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性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9 10:31
本文关键词:中国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性效应研究
【摘要】:经济金融的稳定增长离不开国家科学合理的政策干预,货币政策已经成为各国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欧元区成立后,西方学者开始关注区域内统一的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最优货币区理论通过六个标准推理说明了统一的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的条件。美国、加拿大、欧盟等西方大型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实践证明了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性效应的存在。我国幅员辽阔,区域间资源禀赋差异大,长期以来经济发展的积累性差异和改革开放初期的政策偏向,导致华东、华北地区市场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超越了中西部地区,同时金融体系构建也比中西部完善很多,然而我国的中央银行制度是一元制中央银行,并在全国范围内执行统一的货币政策。区域间经济金融发展存在差异和全国统一无差别的总量调控型货币政策之间是否相适应激发了笔者的探索兴趣。本文在归纳国内外学者前辈们的文献论述基础上,学习研究了相关理论知识,并依据经济金融发展水平的相似性将全国划分为七个经济区域,通过VAR模型利用1990-2014年的地区年度数据,在ADF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图像分析下,得出结论我国存在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效应。然后,论文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差异,区域产业布局差异以及区域内经济主体差异和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差异等方面解释了我国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效应产生的原因。最后,论文就如何削弱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性效应提出了四点可供参考的建议,包括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平衡区域金融发展水平,改善中国人民银行地方分支行功能和允许制定区域差异化货币政策。
【关键词】:货币政策 区域差异 VAR模型 脉冲图像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22.0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第1章 绪论11-22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1-12
- 1.1.1 研究背景11-12
- 1.1.2 研究的学术理论意义和实际操作应用意义12
- 1.2 文献综述12-17
- 1.2.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12-14
- 1.2.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14-17
- 1.2.3 相关文献总评17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17-20
- 1.3.1 研究内容17-18
- 1.3.2 研究方法18
- 1.3.3 论文结构框架18-20
- 1.3.4 论文拟突破的重点和难点20
-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20-22
- 1.4.1 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20
- 1.4.2 论文尚存在的不足之处20-22
- 第2章 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性研究的理论基础22-29
- 2.1 最优货币区理论22-24
- 2.2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24-27
- 2.2.1 利率传导24-25
- 2.2.2 信贷渠道25-26
- 2.2.3 除利率以外的资产价格传导渠道26-27
- 2.3 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理论27-29
- 第3章 中国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性实证分析29-41
- 3.1 区域划分29
- 3.2 变量的选择与说明29-30
- 3.3 数据的来源30
- 3.4 实证检验及相关结果的经济分析30-41
- 3.4.1 数据初步检验30-34
- 3.4.2 我国货币政策区域产出效应存在性的实证检验34-37
- 3.4.3 我国货币政策区域物价效应存在性的实证检验37-39
- 3.4.4 实证结果分析39-41
- 第4章 中国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性的原因41-66
- 4.1 区域金融发展差异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效果41-46
- 4.1.1 金融总量区域分布差异41-44
- 4.1.2 金融结构区域分布差异44-45
- 4.1.3 地区金融相关率差异45-46
- 4.2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46-61
- 4.3 区域产业布局差异61-64
- 4.4 区域内经济主体差异64-66
- 第5章 加强中国货币政策区域平衡性的政策建议66-72
- 5.1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66-67
- 5.2 改善区域金融发展环境,完善区域金融体系,缩小区域金融发展差距67-69
- 5.3 改善中国人民银行地方分支行功能69-70
- 5.4 统一的货币政策制度下,允许区域间差异化执行货币政策70-72
- 结论与展望72-73
- 1 结论72
- 2 展望72-73
- 附录73-75
- 附录 1 1994-2014年七个地区货币供应量与GDP增长率统计表73-74
- 附录 2 1994-2014年七个地区货币供应量与物价指数统计表74-75
- 参考文献75-79
- 致谢79-8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80-8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荣;郭威;;我国货币政策区域不对称效应的实证研究——以赣、浙两省为例[J];金融与经济;2015年04期
2 朱芳;吴金福;;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SVAR分析[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3 王晓夏;;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水平的测度——基于2000-2012年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中国市场;2014年15期
4 邱崇明;黄燕辉;;通货膨胀预期差异与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基于我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02期
5 王红莉;;SVAR模型框架下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性实证研究[J];西部金融;2014年01期
6 于波;;我国利率传导机制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J];经济纵横;2013年12期
7 王东明;黄飞鸣;;基于金融生态环境主体异质性对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分析[J];经济评论;2013年06期
8 史林东;;中国货币政策效应区域差异研究[J];金融纵横;2013年09期
9 卢盛荣;李文溥;;中国货币政策效应双重非对称性研究——以产业传导渠道为视角[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10 王祥;苏h椒,
本文编号:10605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1060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