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下的地方合作、共谋与制度创新——源自浙江省土地发展权折抵指标交易政策的证据
发布时间:2022-01-05 01:51
在中国式央地分权结构下,地方政府具有相当的自由裁量权,从而基于地方利益选择相互竞争还是合作,甚至竞次或者共谋。本文以地方政府为获取超额建设占用耕地指标而创立的土地发展权折抵交易政策为例,提出了经济层面地方合作乃至共谋可能性的假说,并借助1999—2008年间浙江省的土地折抵指标交易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资源禀赋差距和人缘网络关系显著影响地方政府间通过交易共谋超额建设占用耕地指标的概率。本文的研究为解释中国式分权化改革后地方政府行为的逻辑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实证依据。
【文章来源】:经济学(季刊). 2020,19(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28 页
【部分图文】:
买方和卖方的平均经济发展水平对比
折抵指标,如前文所述,来自土地整理的新增耕地面积。因而,耕地资源禀赋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可交易“折抵指标”的多寡。图3指标交易卖方和买方的人均耕地对比图初步显示,卖方的人均耕地面积要比买方高。这说明,资源禀赋差距越大的地区,形成指标交易共谋的概率越大。如果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代表了用地指标需求方面的合作乃至共谋动因,那么耕地资源禀赋差距则代表了用地指标供给方面的合作乃至共谋动因。这一资源甚至不仅仅指土地,还可扩展到一切地方政府所实际掌控的资源,甚至包括各种职权。假说三:地方政府之间的人缘网络关系也可能促成合作乃至共谋。
总结来说,在中央为保护耕地资源和环境的一刀切土地制度下,为了使地方在执行过程中发挥能动性,有必要给地方政府留存执行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以进行制度创新的空间,从而中央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容忍地方政府为追逐地方利益扭曲和有选择的执行而带来的坏的灵活性。因而,在地方政府以土地为核心发展地方经济的过程中,流动性资本和受约束地方化资源的双重驱动,使地方政府之间不仅展开广泛的竞争,还会在一定条件下达成合作,但由于自上而下的监管力有不逮,自下而上的约束量小力微,在地方利益的本质激励下,地方政府间的竞争或合作有走向竞次或共谋的可能。本文逻辑框架更清晰的表达总结如图1所示。三、 谁会跟谁合作乃至共谋:基于土地发展权折抵指标交易的假说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政治晋升、财政竞争与耕地政策“口子”:耕地保护地区外部性机制及效应分析[J]. 汪冲. 经济学(季刊). 2019(02)
[2]一种“飞地经济”新模式——来自衢州到杭州跨地建设海创园的经验[J]. 白小虎,王松,陈海盛. 开发研究. 2018(05)
[3]合伙卖地?地方政府合作与土地资源配置[J]. 余莎,游宇. 财经研究. 2017(12)
[4]农民上楼与资本下乡:城镇化的社会学研究[J]. 周飞舟,王绍琛. 中国社会科学. 2015(01)
[5]工业用地出让与引资质量底线竞争——基于2007~2011年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J]. 杨其静,卓品,杨继东. 管理世界. 2014(11)
[6]地方政府激励制度的比较分析[J]. 乔宝云,刘乐峥,尹训东,过深. 经济研究. 2014(10)
[7]严控与激励并存:土地增减挂钩的政策脉络及地方实施[J]. 谭明智. 中国社会科学. 2014(07)
[8]政府投资驱动型增长模式的社会学分析——一个能力论的解释框架[J]. 刘长喜,孟辰,桂勇. 社会学研究. 2014(03)
[9]地方领导晋升竞争是标尺赛、锦标赛还是资格赛[J]. 杨其静,郑楠. 世界经济. 2013(12)
[10]地方政府与预算外收入:中国经济增长模式问题[J]. 李学文,卢新海,张蔚文. 世界经济. 2012(08)
本文编号:3569492
【文章来源】:经济学(季刊). 2020,19(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28 页
【部分图文】:
买方和卖方的平均经济发展水平对比
折抵指标,如前文所述,来自土地整理的新增耕地面积。因而,耕地资源禀赋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可交易“折抵指标”的多寡。图3指标交易卖方和买方的人均耕地对比图初步显示,卖方的人均耕地面积要比买方高。这说明,资源禀赋差距越大的地区,形成指标交易共谋的概率越大。如果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代表了用地指标需求方面的合作乃至共谋动因,那么耕地资源禀赋差距则代表了用地指标供给方面的合作乃至共谋动因。这一资源甚至不仅仅指土地,还可扩展到一切地方政府所实际掌控的资源,甚至包括各种职权。假说三:地方政府之间的人缘网络关系也可能促成合作乃至共谋。
总结来说,在中央为保护耕地资源和环境的一刀切土地制度下,为了使地方在执行过程中发挥能动性,有必要给地方政府留存执行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以进行制度创新的空间,从而中央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容忍地方政府为追逐地方利益扭曲和有选择的执行而带来的坏的灵活性。因而,在地方政府以土地为核心发展地方经济的过程中,流动性资本和受约束地方化资源的双重驱动,使地方政府之间不仅展开广泛的竞争,还会在一定条件下达成合作,但由于自上而下的监管力有不逮,自下而上的约束量小力微,在地方利益的本质激励下,地方政府间的竞争或合作有走向竞次或共谋的可能。本文逻辑框架更清晰的表达总结如图1所示。三、 谁会跟谁合作乃至共谋:基于土地发展权折抵指标交易的假说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政治晋升、财政竞争与耕地政策“口子”:耕地保护地区外部性机制及效应分析[J]. 汪冲. 经济学(季刊). 2019(02)
[2]一种“飞地经济”新模式——来自衢州到杭州跨地建设海创园的经验[J]. 白小虎,王松,陈海盛. 开发研究. 2018(05)
[3]合伙卖地?地方政府合作与土地资源配置[J]. 余莎,游宇. 财经研究. 2017(12)
[4]农民上楼与资本下乡:城镇化的社会学研究[J]. 周飞舟,王绍琛. 中国社会科学. 2015(01)
[5]工业用地出让与引资质量底线竞争——基于2007~2011年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J]. 杨其静,卓品,杨继东. 管理世界. 2014(11)
[6]地方政府激励制度的比较分析[J]. 乔宝云,刘乐峥,尹训东,过深. 经济研究. 2014(10)
[7]严控与激励并存:土地增减挂钩的政策脉络及地方实施[J]. 谭明智. 中国社会科学. 2014(07)
[8]政府投资驱动型增长模式的社会学分析——一个能力论的解释框架[J]. 刘长喜,孟辰,桂勇. 社会学研究. 2014(03)
[9]地方领导晋升竞争是标尺赛、锦标赛还是资格赛[J]. 杨其静,郑楠. 世界经济. 2013(12)
[10]地方政府与预算外收入:中国经济增长模式问题[J]. 李学文,卢新海,张蔚文. 世界经济. 2012(08)
本文编号:35694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569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