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地方工科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2 21:18

  本文关键词:地方工科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人才培养 方案设计


【摘要】:在对我国食品工业发展趋势和人才知识能力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确立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专业建设目标,进行了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并对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措施进行了探讨。
【作者单位】: 沈阳化工大学制药与生物工程学院;沈阳化工大学学生处;
【基金】:沈阳化工大学2013年教改课题(2013 B 17) 沈阳化工大学2016年教改课题
【分类号】:G642.0;TS20-4
【正文快照】: 食品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目前我国食品工业正处于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现代食品工业规模化、自动化的特点必然导致其发展需要专业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过硬的应用型人才[1]。除此之外。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基础的差异也对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提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绪红;;中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现状与展望——在2015国际工程教育论坛上的专题报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年01期

2 袁维风;张兴桃;王聪;张东京;高贵珍;;工程教育背景下地方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5年14期

3 张海生;张宝善;李小平;;高校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讨[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1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卉;赵彤;;地方工科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研究[J];广东化工;2016年10期

2 宋广磊;;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知识模块与组织模式分析——以食品化学课程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5年36期

3 邓林;岳文喜;江建军;魏明英;;关于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研究[J];食品与发酵科技;2015年03期

4 董庆利;;对以科研促教学的食品专业教育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5年06期

5 马磊;毛相朝;王富龙;;食品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37期

6 白宝兰;;职技高师食品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35期

7 王立霞;;食品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陕西农业科学;2013年04期

8 周文化;林亲录;郑仕宏;钟海雁;;推进食品卓越工程师创新计划的思考[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9 高贵田;孙翔宇;谷留杰;赵金梅;肖旭霖;张宝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食品生物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初探——以“PCR原理及在食品科学上的应用”教学为例[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3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茂国;朱正伟;;面向工程过程的课程体系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年04期

2 胡兰英;;高等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22期

3 董泽芳;;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与要素解析[J];大学教育科学;2012年03期

4 朱建峰;;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与学科专业结构的优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年04期

5 肖雍琴;尹显锋;郑显义;刘丹;;食品加工专业基于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设置[J];成功(教育);2009年12期

6 姜登岭;倪国葳;王兴国;薄国柱;曹国凭;;基于市场需求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9年02期

7 吴慧;;韩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征及其启示[J];教学研究;2008年06期

8 王敏;;大学生就业现状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启示[J];高教论坛;2007年04期

9 张剑;李梦琴;冯勤;艾志录;;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07年06期

10 王薇;中国食品工业发展(一)[J];食品科技;2005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炳良,徐小美,王爱华;论社会实践活动对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J];连云港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2 孙秋柏;;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论科研对教学的支撑作用[J];中国冶金教育;2006年06期

3 ;校企合作 携手实施新的人才培养模式[J];出版与印刷;2007年03期

4 夏舜尧;日本加强信息人才培养[J];劳动安全与健康;1998年06期

5 令狐文生;俞兰芳;冯高峰;;从毕业生的视角探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39期

6 钱薇;知识经济与现代人才培养[J];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7 韦巧燕;论创新人才培养的条件[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2000年06期

8 王玉洁,张子安,唐道武;产学结合高工专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华北矿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S1期

9 李维安,袁兴信,李刚;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华北矿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S1期

10 高慧,崔然;高校教学中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煤炭经济研究;200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东生;;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铁璐;李学军;;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实施体会[A];第八次全国药理学教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2年

3 周玲;王诗龙;;政府、社会与高校人才培养互动机制构建研究[A];科技支撑 科学发展——2009年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暨第五届湖北科技论坛文集[C];2009年

4 欧阳建平;徐绍红;侯志军;;地质类人才培养的思考与探索——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为例[A];中国高等地质教育历史经验与科学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郑勇;刘凤然;马秀坤;;大学生科技活动在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作用探索[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6 丰硕;;我国行业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汪一鸣;赵鹤鸣;杨德生;;政府搭桥,校企合作,走出一条人才培养的新路子[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徐平原;;对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潘瑞芳;;浅谈基于“六西格玛”的人才培养质量管理策略[A];第11届海峡两岸信息管理发展策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李慧;;西部开发为云南高校人才培养注入新的活力[A];中国现代化与西部大开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西南政法大学校长 陈彬;稳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N];法制日报;2009年

2 记者 李皓 通讯员 胡文锋;农发行加强重点人才培养工作[N];粮油市场报;2010年

3 淮海工学院教育创新研究院研究员 吴明忠;协同创新必须和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深度融合[N];中国教育报;2013年

4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院长 海闻;创新人才培养卡在哪儿[N];光明日报;2013年

5 记者 范珉菲;高层次医卫人才培养考核新模式推出[N];山西日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刘溟;端正对金融衍生品的态度 着力加强人才培养[N];经济日报;2014年

7 记者 柳黎明;加强人才培养师资建设不断提升服务地方能力[N];黑河日报;2014年

8 本报记者 苏雁 本报通讯员 江尧瑞;抓住师资,,就抓住了人才培养的“牛鼻子”[N];光明日报;2014年

9 浙江省台州科技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徐亦平;产教融合下的人才培养[N];光明日报;2014年

10 张久雷 记者 一丁;以人才培养促进生产力发展[N];遵义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浩;基于知识联盟的政产学协同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盛欣;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及保障机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张炜;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成本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崔清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成中梅;学习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邓岳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对接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7 李晓军;本科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杨同毅;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生态学解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肖鹏燕;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非均衡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10 黄水林;和谐社会视阈下的高校人才培养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益东;基于课题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2 郭铭扬;就业视角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渤海大学;2015年

3 张燕娜;河南省桥牌基地人才培养动力机制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4 巩俊婷;浙江农村职业美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考察与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5 赵欣;基于项目管理理论的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创新工程应用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5年

6 戴敏;GE公司零售高管人才培养体系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7 孙会明;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现状调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8 刘昊;我国小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9 王宗成;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管理仪表盘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10 金永存;基于“163模式”的机械加工类一线技术人才培养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1776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11776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4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