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地区农业节水分区与适宜节水模式
本文关键词:黄河三角洲地区农业节水分区与适宜节水模式
更多相关文章: 黄河三角洲 节水农业 分区指标 地理信息系统
【摘要】:农业节水分区是发展节水农业的基础工作,是区域农业节水规划制定和实施的重要依据。以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的东营市作为研究区域,选取行政区划、降雨、土壤类型、农业种植结构、地下水矿化度、河流水系分布等农业节水分区指标,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结合地统计学的分区方法,将东营市农业节水区划分为5大类型区,并针对各类型区特点提出了适宜农业节水措施与发展模式,用于指导农业灌溉和生产。对实现该地区水资源的高效可持续利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单位】: 济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山东省滨州市韩墩引黄灌溉管理局;
【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4EEQ020) 山东省级水利科研与技术推广项目(SDSLKY201306,SDSLKY201502)
【分类号】:S274
【正文快照】: 近年来,黄河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但是自黄河流域实现水量统一调度以来,黄河来水量有所减少,区域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1]。一方面,农业作为用水大户与其他行业用水之间的矛盾加剧,影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该区农业灌溉多采用大水漫灌,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45左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勇;白银市农业节水现状与对策浅析[J];节水灌溉;2004年06期
2 张弘帅;王满;;阿城市农业节水历程与展望[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6年11期
3 杨春红;凌志东;;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益产生机理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9期
4 赵春华;;我国农业节水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业与技术;2008年05期
5 杨天忠;;山西省发展农业节水的对策思考[J];山西科技;2008年06期
6 ;农业节水 科技先行[J];山西农业(致富科技);2008年12期
7 张廷君;张玲玲;;发展我国农业节水保障体系的对策浅析[J];民营科技;2009年07期
8 ;“农业节水科技奖”获准成立[J];水利科技;2009年04期
9 虎海波;范红梅;呼正明;;攀枝花市农业节水发展思考[J];攀枝花科技与信息;2009年04期
10 ;创新农业节水 转变发展方式[J];北京水务;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继富;高占义;张忠法;;全面推进我国农业节水发展的战略对策和措施[A];中国水利学会首届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3年
2 康绍忠;;农业节水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领域发展态势及重大科技问题[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王新;张江辉;安德祥;李晓萍;;浅谈新疆农业节水科研重点与思路[A];人水和谐及新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国科协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冯浩;;河南省农业节水发展现状与对策[A];现代节水高效农业与生态灌区建设(上)[C];2010年
5 李远华;;21世纪初期中国农业节水的战略思考[A];中国水利学会首届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3年
6 赵竞成;吴玉芹;;论农业节水的战略地位[A];建设节水型社会与现代节水技术论文及有关材料选编集[C];2004年
7 康绍忠;许迪;;我国现代农业节水高新技术发展战略的思考[A];建设节水型社会与现代节水技术论文及有关材料选编集[C];2004年
8 李远华;倪文进;张玉欣;;21世纪初期我国农业节水的目标与任务[A];建设节水型社会与现代节水技术论文及有关材料选编集[C];2004年
9 孙文中;陈平货;卢工义;;农业节水面面观[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河南省第四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10 吴文勇;刘洪禄;郝仲勇;;北京市农业节水发展的回顾与展望[A];中国水利学会第二届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吉玉高 王铭;江苏农业节水省地省工省钱[N];中国水利报;2003年
2 全国政协委员、水利部原副部长、中国农业节水与农村供水技术协会会长 翟浩辉;中国农业节水与国家粮食安全[N];中国水利报;2009年
3 记者 李丽云;农业节水专家汇聚哈尔滨交流经验[N];科技日报;2010年
4 酒泉市水务局党组书记 局长 李耀;大力发展农业节水 保障可持续发展[N];酒泉日报;2010年
5 记者 付超;四方联手构建农业节水成果转化平台[N];新疆科技报(汉);2011年
6 记者 杨新才;哈密建立农业节水补偿机制[N];新疆日报(汉);2011年
7 记者 马英珍;地区着力推进农业节水转型升级[N];吐鲁番日报(汉);2011年
8 记者 杨峻发;农业节水让工业实现快速发展[N];吐鲁番日报(汉);2012年
9 ;国家农业节水纲要(2012-2020年)[N];中国水利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 赵建军;靠什么撬动农业节水[N];山西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全新;西北农业节水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淑媛;农业节水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估方法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2 刘佳嘉;河北省农业节水对策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0年
3 李成军;潍坊市农业节水的战略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4 张建国;山西农业节水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5 张自军;宁夏农业节水机制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2年
6 李进凯;山东省节水灌溉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7 蔡琼;宁波市农业节水技术模式选择[D];宁波大学;2013年
8 卢文峰;农业节水效益评价指标的研究与应用[D];长江科学院;2015年
9 任梅芳;基于节水技术推广的农业节水水价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10 杨颖;通辽市科尔沁区农业节水潜力分析[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397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1239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