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农业补贴、要素相对价格与农地流转

发布时间:2025-02-15 11:01
   改革开放40年以来,农业补贴的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但我国农户农业生产积极性并未得到有效提高,农地细碎化、规模过小和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等现状并未改变。文章从理论角度将现有农业补贴分成普惠类、资本类及奖励类三类,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农业补贴对要素相对价格及农地流转的影响,并利用2011年和2018年的千村调查数据对此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小农户的农地租出率呈下降趋势,自主经营和撂荒比率呈上升趋势,而种植大户的农地租入率则越来越高。资本类补贴降低了资本相对于劳动的价格,促进了农户资本投入的增加,进而提高了种植大户租入农地的意愿;奖励类补贴类似于效率工资,其增加了从事农业生产相对于非农就业的收益,降低了小农户租出农地的意愿或者使得小农户在转让的过程中抬高农地租金进而提高了种植大户租入农地的成本,由此降低了奖励类补贴对种植大户租入农地的促进作用;普惠类补贴则类似于生息资产产生的红利,对农地流转具有正向的影响。资本类补贴和普惠类补贴对农地流转的正效应在非主产区的正影响不显著。

【文章页数】:13 页

【部分图文】:

图1 农业补贴对农地流转的影响机制模型

图1 农业补贴对农地流转的影响机制模型

从三类补贴对农地流转的影响机制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奖励类补贴主要增加农业收入,增加务农对非农就业的相对收入,对于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来说,奖励类补贴类似于效率工资,能提高从事农业生产的收益,促进种植大户租入农地,抑制小农户租出农地(如图1中路径(1)和路径(2))。资本类....



本文编号:40342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40342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4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