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猪肉可追溯体系建设存在问题与影响因素——基于猪肉供应链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17-06-29 12:17

  本文关键词:猪肉可追溯体系建设存在问题与影响因素——基于猪肉供应链的实证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为防范食品安全风险、推动猪肉可追溯体系建设,近年来我国农业部、商务部和质检部等不同监管部门从各自职能出发,分别发布了指导生产环节、流通环节等不同环节猪肉可追溯体系实施的标准与规范。然而到目前为止,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全程猪肉可追溯体系尚未建立。本文基于猪肉供应链,实地走访调查了供应链上的盐城生猪屠宰加工A企业,盐城部分农贸市场与超市,以及盐城阜宁县部分万头以上猪场(以下简称大户)和生猪养殖散户(以下简称散户),细致梳理猪肉可追溯体系实施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结果发现,养殖环节的生猪已百分百佩戴耳标,但效果却形同虚设,养殖环节与屠宰环节之间的信息无法通过耳标进行有效对接,猪贩子时常临时加戴耳标。进一步深入研究发现,造成上述现象得深层次原因是:生猪身份标识编码方式、信息记录的格式、信息上传的规范与管理平台等标准不统一,智能识读设备和数据库等配套技术不完善,体系后期运行与维护投入不足等。据此,本文提出了推动和完善我国猪肉可追溯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作者单位】: 江南大学江苏省食品安全研究基地;江南大学商学院;江南大学食品安全与营养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猪肉 可追溯体系 供应链 存在问题 影响因素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食品安全风险社会共治研究”(编号:14ZDA069) 国家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基于可追溯体系的食品安全全程监管机制与支持政策研究”(编号:12CGL100)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建设项目“中国食品安全风险防范研究”(编号:2013-011)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可追溯食品市场效率研究:猪肉的案例”(编号:2015M571671) 江南大学中央高校专项资助项目“农村食品安全体系建设研究”(编号:JUSRP1504XNC)
【分类号】:F322
【正文快照】: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国与消费国,但猪肉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建立食品可追溯体系,保障食品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2013年、2014年和2015年,国务院食品安全工作安排中,均重点提出加快推进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事实上,农业部早于2001年就开始推动实施动物免疫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Susie Miller;;可追溯体系信息管理的挑战及展望[J];中国家禽;2009年10期

2 费亚利;龙晓凤;吴秀敏;;食品可追溯体系的研究综述[J];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01期

3 徐玲玲;吴林海;山丽杰;;消费者对食品可追溯体系认知与需要的实证分析——以江苏13个城市为例[J];江苏商论;2011年05期

4 王卓君;王传娟;;农产品可追溯体系参与主体研究——基于山东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的分析[J];认证技术;2012年01期

5 王昌建;;如何在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立全面可追溯体系[J];中国食品;2011年19期

6 于辉;安玉发;;实施可追溯体系的相关问题分析[J];中国禽业导刊;2006年14期

7 林凌;;我国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研究[J];标准科学;2009年04期

8 ;成都试运行猪肉可追溯体系[J];四川畜牧兽医;2009年09期

9 本期编辑部;;食品可追溯体系:给食品装上“安心码”[J];食品安全导刊;2010年12期

10 高思安;;可追溯体系对食品安全利益主体的影响分析[J];皖西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福建省畜牧兽医学会决策咨询与调研课题组;叶恩发;梁全顺;;福建省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调研报告[A];福建省科协第十一届学术年会畜牧兽医分会论文集[C];2011年

2 黄磊;宋怿;孟娣;;关于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的探讨[A];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现代农业发展专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陆昌华;胡肄农;白云峰;白红武;;生猪及其产品可追溯体系与公共卫生[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食品卫生学分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朱世洋;倪卓;;努力实践安全可追溯体系 打造环境友好型生猪产业链[A];推动新型工业化 促进湖南经济发展——2007年湖南科技论坛(下)[C];2007年

5 杨子江;赵蕾;宋怿;;论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构建及政府的职能定位[A];2009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陆昌华;胡肄农;白云峰;白红武;;动物及动物产品标识与可追溯体系研究的探讨——与《动物及动物产品标识与可追溯体系模式研究》和《对动物及动物产品标识与可追溯体系思考与建议》两篇文章作者的商榷[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7 孙涛;;浅析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的现实意义[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曹雷;济南加快建设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N];济南日报;2011年

2 ;国家产品信息可追溯体系建设进入关键期[N];人民邮电;2013年

3 记者 张璐;陕西将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N];现代物流报;2014年

4 记者 李卫东;大连海参商会诚信联盟讨论海参可追溯体系建设[N];中国食品安全报;2014年

5 记者 陈雪芹;我国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逐步建立[N];中国改革报;2007年

6 杜海涛;我国已初步建立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N];中国老年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建设动物标志及疫病可追溯体系 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和动物产品安全监管水平[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7年

8 杜海涛;我国初步建立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N];人民日报;2007年

9 记者  高传立 通讯员  魏飞 李晋泉;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步伐加快[N];徐州日报;2006年

10 保旭;加快建立可追溯体系[N];经理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徐玲玲;食品可追溯体系中消费者行为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2 吴天真;核心企业主导下的食品可追溯体系信息共享机理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枭;我国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现状与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马青;食品供需网可追溯体系构建与实施的理论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5年

3 谢秋菊;四川省生猪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的实证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4 闫倩;可追溯体系建设过程中农户与企业的信任合作关系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5 谢英滨;我国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刑法保护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6 朱静远;食品生产企业实施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的影响因素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4年

7 陈芳;食品可追溯体系与食品企业战略选择[D];上海海洋大学;2011年

8 童兰;可追溯体系对农产品出口的影响机制及贸易效应研究[D];宁波大学;2012年

9 刘中华;蔬菜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10 袁红霞;北京市食品可追溯体系的主体行为研究[D];北京物资学院;2015年


  本文关键词:猪肉可追溯体系建设存在问题与影响因素——基于猪肉供应链的实证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79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4979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0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