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农业经营制度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农业经营制度研究
【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立国之本。农业经营制度是国家根本性制度安排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60多年的变革历程,是从土地改革到合作化运动和农业集体化,再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建立和发展,都着实体现了农业经营制度对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在制度的扬弃与发展中,不断解放农村生产力的同时,相应的制度缺陷也随之显现出来,并很大程度地阻碍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因此,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创新农业经营制度及其体系,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型就显得尤为迫切。本文由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出发,从农业经营制度发展的纵向角度分析了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各个时期的农业经营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成效,对农业经营制度实施过程中发生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然后研究了我国农业经营制度发展应遵循的原则,同时,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对我国农业经营制度发展的各方面内容进行展望,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其中重点在于:如何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制度的实施方法,以及在当前制度环境下纵深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优化路径。
【关键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农业经营制度 制度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32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3
- 1.1 选题依据9
- 1.1.1 研究的背景9
- 1.1.2 研究的意义9
- 1.2 研究目标和内容9-10
- 1.2.1 研究的目标9-10
- 1.2.2 研究的内容10
- 1.3 文献综述10-13
- 1.3.1 国外文献综述10-11
- 1.3.2 国内文献综述11-12
- 1.3.3 综合评述12-13
- 2 中国农业经营制度的概念分析13-19
- 2.1 农业经营制度13-14
- 2.1.1 中国农业经营制度的历史演变13
- 2.1.2 中国农业经营制度的制度目标13
- 2.1.3 中国农业经营制度的制度底线13-14
- 2.2 农业经营主体14-16
- 2.2.1 农业经营主体的定义14
- 2.2.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类型14-16
- 2.3 农业经营制度、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和农业经营主体的关系16-19
- 2.3.1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的提出16-17
- 2.3.2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和农业经营主体所体现的农业经营制度17-19
- 3 中国农业经营制度的基本理论和思想19-23
- 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农业经营制度的理论19-20
- 3.1.1 农业分工与家庭经营理论19
- 3.1.2 农业合作社理论19-20
- 3.1.3 农业集约化经营理论20
-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农业经营制度的思想20-23
- 3.2.1 毛泽东关于农业经营制度的思想20-21
- 3.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农业经营制度的思想21-23
- 4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农业经营制度发展历程和效果评析23-37
- 4.1 中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农业经营制度发展历程和效果评析23-26
- 4.1.1 前计划经济时期的家庭私有经营和农业合作化制度23-24
- 4.1.2 计划经济时期人民公社的“一大二公”经营制度24-25
- 4.1.3 计划经济时期农业经营制度效果评析25-26
- 4.2 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农业经营制度发展历程和效果评析26-28
- 4.2.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与推行26-27
- 4.2.2 农村双层经营制度的完善与发展27-28
- 4.2.3 建立市场经济时期农业经营制度效果评析28
- 4.3 中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农业经营制度发展历程和效果评析28-37
- 4.3.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产生及发展成效29-34
- 4.3.2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中有待解决的问题34-37
- 5 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农业经营制度发展的展望37-47
- 5.1 农业经营制度发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37-38
- 5.1.1 立足我国农业基本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37
- 5.1.2 坚持家庭经营基础地位,推进各类经营主体共同发展37-38
- 5.1.3 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农民合法利益38
- 5.2 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度38-40
- 5.2.1 加强法制建设,进一步明确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主体地位38-39
- 5.2.2 探索支撑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金融创新,解决合作社发展中的瓶颈39-40
- 5.2.3 构建职业农民培训制度,促进农民主动向新型农民转型40
- 5.3 完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制度40-41
- 5.3.1 转变发展方式,加强龙头企业创新驱动40-41
- 5.3.2 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龙头企业资源配置41
- 5.3.3 农民以土地入股龙头企业,构建股份合作形式的利益共同体41
- 5.4 完善家庭农场制度41-43
- 5.4.1 不断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发展适度规模经营41-42
- 5.4.2 加大对家庭农场的财政支持,,降低农业投资风险42
- 5.4.3 农场主努力提升专业化程度,适应农业现代化需要42-43
- 5.5 纵深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43-47
- 5.5.1 牢牢把握改革着力点,加快经营主体结构转型升级43-44
- 5.5.2 完善服务供给,夯实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基础44
- 5.5.3 农民积极迎合改革目标,率先争做“新农人”44-47
- 6 结语47-49
- 致谢49-51
- 参考文献51-57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国忠;陆冬梅;;越南农村非农业经营收入状况[J];社科与经济信息;2002年12期
2 解艳波;创新农业经营制度[J];江苏农村经济;2002年12期
3 管清生;“机构+农户”是现阶段我国农业经营的适宜模式[J];决策探索;2004年10期
4 陈伟民;着力提高农业经营的市场化程度[J];今日浙江;2004年24期
5 方莉,王明宏;试析农业经营的风险[J];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6 ;农业经营新观念[J];台湾农业情况;1995年01期
7 黑河功;日本农业经营的动向[J];农业经济问题;2001年09期
8 彭玉亮;试谈入世后的农业经营新理念[J];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2003年01期
9 黄建成,李军;浅议上海农业经营未来的发展方向[J];上海农业科技;1997年05期
10 杨素群;农业经营适度规模解析[J];唯实;199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杰;;“定制我的农场”——生态农业经营新模式初探[A];“坚持科学发展观”打造生态‘大北京’论文集[C];2004年
2 杨浩民;;中国农民 农业经营新思路[A];2005年经济体制课题研究和优秀论文集[C];2005年
3 马小勇;;陕西农户的风险规避行为及其政策含义[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7优秀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颖;制定科学决策拓展农业经营[N];深圳特区报;2007年
2 通讯员 汤妙兴;农业经营迈向集约化[N];上海科技报;2013年
3 记者 胡心洁;300亿元信贷支持我省农业经营[N];河南日报;2013年
4 记者 孙喜保;新型农业经营者“贷款难”问题突出[N];工人日报;2014年
5 李章生;建立农业发展新模式可试建农业经营公司[N];联合时报;2007年
6 王革新;抓两端带中间 农业经营是关键[N];经理日报;2003年
7 特约记者 左禹华;农业经营新主体 转型升级注活力[N];铜仁日报;2014年
8 任nr;激活生产要素 实现农业经营制度创新[N];陕西日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钟蓝;农业经营渐趋“高大上”[N];中国信息报;2014年
10 王慧峰;发展现代化农业需要全方位农业经营者[N];人民政协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谢太平;当代安徽农业经营制度变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甘茂熙;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农业经营制度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6年
2 曾中文;防范农业经营风险的机制构建[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3 匡洪志;我国农业经营制度创新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4 谭文飞;我国农户农业经营风险管理研究[D];中共湖南省委党校;2008年
5 王金丹;关于《现代日本农业经营》翻译项目的实践报告[D];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
6 冷阿海;凤县新型农业经营发展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7 邹源u&;贫困县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有序参与农业经营信息化服务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800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680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