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中国的媒介图景及其传播学表述——兼评《进城:传播学视野下的新生代农民工》
发布时间:2022-02-16 21:17
<正>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调整,社会阶层不断分化重组,贫富差距逐渐拉大,并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社会底层群体[1-2],他们包含了"总是受苦的农民"、"夹缝中生存的农民工"和"改革中被分化的工人"[3]。底层群体不仅仅在经济社会地位上处于弱势,他们的生存权益也更容易受到侵害,更为关键的是生存权益最容易受损的他们往往却最没有办法去维护自己的权益,这就构成了一幅矛盾的底层中国图景:一方面他们缺乏存在感,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37(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媒介化社会:底层中国观察不可忽视的时代背景
二、在“无声的底层”和“发声的底层”之外:底层中国的媒介图景变幻
三、“媒介的在场”与“社会的回归”:底层中国的传播学表述
四、结束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抗争叙事到生活叙事:社会底层群体研究的话语转向[J]. 刘栋明,王文祥. 社会科学战线. 2019(10)
[2]新生代农民工研究的媒介之维:立场、视角与方法[J]. 张波.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3]媒介化理论及研究路径、适用性[J]. 侯东阳,高佳.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8(05)
[4]媒介化研究:一种新的传播研究范式[J]. 戴宇辰.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2)
[5]传播学底层研究的范式更迭与当代探索[J]. 沙垚. 江淮论坛. 2017(01)
[6]转型期中国的底层群体研究[J]. 罗峰,文军. 社会科学研究. 2014(02)
[7]草根情结的异化:底层社会传播生态的另一种解读[J]. 李春雷,易小军.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6)
[8]“过日子”:农民日常维权行动的分析框架——以湘中M村移民款事件为例[J]. 何绍辉. 中国农村观察. 2012(06)
[9]互联网动员与代工厂工人集体抗争[J]. 汪建华. 开放时代. 2011(11)
[10]底层中国的主体性建构:一个研究评述[J]. 赖伟军,吴志明.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
本文编号:3628677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37(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媒介化社会:底层中国观察不可忽视的时代背景
二、在“无声的底层”和“发声的底层”之外:底层中国的媒介图景变幻
三、“媒介的在场”与“社会的回归”:底层中国的传播学表述
四、结束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抗争叙事到生活叙事:社会底层群体研究的话语转向[J]. 刘栋明,王文祥. 社会科学战线. 2019(10)
[2]新生代农民工研究的媒介之维:立场、视角与方法[J]. 张波.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3]媒介化理论及研究路径、适用性[J]. 侯东阳,高佳.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8(05)
[4]媒介化研究:一种新的传播研究范式[J]. 戴宇辰.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2)
[5]传播学底层研究的范式更迭与当代探索[J]. 沙垚. 江淮论坛. 2017(01)
[6]转型期中国的底层群体研究[J]. 罗峰,文军. 社会科学研究. 2014(02)
[7]草根情结的异化:底层社会传播生态的另一种解读[J]. 李春雷,易小军.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6)
[8]“过日子”:农民日常维权行动的分析框架——以湘中M村移民款事件为例[J]. 何绍辉. 中国农村观察. 2012(06)
[9]互联网动员与代工厂工人集体抗争[J]. 汪建华. 开放时代. 2011(11)
[10]底层中国的主体性建构:一个研究评述[J]. 赖伟军,吴志明.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
本文编号:36286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3628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