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绵阳市新型职业农民技术采用行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5 21:59

  本文关键词:绵阳市新型职业农民技术采用行为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新型职业农民 农业技术 技术采用行为 影响因素 绵阳市


【摘要】:目前,随着农业人口以每年900-1000万的速度向城镇化转移的进程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重任落在了新型职业农民的肩上,而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技术,新型职业农民作为农业技术的最终采用者,农业技术能否真正在微观层面得以有效应用取决于职业农民自身选择。因此,为了提高促进农业技术成果转化率,本文分析了新型职业农民农业技术采用的现状和农业技术需求,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农业技术采用的影响因素,旨在为今后更好地促进农业技术推广提供有意义的借鉴。本文首先通过对绵阳市新型职业农民进行实地调研,运用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学科理论和方法,对新型职业农民技术采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本研究得出结论如下:农民自身及家庭因素、交通信息便捷度、技术服务、政策环境、农民对技术认知因素等因素对农业技术采用与否有着显著影响。农民自身及家庭因素:从业年限与新型职业农民对农业技术的采用呈正相关关系。农民从事活动类型也会影响农业技术采用,绵阳地区养殖业类型的新型职业农民采用新技术比例高于种植业类,其中养殖生猪和水产的这两类新型职业农民采用新技术的比例高于禽类和养牛的。在技术需求方面,新型职业农民对农业信息技术的需求很高,尤其是畜牧养殖信息化技术。交通信息便捷度因素:交通通达度与职业农民技术采用呈正相关关系,交通便利的职业农民采用新技术的占46.2%,而交通很差的职业农民愿意采用新技术的只占9.1%,交通越便利,技术采用度越高。技术服务因素:培训过程中的表现与职业农民技术采用呈正相关关系。在参加培训中积极与其他人讨论的职业农民,采用新技术占到48.5%,积极与专家讨论的新型职业农民采用新技术的占到47.7%,而听完就走的采用新技术的职业农民只占3.8%。培训过程表现越积极的愿意采用新技术的比例越高。农民对技术认知因素:技术目的不同对技术采用与否有着非常显著地影响。为了提高质量的新型职业农民在技术采用的总人数中占53%,而为节约资金的新型职业农民中,有37.8%的决定不采用新技术。技术目的越倾向于经济效益,农民先进技术采用率越高。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 农业技术 技术采用行为 影响因素 绵阳市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323.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1 绪论10-19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0-11
  • 1.1.1 研究背景10-11
  • 1.1.2 研究意义11
  • 1.2 文献综述11-16
  • 1.2.1 农民农业技术采用行为的研究11-13
  • 1.2.2 农民农业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因素的研究13-15
  • 1.2.3 文献述评15-16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16-18
  • 1.3.1 研究思路16-17
  • 1.3.2 研究方法17-18
  • 1.4 本课题可能的创新之处18-19
  • 2 相关理论基础19-24
  • 2.1 概念界定19-21
  • 2.1.1 职业农民19
  • 2.1.2 新型职业农民概念、特征和分类19-20
  • 2.1.3 农民技术采用行为20-21
  • 2.1.4 新型职业农民技术采用行为21
  • 2.2 理论基础21-24
  • 2.2.1 技术创新扩散理论21-22
  • 2.2.2 理性行为理论22
  • 2.2.3 诱导性技术进步理论22-24
  • 3 绵阳市农业发展概况及样本特征分析24-29
  • 3.1 绵阳市农业经济发展概况24-25
  • 3.2 调查样本选择与数据处理25-26
  • 3.2.1 调查样本选择25-26
  • 3.2.2 数据处理26
  • 3.3 调查样本基本特征26-29
  • 3.3.1 样本个体情况26-27
  • 3.3.2 样本家庭基本情况27-29
  • 4 绵阳市新型职业农民技术采用行为实证分析29-44
  • 4.1 被调查者交通信息便捷度情况分析29
  • 4.2 农业技术信息来源分析29-30
  • 4.3 技术服务情况分析30-32
  • 4.3.1 农业机构服务情况分析30-31
  • 4.3.2 技术本身因素描述性分析31-32
  • 4.4 新型职业农民对技术推广方式的偏好32
  • 4.5 新型职业农民农业技术需求情况分析32-36
  • 4.5.1 新型职业农民技术采用的目的32-33
  • 4.5.2 新型职业农民对农业技术的需求33-34
  • 4.5.3 新型职业农民技术需求与有关因素之间关系34-36
  • 4.6 新型职业农民技术采用的回归分析36-42
  • 4.6.1 单因素方差分析36-38
  • 4.6.2 主成分分析38-41
  • 4.6.3 回归模型分析41-42
  • 4.7 结果与分析42-44
  • 4.7.1 新型职业农民自身及家庭因素对技术采用的影响42-43
  • 4.7.2 交通信息通达度对技术采用的影响43
  • 4.7.3 技术服务因素对技术采用的影响43
  • 4.7.4 技术认知因素对技术采用的影响43-44
  • 5 结论与建议44-50
  • 5.1 结论44
  • 5.2 建议44-49
  • 5.2.1 转变思想观念,加强宣传交流44-45
  • 5.2.2 改良农村基础设施和提高服务水平45-46
  • 5.2.3 因地制宜实施农业技术培训,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46-47
  • 5.2.4 改变原有培育组织方式,,完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和模式47-48
  • 5.2.5 出台相应扶持政策,确保强农惠农48-49
  • 5.3 论文的不足之处与展望49-50
  • 致谢50-51
  • 参考文献51-54
  • 附录54-60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华达;浙江:“职业农民”走四方[J];当代蔬菜;2004年04期

2 阮红霞;;职业农民增收的主要限制因素及长效增收机制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8期

3 刘丽华;;职业农民的形成、培养与塑造[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4 朱康;张军;;国外职业农民培育对我国的启迪[J];江苏农村经济;2010年09期

5 王国庆;;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努力提高营农收入[J];新农村;2011年05期

6 张选厚;李钒;张毅;张俊;孙林霞;杨美悦;;西安市职业农民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J];农学学报;2012年01期

7 张桂玲;;将来种地的人——职业农民[J];乡村科技;2012年04期

8 朱启臻;;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J];农民科技培训;2012年05期

9 李文学;;着眼未来 建设职业农民队伍[J];农民科技培训;2012年05期

10 白金明;;要着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J];新农业;2012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忠;为传统农民向职业农民转变提供坚实保障[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2 邓聿文;从传统农民到职业农民[N];中国经营报;2003年

3 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吉文林;倾力培植江苏职业农民[N];新华日报;2011年

4 瞿长福;新型职业农民会是哪些人[N];经济日报;2012年

5 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 朱启臻;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N];农民日报;2012年

6 河北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院长 赵邦宏;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问题的思考[N];农民日报;2012年

7 中国农村杂志社社长 李文学;着眼未来 建设职业农民队伍[N];农民日报;2012年

8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张晓山;我国应探索建立职业农民注册登记制度[N];东方城乡报;2012年

9 记者 李勇 刘彤;陕西:职业农民有当头[N];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

10 记者 胡佳逸;今年参加职训农民数创新高[N];苏州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慧静;现代农业发展中的职业农民培育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2 李伟;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强社;论职业农民的培育[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2 韩娜;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3 何思源;职业农民培育典型模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4 田贵平;天津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教育政策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5 杨海;昆明呈贡新区建设中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6 陈蓓蕾;地方政府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路径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7 连辉;河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8 刘子通;贫困地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模式与路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9 赵宗峰;四川省崇州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10 李蕴琬;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6800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6800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6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