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2省道常熟西段工程可行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342省道常熟西段工程可行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342省道 可行性研究 交通量预测 工程方案 经济评价
【摘要】: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是工程建设前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项目决策的主要依据。本文以342省道常熟西段工程为研究对象,依据对项目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交通发展规划和其他相关规划为依据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论证项目建设的功能定位和必要性;通过交通量分析与预测,得出符合交通需求对应的建设标准。结合实地踏勘和调查,重点对工程现状建设条件进行研究,分析可能的工程建设方案,从技术、建设条件、费用效益等方面进行初步比选论证,从而推荐比较合理的建设方案。通过本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及经济、节能、社会环境等评价结果,该项目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并为下阶段工作提供方案、造价等指导。
【关键词】:342省道 可行性研究 交通量预测 工程方案 经济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科技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U412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第一章 绪论10-15
- 1.1 项目背景10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0-11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2
- 1.3.1 国外研究现状11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1-12
- 1.4 主要内容、研究方法12-15
- 1.4.1 研究主要内容12-13
- 1.4.2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13-15
- 第二章 现有路网状况及项目功能、建设的必要性15-19
- 2.1 现有路网技术状况15
- 2.2 项目功能定位15-17
- 2.2.1 常熟与无锡之间城际快速通道15-16
- 2.2.2 常熟向东南方向的快速出入通道16
- 2.2.3 常熟三环路的重要组成部分16
- 2.2.4 推动常熟市城市化进程和城镇体系发展的重要依托16-17
- 2.2.5 区域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17
- 2.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7-19
- 2.3.1 是提升常熟无锡城际快速通道、完善常熟向东快速通道的需要17-18
- 2.3.2 是加快常熟市城市化进程和优化城镇体系布局的内在需求18
- 2.3.3 是区域综合交通体系发展的需要18
- 2.3.4 是满足交通需求快速增长的需要18
- 2.3.5 是带动沿线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的需要18-19
- 第三章 交通量预测与技术标准19-50
- 3.1 公路交通调查及分析19-23
- 3.1.1 调查综述19
- 3.1.2 调查资料分析19-23
- 3.2 OD调查分析23-27
- 3.2.1 调查资料的获得23
- 3.2.2 OD小区划分23-24
- 3.2.3 单点OD统计分析24-27
- 3.3 交通量预测总体思路与方法27-29
- 3.3.1 交通量预测总体思路27
- 3.3.2 交通量分析预测方法及步骤概述27-29
- 3.4 交通量预测29-42
- 3.4.1 预测特征年确定29-30
- 3.4.2 特征年路网30
- 3.4.3 交通生成30-33
- 3.4.4 交通量分布33-34
- 3.4.5 诱增交通量及其它运输方式转移的交通量的初步估计34-36
- 3.4.6 交通量分配36-40
- 3.4.7 预测结果及分析40-42
- 3.5 技术标准42-50
- 3.5.1 设计速度42-43
- 3.5.2 横断面43-47
- 3.5.3 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分析47-48
- 3.5.4 主要技术指标48-50
- 第四章 建设方案50-114
- 4.1 老路现状调查和分析50-60
- 4.1.1 342省道常熟段老路的调查和分析50-58
- 4.1.2 常熟三环路(元和路交叉至尚湖大道交叉)段老路调查和分析58-60
- 4.2 建设方案60-114
- 4.2.1 方案研究概述60-61
- 4.2.2 建设项目起终点论证61-64
- 4.2.3 路线走廊带的确定64-65
- 4.2.4 路线主要控制因素分析65-66
- 4.2.5 可能的建设方案66-69
- 4.2.6 建设方案比选69-76
- 4.2.7 推荐方案的工程概况和建设规模76-114
- 第五章 经济评价114-118
- 5.1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14
- 5.2 经济评价114-117
- 5.2.1 评价依据和方法114-115
- 5.2.2 参数选择与确定115-116
- 5.2.3 经济费用效益分析指标计算116-117
- 5.2.4 敏感性分析117
- 5.3 评价结论117-118
- 第六章 节能、社会评价118-121
- 6.1 节能评价118-119
- 6.1.1 项目运营管理耗能分析118
- 6.1.2 主要节能措施118
- 6.1.3 节能评价结论118-119
- 6.2 社会评价119-121
- 6.2.1 社会影响分析119
- 6.2.2 对景观环境的影响问题119
- 6.2.3 社会评价结论及建议119-121
- 结论121-123
- 参考文献123-125
- 致谢125-126
- 附录126-131
- 作者简历13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媛媛;;公路项目预可行性、工程可行性研究的要求与区别[J];公路交通技术;2010年06期
2 李玉珍;;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的建议[J];青海交通科技;2006年04期
3 陈红;孙一挥;;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质量综合评价[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4 孙一挥;陈红;;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质量评价方法[J];公路;2008年01期
5 荣泽华;董乃宝;赵霏霏;;浅议谷城至竹溪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成果特点[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2年01期
6 涂春光;;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的质量问题[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2年06期
7 张爱平;;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3年Z1期
8 何小暑,袁勇,陈艳萍;推介增量分析法在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中应用[J];湖南交通科技;1999年02期
9 戴洁;;提高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质量的必要条件[J];交通标准化;2007年10期
10 吴婷婷;陈春华;何建华;;浅谈“渡改桥”工程可行性研究[J];科学之友(B版);2008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一挥;任静;杨俊玲;;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内容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A];江苏省公路学会优秀论文集(2006-2008)[C];2009年
2 朱军政;;钱塘江闻堰大桥数模计算分析[A];第十四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对“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进行招标[N];联合时报;2013年
2 李昌奎;吉恩高速公路前期工作正式启动[N];团结报;2009年
3 记者 侯小健;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工程可行性研究全面展开[N];海南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曾晓伟;我市高速公路建设步入“快车道”[N];绵阳日报;2010年
5 政办宣;鄂尔多斯机场航站区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通过专家评审[N];鄂尔多斯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鹤;九台至开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孙一挥;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质量评价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3 王健;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4 潘金涛;国道309线昌乐至青州段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5 廖文嘉;平瑞街西延线工程可行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6 韩正学;342省道常熟西段工程可行性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5年
7 刘明刚;国道213线映秀至汶川段公路灾后恢复重建工程可行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871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1087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