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耦合模型的新疆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耦合模型的新疆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新疆 农业生态环境 农业经济系统 耦合发展度
【摘要】:为研究区域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动态演变过程,以新疆地区2000~2013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通过构建耦合模型,评价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协调状况。研究结果表明:新疆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系统耦合发展度呈波动状态,并且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耦合发展度从协调发展、低水平发展、轻度失调发展、低水平协调发展再度更替为协调发展,2000~2002年新疆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系统耦合发展度呈现协调发展,2003~2009年新疆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系统耦合发展度从低水平发展到轻度失调发展更替变化,其中2004年耦合发展度达到最小值,2010~2013年新疆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系统耦合发展度再次过渡为协调发展,耦合发展度的变化可以看出人们逐渐意识到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同步发展的重要性,通过构建资源节约型的农业经济体系促使两者耦合趋于协调,以保障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 塔里木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新疆 农业生态环境 农业经济系统 耦合发展度
【基金】:国家社科一般项目-环塔里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2BJL084)
【分类号】:F323.22
【正文快照】: 河流流域和盆地边缘地带,其面积约占全疆总面积的 1 引言 农业生态坏境与农业经济系统耦合的研究对于5% ,是比较典型的绿洲干旱区,新疆土地总面积为 97 × 104hm2,其中耕地面积为 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友好型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412. 46 × 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向明;福建省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浅析[J];福建水土保持;2001年03期
2 张兰真;河南省农业生态环境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林业科技;2001年04期
3 张兰真;河南省农业生态环境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农业;2001年11期
4 冯新民,胡加如,朱娟,王素宏;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J];南京农专学报;2002年02期
5 徐献军;我国农业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学通报;2002年03期
6 刘仁遵;浅谈化肥的作用和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J];农业经济;2003年05期
7 熊鹰,王克林,郭娴;湖南省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3年01期
8 谢国辉,周锋;保持农业生态环境的措施[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3年02期
9 王菊萍,和红;凉山州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分析[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10 何加骏;李奇;;农业生态环境与食品安全[J];江苏农业科学;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卓旭升;;福州市农业生态环境的现状、问题与对策[A];食品安全的理论与实践——福建省科协第四届学术年会“食品安全与农民增收”分会场暨福建省农学会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张同乐;郭琪;;“大跃进”时期河北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反思[A];河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3 吴文涛;徐晓春;;安徽省农业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与对策[A];2004“生态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4 张建强;;四川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5 孟凯;;黑龙江省农业生态环境态势与对策[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6 刘希凤;王亚娟;;宁夏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投融资的初步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7 白杰;;建立健全农业环保法制 依法保护农业生态环境[A];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上)[C];2007年
8 曹弦;任红松;;新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A];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6分会场都市型现代农业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C];2009年
9 牛宝亮;唐红艳;;气候变化对兴安盟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及生产建议[A];中国农学会农业气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陈钰;;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A];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分4民族文化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首席记者 陈洋;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N];黑龙江经济报;2012年
2 郭明 郭景友 本报记者 宋显文 刘永祥;关注农业生态环境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N];中国食品安全报;2012年
3 记者 卢连明;奉贤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有了好抓手[N];东方城乡报;2013年
4 记者 师晓京;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明确三大任务[N];农民日报;2002年
5 汕头市白沙蔬菜原种研究所 黄乙书;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N];汕头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柳尧杰 通讯员 王彬;污染:农业生态环境的“杀手”[N];莱芜日报;2005年
7 尤恒 陈志奎;农委全面改善农业生态环境[N];镇江日报;2010年
8 虞建平;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建设绿色生态城市[N];人民政协报;2003年
9 高忻;提升农产品质量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N];台州日报;2007年
10 记者 崔骏;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推动现代化农业发展[N];镇江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平安;吉林西部农业生态环境数字信息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程炯;闽东南区域特色农业的生态学研究——以漳州为例[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卫宏;基于审计实践探讨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管理机制创新[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2 孙离凤;科技对皖北农业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和改善对策[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3 段颖;优化黑龙江省农业生态环境的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仲晓明;江苏省农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5 周赫男;农业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渤海大学;2013年
6 袁雪;四川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7 霍飞;我国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8 陈雪;论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9 李肖晗;周口市农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D];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13年
10 张e,
本文编号:10640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1064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