)
[6]甘薯自然富硒能力测定及施硒方式对甘薯硒含量的影响 [J]. 廖青,邢颖,梁潘霞,黄太庆,江泽普.  西南农业学报. 2017(08)
[7]桂北地区栽植密度和时间对甘薯桂粉2号产量的影响 [J]. 蒋雄英,周宾,范大泳,唐广田,杨艺玲,张承发,秦荣桂,张传周,侯丽英.  农业科技通讯. 2017(08)
[8]适合机械化收获的甘薯品种筛选及育种研究(英文) [J]. 唐维,张允刚,李强,后猛,王欣,闫会,马代夫,刘亚菊.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7(06)
[9]食用型紫色甘薯桂紫薇薯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J]. 黄咏梅,李彦青,吴翠荣,李慧峰,滑金锋,陈天渊,卢森权.  种子. 2017(04)
[10]2014~2015国家特用型甘薯品种南方区域试验广西试点报告 [J]. 滑金锋,陈天渊,黄咏梅,李彦青,吴翠荣,李慧峰.  南方农业学报. 2017(03)

博士论文
[1]紫肉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花色素苷生物合成的分子调控研究[D]. 刘小强.西南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紫苏醛对甘薯采后黑斑病的防治及其病原真菌的作用机制[D]. 张嫚.江苏师范大学. 2018
[2]甘薯鲜榨汁工艺及品质特性研究[D]. 张碧莹.西南大学. 2018
[3]甘薯淀粉生产工艺研究[D]. 张静.西南大学. 2018
[4]‘渝薯17’β-淀粉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和功能基团研究[D]. 陶敏.西南大学. 2018
[5]6个甘薯新品系在云南省不同地区的适应性评价及品质分析[D]. 唐兴龙.云南农业大学. 2017
[6]甘薯IbP5CS基因的克隆、拟南芥转化及功能分析[D]. 沈加斌.四川师范大学. 2017
[7]融水县桑蚕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 于欢.广西大学. 2017
[8]甘薯bHLH基因家族的鉴定与初步分析[D]. 裴苓荃.江苏师范大学. 2017
[9]广西2种甘薯病毒(SPFMV与SPCSV)的CP基因序列分析及SPCSV抗血清制备[D]. 黄利利.广西大学. 2016
[10]甘薯产业升级的关键问题探讨[D]. 李莲莲.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5551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5551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a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