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集中连片特困区空间特征及致贫机理
发布时间:2017-08-29 12:45
本文关键词:中国集中连片特困区空间特征及致贫机理
【摘要】:基于国家最新颁布的2 300元扶贫标准,以国家扶贫攻坚确定的11个连片特困区为研究对象,应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分别对11个片区地形地貌、区位、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等致贫因子以及分布特征、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连片特困区主要集中在国家主体功能区划的限制开发区与禁止开发区,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连片特困区远离区域经济中心,从区域中心向贫困地区经济辐射整体呈现地理衰减趋势,且连片特困区多位于数个经济中心的"三角地带"。基于资源、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层面指标,将连片特困区划分为6种致贫类型,并逐类进行致贫机理分析,探讨提出精准扶贫发展建议。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
【关键词】: 连片特困地区 空间特征 致贫机理 扶贫
【基金】:2015年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软课题研究项目“省级科技计划体系改革及管理模式研究”(1504ZKCA099)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323.8
【正文快照】: 连片特困区作为中国区域发展战略中的一类特殊类型区域,长期以来深陷“贫困陷阱”和“梅佐乔诺陷阱”[1],是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美丽中国梦”的重要障碍。因而,探索连片特困区区位空间特征、自然空间特征、致贫机理及发展路径具有重大战略意义。随着国家新一轮区域发,
本文编号:7533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753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