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水稻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分析
本文关键词:延边水稻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分析
【摘要】: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发展家庭农场以来,家庭农场在我国各地迅速发展起来,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家庭农场成为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延边地区自2008年开始探索“专业农场”,经过多年的发展,延边地区家庭农场的发展取得了突出成就,推动了延边地区农业组织化和集约化的发展,对延边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随着土地规模的不断扩大,农业生产的各种要素投入不断增加,农业生产出现规模报酬递减,导致农业生产的各种不经济问题,反而降低了农业生产效率,因此农业生产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我国“十三五”规划纲要则提出“推进农业现代化”,其中明确指出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延边地区地处长白山区,独特的自然环境为水稻的种植生产提供了优良的条件。“延边大米”成为延边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特产品之一,水稻家庭农场是延边地区家庭农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延边地区水稻家庭农场为研究对象,简要介绍了研究背景、目的意义以及相关研究成果,分析了延边地区水稻生产以及水稻家庭农场的现状。本文以城乡统筹发展理论和规模经济理论为基础,运用收入对比分析,测算城乡统筹发展视角下的水稻种植适度规模的范围: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对被调查的51户水稻家庭农场的经营效益进行分析,测算出适度规模经营的范围。经过分析,本文认为:分散的水稻种植农户的适度规模经营的范围是2公顷左右,可以充分利用家庭劳动力;以家庭劳动力为主,适当雇佣劳动力的水稻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经营的范围是10公顷左右;引入社会生产资源的较大规模的水稻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经营范围是36公顷左右,有利于形成水稻种植“专业大户”,有助于提升水稻种植业的产业水平,提高水稻种植的组织化程度。依据分析结论,结合实地调研与延边州实际情况,本文从土地、雇佣劳动力、经营者素质、金融支持等六个方面对影响延边地区水稻家庭农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从而促进延边地区水稻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经营。
【关键词】:家庭农场 水稻 适度规模经营 延边
【学位授予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324.1;F326.11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第一章 绪论11-19
- 1.1 研究背景11-13
- 1.2 研究目的13
- 1.3 研究意义13-14
- 1.3.1 理论意义13-14
- 1.3.2 实践意义14
- 1.4 研究综述14-17
- 1.4.1 国外研究综述14-15
- 1.4.2 国内研究综述15-16
- 1.4.3 结论16-17
- 1.5 研究内容17
- 1.6 研究方法17-18
- 1.7 可能存在的不足18-19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19-22
- 2.1 相关概念界定19-20
- 2.1.1 家庭农场19-20
- 2.1.2 水稻家庭农场20
- 2.1.3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20
- 2.2 相关理论20-22
- 2.2.1 规模经济理论20-21
- 2.2.2 城乡统筹发展理论21-22
- 第三章 延边水稻种植及其家庭农场发展现状22-26
- 3.1 延边水稻种植生产情况22-24
- 3.2 水稻家庭农场发展情况24-26
- 第四章 延边水稻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分析26-37
- 4.1 收入角度的适度规模经营分析26-27
- 4.1.1 数据分析26
- 4.1.2 分析小结26-27
- 4.2 DEA模型的适度规模经营分析27-35
- 4.2.1 研究方法27
- 4.2.2 数据来源27
- 4.2.3 统计性描述27-28
- 4.2.4 数据分析28-30
- 4.2.5 规模效率分析30-33
- 4.2.6 投入产出调整33-35
- 4.2.7 分析小结35
- 4.3 分析结论35-37
- 第五章 延边水稻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的影响因素37-42
- 5.1 水田面积减少,土地流转制度有待完善37-38
- 5.2 农场经营者素质偏低38
- 5.3 水稻生产劳动力匮乏38-39
- 5.4 金融保险支持不力39-40
- 5.5 水稻生产基础设施和机械设备不足40
- 5.6 农业服务欠缺40-42
- 第六章 延边水稻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对策建议42-46
- 6.1 加强水田保护,完善土地流转制度42
- 6.2 提高经营者素质42-43
- 6.3 提升劳动力供给保障能力43
- 6.4 完善金融保险服务制度43-44
- 6.5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机械投入44
- 6.6 全面培育农业服务产业44-46
- 结论46-47
- 参考文献47-51
- 致谢51-52
- 附录A52-53
- 附录B53-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东升,曾令香;进一步发展我国家庭农场的思考[J];农业经济;2000年07期
2 刘忠民;家庭农场大量挂帐的原因及清欠对策[J];中国农业会计;2000年05期
3 ;哈密市首批农机化家庭农场正式挂牌[J];新疆农机化;2000年05期
4 马中泽;《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下的家庭农场核算[J];中国农垦经济;2001年02期
5 张斌,张生;家庭农场管理和核算中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中国农垦经济;2001年05期
6 胡金梅,赵永仁;对家庭农场统计的几点思考[J];农场经济管理;2001年04期
7 张晓丽;关于建立家庭农场的经济学思考[J];农村经济;2001年05期
8 李南;;美国的家庭农场[J];新农村;2001年10期
9 薛华;广西垦区家庭农场H·11648麻生产前景[J];广西热带农业;2002年01期
10 焦方强,潘建福;家庭农场成本和利润的计算与列示[J];农场经济管理;200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范梅华;顾荣;;家庭农场的中国实践与思考[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禽学分会第九次代表会议暨第十六次全国家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3年
2 周文;叶兴平;何舸;;以家庭农场为单元的农村生物质能利用探讨[A];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分5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3 李军;;论家庭农场的企业化经营[A];黑龙江省首届青年科技工作者论坛黑龙江省农场管理学会分会场实施五大战略推进三化进程构建和谐农场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7年
4 李如平;;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家庭农场发展的研讨[A];2013第六届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5 董正华;;关注家庭农业的现代化[A];第四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董正华;;关于现代农业发展的两个理论问题[A];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三辑)[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成钰;黑龙江垦区家庭农场售粮速度加快[N];粮油市场报;2007年
2 薄小波;沪郊出现首批“家庭农场”[N];文汇报;2008年
3 黄勇娣 陈孝斌;家庭农场模式能否持续发展[N];解放日报;2009年
4 记者 方霞 实习生 卢奕 通讯员 黄健儿;家庭农场成农业“进化”新趋势[N];嘉兴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张海峰 见习记者 李庆勤;昔日父亲办家庭农场名扬全国 今朝儿子建股份养殖领头致富[N];新疆日报(汉);2011年
6 宗巍;“家庭农场”促进农民增收[N];东方城乡报;2012年
7 潘淑娟 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家庭农场金融服务有待跟进[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2年
8 记者 王泽农;应鼓励发展适度规模家庭农场[N];农民日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徐盘钢 胡立刚;松江:家庭农场点亮都市农业[N];农民日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 王颖春 实习记者 陈琴;扶持种粮大户家庭农场政策或近期出台[N];中国证券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郧宛琪;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
2 邵平;论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D];安徽大学;2016年
3 屈学书;我国家庭农场发展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真;宁波家庭农场发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2 朱海涛;浙江省家庭农场发展对策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2年
3 董凌芳;结构化理论视野下松江家庭农场制度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4 严耀东;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研究[D];浙江海洋学院;2014年
5 李凯;家庭农场发展对策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4年
6 李宇飞;促进我国家庭农场发育与发展问题研究[D];烟台大学;2014年
7 吕金花;完善我国家庭农场法律制度的建议[D];山东大学;2014年
8 刘婉;湖南省家庭农场发展中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4年
9 赵胜利;河南省家庭农场发展问题探讨[D];河南农业大学;2014年
10 王灵灵;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浙江家庭农场发展对策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5992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599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