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经济学视角下辽宁高职外语职业化教学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本文关键词:语言经济学视角下辽宁高职外语职业化教学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语言经济学 区域经济 高职外语教学 职业化教育
【摘要】:辽宁沿海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带动着辽宁高职外语教育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高职外语教育要本着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宗旨,走职业化发展发向,为辽宁沿海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语言支持。
【作者单位】: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2015年大连市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院课题项目成果(项目编号:DZKY2015B35)
【分类号】:H09
【正文快照】: 一、研究背景语言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具有交叉学科性质的经济学分支学科。该学科运用经济学来考察语言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以及语言和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从经济学的视角来诠释语言,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及重要的应用价值。中央实施的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一带一路”战略和京津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远高;独龙族社会经济发展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2 李兴祥,王义全,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社科立项课题历史研究组;黔南明清经济发展研究[J];贵州文史丛刊;2004年03期
3 胡静;付敏;黄琳;马君豪;;产城一体发展 西部后劲十足——专访四川省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王小刚[J];中国西部;2012年22期
4 王子义;《转型期金融运行与经济发展研究》评介[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5 陈文晖,李保平;九十年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究[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6 黄琳;马君豪;;从竞争到合作,川南城市新思维——专访四川省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王小刚[J];中国西部;2012年19期
7 曾凡银,冯宗宪;贸易、环境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8 徐莹;;语言经济学视角下语言与经济发展研究[J];青年与社会;2013年11期
9 李永实;福建沿海乡级岛屿经济发展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10 赤旦多杰;;青藏高原特色产业型经济发展研究[J];中国藏学;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翠红;;郑州市低碳循环经济发展研究[A];第四届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张国;;新时期推动北京市低碳经济发展研究[A];现代化的特征与前途——第九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陈学刚;;自由贸易区与新疆外向型经济发展研究——乌鲁木齐自由贸易区的战略构想[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张军;;紧紧依靠科技创新 激发河北发展活力 为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提供有力科技支撑[A];“科学发展观与沿海经济”高层论坛暨省专家献策服务团换届大会论文集[C];2007年
5 ;造纸行业的循环经济发展研究[A];华东七省市造纸学会第二十七届学术年会暨山东造纸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6 王春华;;造纸行业的循环经济发展研究[A];浙江造纸(2013年第2期总第143期)[C];2013年
7 曾铁;;韩国的教育与经济发展研究[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7年
8 ;附录[A];循环经济发展研究——以广西为例[C];2013年
9 张玉梅;张俊勇;;建设沿海经济隆起带的思考[A];“科学发展观与沿海经济”高层论坛暨省专家献策服务团换届大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黄建忠;庄惠明;;福建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研究——改革开放30年的回顾与展望[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福建省社科界第五届学术年会——经济改革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沈婷 孙一民;省民营经济发展研究会成立[N];协商新报;2007年
2 卢华根;《民营经济发展研究》评介[N];湖北日报;2001年
3 本报记者 刘芳滨;青岛市经济发展研究院成立[N];青岛日报;2010年
4 记者 朱小兵;市经济发展研究院成立[N];台州日报;2010年
5 记者 尹寅;做郊区经济发展研究的“领军人”和“智囊团”[N];东方城乡报;2014年
6 章崇任;《财富制造———广西民营经济发展研究》评介[N];广西日报;2004年
7 实习生 邵奎邋记者 宋莉;总部经济高层论坛将在青岛举行[N];科技日报;2007年
8 记者 宋莉;探讨总部经济聚集区建设发展规律[N];科技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郭涛;总部经济东强西弱 专家建议依托特色[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年
10 记者 刘勇 通讯员 钟美陆;专家献计发展开放型经济[N];湖南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师君;中国近现代开放制度与经济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陈德萍;我国民营经济成长条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4年
3 白晋湘;山寨经济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4 普永生;当代中国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5 何金玲;中国地方政府主导下的经济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陈俊红;北京沟域经济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7 李海涛;新时期党的私营经济政策探析[D];南开大学;2009年
8 陈池波;中国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3年
9 张建华;大上海都市圈经济发展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10 曹清尧;西部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2288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1228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