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农业经济论文 >

内蒙古地区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31 12:19

  本文关键词:内蒙古地区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农户 土地流转 土地流转模式


【摘要】:我国是典型的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因此“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而土地又是“三农”问题中最关键的部分。近些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规模化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但是农村土地细碎化问题却阻碍了农村土地规模化的发展。因此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土地流转,选择最佳的土地流转模式对于解决土地细碎化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内蒙古地区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应用的实际情况出发,研究影响农户选择土地流转模式的因素,并对农户、土地流转、土地流转模式等概念做了阐述。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调研数据的统计结果,分析影响内蒙古地区农户选择土地流转模式的因素主要有:农户年龄、农户受教育情况、家庭农业年收入水平、农户承包地质量、土地流转合同、农户对土地流转政策的知晓程度、基层政府行为、土地流转中介机构、土地流转产生的成本和土地流转过程中的风险。在实证研究的过程中对几种土地流转模式:出租、转包、股份合作制、土地众筹、家庭农场、土地证券化模式分别做了相关性分析,并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土地流转模式的影响因素。最后,文章在分析结论的基础上,结合内蒙古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推进土地流转模式应用的对策建议:第一,按照农户的不同特征,也就是按照年龄以及承担风险的能力,结合当地实际发展情况推行不同的土地流转模式;第二,一定遵循农户自愿的原则推行土地流转,让农户自行承担土地流转的责任与风险,基层政府以及村集体加强对土地流转模式的宣传与推广,必须以农户的利益为中心;第三,提出政府应加强对新模式的扶持力度,制定完善的政策法规促进现有的土地流转模式向高级阶段转变,促进农业向产业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农户 土地流转 土地流转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321.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绪论8-14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8-9
  • 1.1.1 研究背景8
  • 1.1.2 研究意义8-9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9-12
  • 1.2.1 国内研究综述9-11
  • 1.2.2 国外研究综述11-12
  • 1.2.3 研究述评12
  • 1.3 研究内容12
  • 1.4 研究方法12-14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14-22
  • 2.1 相关概念14-20
  • 2.1.1 农村土地14
  • 2.1.2 农户14
  • 2.1.3 农村土地流转14
  • 2.1.4 农村土地流转模式14-16
  • 2.1.5 土地流转模式比较16-20
  • 2.2 基础理论20-22
  • 2.2.1 地租理论20
  • 2.2.2 土地产权理论20-21
  • 2.2.3 规模经济理论21
  • 2.2.4 农户行为理论21-22
  • 第三章 内蒙古地区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现状22-28
  • 3.1 内蒙古地区农业发展情况22
  • 3.2 内蒙古农村土地流转概况22-25
  • 3.2.1 土地流转规模逐年扩大22-23
  • 3.2.2 各盟市土地流转规模不一23-24
  • 3.2.3 土地流转模式趋于多样化24
  • 3.2.4 农村土地流转主体趋于多元化24
  • 3.2.5 内蒙古农村土地流转利用率提高24-25
  • 3.3 内蒙古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现状25-28
  • 3.3.1 土地流转模式的基本情况25
  • 3.3.2 土地流转模式产生的效益25-26
  • 3.3.3 土地流转模式存在的问题26-28
  • 第四章 农户选择土地流转模式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28-44
  • 4.1 影响农户选择土地流转模式因素分析28-35
  • 4.1.1 调研地基本情况28
  • 4.1.2 影响农户选择土地流转模式因素28-33
  • 4.1.3 农户选择土地流转模式的倾向33-35
  • 4.2 影响农户选择土地流转模式因素的回归分析方法说明35-36
  • 4.3 农户选择土地流转模式影响因素的研究假说与变量选择36-38
  • 4.3.1 假说的建立36-37
  • 4.3.2 变量的选择37-38
  • 4.4 影响农户选择土地流转模式因素的结果分析38-44
  • 4.4.1 出租模式的影响因素结果分析38-40
  • 4.4.2 转包模式的影响因素结果分析40-41
  • 4.4.3 股份合作制模式的影响因素结果分析41
  • 4.4.4 土地众筹模式的影响因素结果分析41-42
  • 4.4.5 家庭农场模式的影响因素结果分析42
  • 4.4.6 土地证券化模式的影响因素结果分析42-44
  • 第五章 国内外土地流转模式经验及借鉴44-48
  • 5.1 国外部分国家土地流转模式44-45
  • 5.1.1 美国44
  • 5.1.2 日本44-45
  • 5.1.3 法国45
  • 5.1.4 德国45
  • 5.2 国内部分省市土地流转模式45-47
  • 5.2.1 重庆市“两股一改”模式45-46
  • 5.2.2 浙江省温州市有偿转包模式46
  • 5.2.3 山东省卜集镇“农户+合作社+农户”模式46
  • 5.2.4 松江“家庭农场”模式46-47
  • 5.3 国内外土地流转模式经验借鉴47-48
  • 第六章 推进内蒙古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应用的对策建议48-51
  • 6.1 合理应用土地流转模式48
  • 6.2 针对不同群体推行不同的模式48-49
  • 6.2.1 按农户年龄推行不同的模式48-49
  • 6.2.2 根据农户承担风险的能力推行不同的土地流转模式49
  • 6.3 推进现有土地流转模式向高级模式发展49-51
  • 6.3.1 政府加强对新土地流转模式的支持49-50
  • 6.3.2 规范相关的实施过程50-51
  • 结论51-53
  • 参考文献53-55
  • 致谢55-56
  • 附录56-58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楚天骄;土地流转模式及其规范化研究[J];上海综合经济;2002年04期

2 朱新芳;创新一个让农民致富的土地流转模式[J];农村经济;2003年11期

3 杨伟洪;吴群;;我国城乡土地流转模式及其一体化研究[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8年03期

4 王冠国;;浅谈我国统筹城乡发展中土地流转模式[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年01期

5 杨风信;;创新土地流转模式[J];农村经营管理;2010年07期

6 王爽;;涪陵区土地流转模式及经济效益分析——以桂楼生态园建设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7期

7 周青海;乔丽敏;;大荒地村土地流转模式探析[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8 姜松;王钊;曹峥林;;不同土地流转模式经济效应及位序——来自重庆市的经验证据[J];中国土地科学;2013年08期

9 林木山;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新阶段土地流转模式初探[J];福建农业科技;2000年S1期

10 蒋波;邱长生;吴鸣;秦娇蔓;;土地流转模式的比较研究——试析重庆模式[J];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廖阳;郭斌;赖小倩;宋宏;谢明志;孔凡楼;;陕西省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及开发利用模式研究[A];陕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优秀成果选编(2012-2013年度)[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税玉海;平罗探索土地流转模式[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程东升;华润希望小镇土地流转模式调查[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

3 记者 杨嘉;瓶颈就是土地流转模式[N];珠海特区报;2014年

4 通讯员 石颢;宁县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模式[N];陇东报;2011年

5 李运强 佘志娟;肥乡土地流转模式全省推广[N];邯郸日报;2013年

6 王希录 王树浩 柳田;东大洼土地流转模式助力故城现代农业发展[N];衡水日报;2014年

7 白雪峰 整理;土地流转模式及创新案例[N];中国县域经济报;2014年

8 史伟宓;撬动多样化土地流转模式[N];阜新日报;2013年

9 记者 王轶;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模式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N];长治日报;2013年

10 赵芳邋钟淑s,

本文编号:7655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7655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d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