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域协调发展的多水源复杂系统优化配置
本文关键词:基于区域协调发展的多水源复杂系统优化配置 出处:《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多水源复杂系统 协调优化配置 多目标模型 协调度
【摘要】:目的构建水资源协调优化配置在多水源复杂系统下的多目标模型,以解决多水源供水系统优化问题.方法通过构建区域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利用和水环境质量改善之间的协调度,结合效益系数及费用系数计算作为约束,借以完善水资源协调优化配置模型.结果利用水资源协调优化配置模型,完成了对凌源市近期规划水平年(2015年)及远期划水平年(2020年)的协调优化配置.结论协调度概念的引入使得协调优化配置兼顾了经济发展的效率和效益,得出的水资源调配方案符合可持续发展内涵.
[Abstract]:Objective to construct a multi-objective model for optimal alloc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 complex multi-source systems. In order to solve the optimization problem of multi-source water supply system, the coordination degree betwee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 and water environmental quality improvement was constructed, and the calculation of benefit coefficient and cost coefficient was used as the constraint. In order to perfect the optimal allocation model of water resources, the optimal allocation model of water resources coordination is used. Completed the Lingyuan City recent planning level year (2015) and long-term planning level year (2020). Conclusion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concept of coordination degree makes coordinated optimal allocation take into account the efficiency and benefi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water resources allocation scheme is in line with the connota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沈阳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辽宁省沈阳水文局;沈阳建筑大学图书馆;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2190)
【分类号】:TV213.4
【正文快照】: 随着社会发展对水依赖程度的不断加深,水资源的开发、治理、利用与保护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如何突破水资源短缺对城市发展的桎梏,解决对有限的水资源进行有效分配,使其在促进生态与社会经济和谐发展中发挥最大效益,已经变得非常重要和迫切[1].目前,主要采用构建水资源优化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赵勇;裴源生;王建华;;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进展[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9年03期
2 裴源生;赵勇;张金萍;;广义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Ⅰ)——理论[J];水利学报;2007年01期
3 余建星;蒋旭光;练继建;;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综合评价的模糊熵模型[J];水利学报;2009年06期
4 张玲;徐宗学;张志果;;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水资源优化配置[J];水文;2009年03期
5 潘俊;刘洋;常玉辉;陆星宇;;下辽河平原南部第三系含水层咸水入侵的调控[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yN茗;徐婧;康静雯;付湘雯;黄河;张卫华;;作物非充分灌溉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9期
2 王彦梅;;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多目标模型分析[J];德州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3 岳卫峰;贾书惠;庞博;;水资源联合运用耦合管理模型研究进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5期
4 朱慧杰;刘雪平;王红强;;基于系统论的河南省加强水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研究[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5 欧阳海滨;高立群;郭丽;孔祥勇;;混沌反向学习和声搜索算法[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9期
6 胡习邦;;湖库型饮用水源地环境健康风险及不确定性分析[J];广东化工;2013年24期
7 李桥兴;王乃昂;吴妤;;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可拓策略研究——以西北某区为例[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8 宁智;;辽宁东南部部寒武系张夏组岩石及沉积特征[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5期
9 郭永丽;滕彦国;王威;;不确定性过程模拟的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J];地球科学进展;2012年S1期
10 袁希慧;王菲凤;张江山;;基于区间数的饮用水源地水环境健康风险模糊评价[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马贞立;李臣明;徐立中;;跨流域调水管理多Agent仿真环境模型[A];2007重大水利水电科技前沿院士论坛暨首届中国水利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陈雪松;;浅谈水资源的合理配置[A];重庆市水利学会“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水资源 服务城乡发展”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雄师;讨赖河流域水资源演变及其合理配置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邓履翔;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王学厚;群体智能优化的计算模式和方法研究与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2011年
4 孙建华;供水设施的区域共享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5 魏丹;我国粮食生产资源要素优化配置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6 吴英杰;锡林浩特市多水源综合利用及合理配置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7 侯景伟;ACA与RS、GIS耦合的水资源空间优化配置[D];河南大学;2012年
8 吕孙云;基于断面控制的汉江流域水资源多目标调配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9 冯保清;我国不同尺度灌溉用水效率评价与管理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3年
10 刘浩杰;基于优化配置方法的能力模型及其信息系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莉;疏勒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2 刘雷雷;大连市水资源承载力分析及优化配置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芳;基于WRMM模型的玛纳斯河灌区水资源管理模型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1年
4 苏杨;基于蚁群算法的环境经济负荷分配问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史银军;基于水资源转化模拟的内陆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6 黄良龙;南疆地区公路选线关键指标分析及路线方案综合优选模型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7 李彦红;基于供需平衡的济宁市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8 陈冬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9 刘X;含锰与有机物浅层潜水处理技术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2年
10 吕彤;区域水资源供需分析及合理利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青松;杨超;董君成;王冀川;;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南疆区域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4期
2 龙爱华,徐中民,张志强,王劲峰,苏志勇;基于边际效益的水资源空间动态优化配置研究——以黑河流域张掖地区为例[J];冰川冻土;2002年04期
3 贺丽媛;夏军;张利平;;水资源需求预测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7年01期
4 付贵军;李伯森;王兵;;明化镇组咸水体运移模拟及防治技术[J];东北水利水电;2009年05期
5 吴泉源,孟凡海;龙口市水资源优化调度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J];地理科学;2002年05期
6 王国利;梁国华;聂相田;;基于单位脉冲-海水入侵响应矩阵的地下水管理模型及应用[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7 赵建世,王忠静,翁文斌;水资源复杂适应配置系统的理论与模型[J];地理学报;2002年06期
8 高尚;杨静宇;;可靠性优化的一种新的算法[J];工程设计学报;2006年02期
9 邢贞相,付强,孙兵;实码加速遗传算法在天然河道水面线计算中的应用[J];灌溉排水学报;2003年05期
10 吴泽宁,索丽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进展[J];灌溉排水学报;200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晓磊;一种新型的智能优化方法-人工鱼群算法[D];浙江大学;2003年
2 王济干;区域水资源配置及水资源系统的和谐性研究[D];河海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赖明华;灌区生态需水及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莹莹;孟令辉;耿英杰;魏森;;山东省3E系统协调度评价模型研究[J];理论观察;2013年08期
2 厍向阳,李同升;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结构及协调度分析[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2期
3 肖燕;刘凌;;流域复合系统协调度的评价方法研究[J];水电能源科学;2009年03期
4 张萍;严以新;;港口与城市协调发展的评价模型及其应用[J];港工技术;2006年04期
5 李德琪;;高速公路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理论探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9年02期
6 易小兵;王小军;黄锦林;;区域水利-社会经济协调度评价与综合水平空间差异分析[J];节水灌溉;2013年04期
7 冯金丽;;柳州市能源-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度的综合评价[J];企业技术开发;2010年13期
8 幸晴晴;郭存芝;;我国能源、经济与环境的新3E系统协调度实证分析[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9 傅文;;山区高速公路线形安全协调度评价[J];公路交通技术;2014年02期
10 张璨琳;;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深圳市房地产供求协调度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2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车晓翠;;基于协调度的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实证研究[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2 王治安;万继峰;;会计准则国际协调度测量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3 孙磊;;以“政府间协调度”替代“企业满意度”考核指标的分析[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徐建刚;郭月婷;;江苏省淮河流域社会经济与水环境协调度研究[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孙燕红;胡星;潘兆宇;张成智;田高平;;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湖南省人口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度研究[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 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4年
6 曾福生;吴雄周;;城乡发展协调度动态评价——以湖南省为例[A];加大城乡统筹力度 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C];2010年
7 陈忠;金纬;严宇骊;;系统协调的类型与测度[A];Systems Engineering, Systems Science and Complexity Research--Proceeding of 11th Annual Conference of Systems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C];2000年
8 王燕军;;陕西省能源、环境与经济关系的实证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雷仲敏;邓玉勇;刘志亭;邱立新;孙福平;王小兵;李长胜;;中国区域能源-经济-环境协调发展评价及能源结构优化选择[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10 刘湘源;李小玲;陈瑛;;基于PSR模型的土地利用协调度评价系统设计[A];广西计算机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记者 毕玉才;李卫宁代表:发展协调度提高[N];光明日报;2010年
2 见习记者 王德鹏 实习生 梁晓彤;市政协调度对接央企任务[N];德州日报;2013年
3 何晔 王方民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农村地区公共服务的结构协调度较差[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汪极;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科学内涵[N];中国工业报;2007年
5 记者 罗静雯;课题实现全国“三个首创”[N];重庆日报;2008年
6 本报评论员;努力建设“两个适宜”城市[N];中山日报;2005年
7 ;创立中国科学发展的新模式[N];解放日报;2006年
8 宁夏社会科学院理论研究中心 执笔:王林伶;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分类指导建议[N];宁夏日报;2012年
9 ;绍兴:魅力四射的历史文化名城[N];经济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唐红涛;中国城乡商品市场协调发展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唐长春;生态足迹视角下的保护区生态—经济协调度评估[D];兰州大学;2012年
2 乔彦;基于模糊综合因素评价法的区域土地与高速公路协调度评价[D];长沙理工大学;2013年
3 杨保华;江西省能源、经济与环境耦合协调关系的计量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4 刘思萌;河北省人口—耕地—粮食系统协调性评价及其调控[D];云南财经大学;2014年
5 杨冬艳;贵州省能源消费、环境污染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D];贵州财经学院;2011年
6 曲丹婷;民族八省区城镇化、产业化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定量分析及趋势预测[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7 周吉;中部六省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估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3年
8 赵莉;定西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与对策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663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1366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