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国际比较及协调发展探究
发布时间:2017-09-04 10:47
本文关键词: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国际比较及协调发展探究
【摘要】:农业现代化建设是我国当前“新四化”建设的突出“短板”,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迫在眉睫。农业现代化过程有其内在的规律与特征,违背一般规律与特征的发展只会南辕北辙,徒劳无益。因此,农业现代化实践必须建立在对一般规律充分认知的基础上,将一般共性与自身特性相结合,有预见性和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美、日等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起步早,处于发展的最前沿,为考察农业现代发展的一般规律提供了很好的样本;同时中国的农业现代化也有着丰富的实践积累,为分析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独特性提供了可能。本文基于农业现代化发展规律存在共性、核心指标数值变化率趋于均匀等前提假设,使用年代差距分析、坐标比较分析及耦合协调度分析等方法,估算了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指标与典型国家的差距、确定了农业现代化发展所处的阶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当前阶段影响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内外部因素。本文着眼于探索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落脚于分析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阶段性和特殊性,尝试建立对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的理性认识,并依据分析给出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相关建议。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中国处于第一次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成熟期,农业现代化发展结构失衡;2、城镇对农业现代化支持亟待加强,“两化”发展的协调度不断提升;3、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的劳动生产率差、土地产出率差距将长期存在;4、农业产业资本利用率极低,资本瓶颈严重制约农业现代化发展。针对这些结论给出了如下相关建议:1、借鉴先行国家实践经验,推动农业现代化均衡发展;2、打破“二元经济”结构,强化农业现代化发展支持;3、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限制农业生产基本要素外流;4、加强调控和引导,打破农业现代化发展资本瓶颈。本文的实践还表明:使用年代差距分析法进行农业现代化比较具有操作简单,结果直观的特点,但也存在难以克服主观性、精确性不足等缺陷,需要在后续的研究中加以完善。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 年代差距 发展阶段 协调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320.1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2
- 第一章 导言12-20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的意义12-13
-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12-13
- 1.1.2 论文研究意义与目的13
- 1.2 国内外研究成果13-17
- 1.2.1 国外研究成果13-14
- 1.2.2 国内研究成果14-16
- 1.2.3 相关文献评述16-17
- 1.3 研究方法及结构安排17-19
- 1.3.1 研究方法17-18
- 1.3.2 技术路线18
- 1.3.3 结构安排18-19
- 1.4 可能的创新点及不足19-20
- 第二章 农业现代化评价体系的构建20-28
- 2.1 农业现代化的概念界定20
- 2.2 指标选取的原则20-21
- 2.3 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体系构建21-24
- 2.3.1 数据来源21
- 2.3.2 构建评价体系21-24
- 2.4 典型国家的选取及概况24-28
- 2.4.1 美国农业现代化25
- 2.4.2 日本农业现代化25-26
- 2.4.3 英法农业现代化26
- 2.4.4 印度农业现代化26
- 2.4.5 巴西农业现代化26-28
- 第三章 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测算28-35
- 3.1 年代差距计算28-32
- 3.2 各分项指标年代差距估算32
- 3.3 国家间综合指标年代差估算32-35
- 3.3.1 权重设定33-34
- 3.3.2 综合年代差距的计算34-35
- 第四章 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横向比较35-40
- 4.1 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阶段划分35-36
- 4.2 中国农业现代化所处的阶段36-38
- 4.3 发达国家第一次农业现代化举措经验38-40
- 第五章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状态分析40-51
- 5.1 农业现代化内部各指标均衡性分析40-41
- 5.2 农业现代化外部主要影响因素分析41-51
- 5.2.1 中国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度分析42-46
- 5.2.2 中国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状况分析46-51
-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51-54
- 6.1 研究结论51-52
- 6.1.1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结构失衡,总体处于第一次农业现代化成熟期51
- 6.1.2 城镇对农业现代化支持亟待加强,“两化”发展的协调度不断提升51
- 6.1.3 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的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差距将长期存在51-52
- 6.1.4 农业产业资本利用率极低,资本瓶颈严重制约农业现代化发展52
- 6.2 相关建议52-54
- 6.2.1 借鉴先行国家实践经验,,推动农业现代化均衡发展52
- 6.2.2 打破“二元经济”结构,强化农业现代化发展支持52-53
- 6.2.3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限制农业生产基本要素外流53
- 6.2.4 加强调控和引导,打破农业现代化发展资本瓶颈53-54
- 第七章 讨论及展望54-56
- 7.1 严格的假设前提降低了方法的适用性54
- 7.2 层次分析法具体操作存在较大主观性54-55
- 7.3 缺少调研实证降低了研究说服力55-56
- 参考文献56-61
- 致谢61-62
- 作者简历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Analysis and Design of Agricultural Sustainability Indicators System[J];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2007年04期
本文编号:7910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nongyejingjilunwen/791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