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中国沿海不透水地表变化特征分析

发布时间:2017-11-12 19:08

  本文关键词:中国沿海不透水地表变化特征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不透水地表 海岸带 社会经济 生态用地 空间分析


【摘要】:海岸带是当前经济发展的前沿地带,由于其便利的交通环境使得人类对该区域的利用程度逐渐增强。同时海岸带地区也是生态系统较为脆弱的地区,是生态系统的交错区和过渡带,长期的过度开发与利用势必会导致该区域生态环境的恶化。本文以遥感获取的区域不透水地表分布数据为基础,对研究区内不透水地表面积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指标进行了相关分析,通过分析海岸带10km缓冲区内不透水地表扩展与生态用地之间的占补关系发现:(1)2000-2008年,中国海岸带不透水地表面积持续增加,与经济和人口要素呈正相关关系。总体来看,相比人口密度,沿海各县GDP密度与区域地表不透水率具有更好的相关性。9年间,沿海地区GDP密度明显提升,沿海各县平均增加了2986.8万元/km~2。人口密度平均增加了181人/km~2;(2)从2000-2008年,中国海岸带不透水地表的扩展包括新增不透水地表和不透水率增加。新增不透水地表主要以占用耕地和生态用地为主。不透水地表的扩展受到当地自然地理特征的制约,例如地形、海拔、坡度等因素;(3)本研究选取的七个典型区海岸带不透水地表扩展均以占用耕地为主,但在不同缓冲区范围内,不透水地表占用耕地和生态用地强度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特点。南部的三个典型区(北部湾、海峡西岸、珠三角)海岸带不透水地表的扩展占用生态用地强度高于北部三个典型区(京津唐、辽东湾及辽东半岛、山东半岛),这主要由于这些区域生态用地面积比例较高而引起。在未来的海岸带保护与开发规划中,应综合考虑生态本底的区域差异,进而寻求更合理的生态用地、耕地和建设用地比例。
【作者单位】: 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01484)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C03B01) 国家863项目(2012AA12A310)
【分类号】:P748;P715.7
【正文快照】: 1引言海岸带是陆地和海洋之间的过渡地带,是典型的生态交错带和脆弱区,也是开发利用强度最高的区域之一[1]。中国的海岸带总面积有300万km2,拥有1.8万km的海岸线,横穿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三个地区[2]。随着全球变化问题的日益突出,海岸带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在海陆交互过程中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艳;濮励杰;;江苏海岸带滩涂围垦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研究——以江苏省如东县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14年04期

2 邸向红;侯西勇;吴莉;;中国海岸带土地利用遥感分类系统研究[J];资源科学;2014年03期

3 赵晓丽;张增祥;汪潇;左丽君;刘斌;易玲;徐进勇;温庆可;;中国近30a耕地变化时空特征及其主要原因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4年03期

4 KUANG WenHui;LIU JiYuan;ZHANG ZengXiang;LU DengSheng;XIANG Bao;;Spatiotemporal dynamics of impervious surface areas across China during the early 21st century[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13年14期

5 薛振山;苏奋振;杨晓梅;孙晓宇;高义;;珠江口海岸带地貌特征对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影响[J];热带地理;2012年04期

6 匡文慧;刘纪远;陆灯盛;;京津唐城市群不透水地表增长格局以及水环境效应[J];地理学报;2011年11期

7 侯西勇;徐新良;;21世纪初中国海岸带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特征[J];地理研究;2011年08期

8 关兴良;方创琳;鲁莎莎;;中国耕地变化的空间格局与重心曲线动态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10年12期

9 ;Spatial patterns and driving forces of land use change in China during the early 21st century[J];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10年04期

10 邓红兵;陈春娣;刘昕;吴钢;;区域生态用地的概念及分类[J];生态学报;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娟;于凤荣;孙晓兵;郑惠玉;;三江平原耕地后备资源评价及空间特征分析[J];现代化农业;2016年05期

2 刘芳;张红旗;;塔里木盆地生态用地分类及其时空变化研究[J];资源科学;2016年05期

3 翟俊;肖桐;杨e,

本文编号:11772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11772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8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