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基于引力模型的山东省城市经济联系格局演变

发布时间:2018-01-04 08:08

  本文关键词:基于引力模型的山东省城市经济联系格局演变 出处:《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年S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引力模型 城市经济联系和隶属度 山东省


【摘要】:城市之间经济联系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采用区域间相互作用的引力模型,选取2002、2007和2012年的就业人口数、GDP以及山东省主要城镇公路里程等数据,对山东省17城市的经济联系量、城市间经济联系隶属度进行测算。本文的研究结论包括:山东省各主要城市间的经济联系量绝对量保持增长;各城市的占总体比重隶属度结构在2002-2007年存在较大变化,2007-2012年基本不变。济南、淄博、威海等城市比重下降,与其他城市联系总体有所减弱;菏泽、济宁、聊城、临沂比重上升;主要形成"济南-泰安、淄博-济南-东营-潍坊;烟台-威海市;枣庄-临沂市"三大经济联系紧密带的格局。从山东省总体空间范围来看,中、北部城市间联系紧密,而西部和沿海城市之间联系较弱。本文最后对山东省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提出了相关启示建议。
[Abstract]:The economic link between the city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content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paper uses the gravity model of interaction between regions, the number of employment selection in 20022007 and 2012, GDP, Shandong province urban highway mileage data, the economic contact of Shandong province 17 city, city economic relation between the membership degree are calculated. The conclusion of this the research includes: economic contact of the main city in Shandong province between the absolute amount of growth; the overall proportion of the city's membership structure has changed greatly in 2002-2007 years, 2007-2012 years basically unchanged. Ji'nan, Zibo, Weihai and other city decline, weakened and other city of Heze, Jining, overall contact; Liaocheng Linyi increased; the main form of "Ji'nan - Tai'an, Zibo - Ji'nan - Dongying - Weifang - Yantai; Weihai city; Zaozhuang - Linyi city" three big economic ties with the pattern from Shandong. The overall spatial scope of the provinc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northern cities, while the links between the West and the coastal cities are relatively weak. Finall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inspiring suggestions for the new urbanization strategy and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of Shandong.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
【基金】: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热点课题(编号:2014-GR-40)
【分类号】:F127
【正文快照】: 1文献综述城市间的相互经济联系分析是区域经济学的焦点领域之一。随着区域经济的深入发展,城市经济联系将趋于紧密和复杂。经济联系是指地区之间、地区内部、城镇之间、农村之间以及城乡之间在原料、材料及工农业产品的交换活动和技术经济上的相互联系[1]。区域经济联系的产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王德忠,庄仁兴;区域经济联系定量分析初探——以上海与苏锡常地区经济联系为例[J];地理科学;1996年01期

2 李春芬;区际联系──区域地理学的近期前沿[J];地理学报;1995年06期

3 陈彦光,刘继生;基于引力模型的城市空间互相关和功率谱分析——引力模型的理论证明、函数推广及应用实例[J];地理研究;2002年06期

4 苗长虹;王海江;;河南省城市的经济联系方向与强度——兼论中原城市群的形成与对外联系[J];地理研究;2006年02期

5 代合治;山东省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1年03期

6 李国平,王立明,杨开忠;深圳与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联系的测度及分析[J];经济地理;2001年01期

7 郑国,赵群毅;城市经济区与山东省区域经济空间组织研究[J];经济地理;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恩广;张明斗;;成渝经济区主要城市间经济联系方向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0期

2 陈彦光;;空间相互作用模型的形式、量纲和局域性问题探讨[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3 许春晓,董明辉;旅游业空间结构理论研究概况及近期动向[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4 马腾;;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研究探讨——以河南省漯河市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12期

5 刘承良;田颖;梁滨;;武汉城市圈产业经济的系统性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01期

6 向云波;彭秀芬;徐长乐;;上海与长江经济带经济联系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06期

7 吴国清;;上海都市旅游与长三角区域旅游的互动响应[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07期

8 钟海燕;赵小敏;黄宏胜;;环鄱阳湖区32城市的等级结构与空间关联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10期

9 林明水;谢红彬;;基于经济联系强度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空间格局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07期

10 江进德;赵雪雁;张方圆;;安徽省合肥和芜湖市对外经济联系量与地缘经济关系匹配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立;郝晋珉;周宁;王丽敏;郭德吉;;黄淮海平原村庄空间结构优化—以河北省曲周县为例[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覃成林;吕化霞;;山东经济空间分异型式及其成因研究[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1卷第2期)[C];2008年

3 刘静玉;王发曾;苏朝阳;赵建吉;吕金嵘;高燕哺;乔家君;夏保林;刘晓丽;方创琳;;第七章 微观尺度的中原城市群整合[A];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研究[C];2008年

4 沈正平;简晓彬;施同兵;;产业联动与区域经济竞争力提升[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周一星;张莉;;改革开放条件下中国大陆的城市经济区[A];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两岸四地城市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2年

6 蔡迪花;王润元;郭铌;张小文;;民勤县春小麦NDVI对气候变化的响应[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干旱与减灾——第六届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学术研讨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7 贺晓冬;;城市不同下垫面小气候特征对比研究[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7城市气象精细预报与服务[C];2011年

8 刘承良;;武汉都市圈城镇体系空间分形与组织[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9 李勇;李磊;赵猛;;基于GIS的青岛市可达性分析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空间格局影响研究——以环胶州湾跨海大桥建设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化与区域规划研究)[C];2012年

10 汤鹏飞;;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城市经济联系测度与分析[A];《中国区域经济》2012年第6期(总第21期)[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劲松;跨越式发展视角下的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2 萧一啸;中部地区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侯兵;南京都市圈文化旅游空间整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钟业喜;基于可达性的江苏省城市空间格局演变定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余沛;中原城市群空间联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6 黄馨;哈大城市走廊演变机理与功能优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陶卫宁;历史时期陕南汉江走廊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8 俞勇军;赣江流域空间结构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王建伟;空间运输联系与运输通道系统合理配置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10 屠高;东部沿海发达省份欠发达区域发展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昕;区域性核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马轶秋;基于公路网络的城市腹地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周小洁;基于EI的城镇绿地系统规划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4 朱正龙;汉长昌三大城市群空间结构比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修志;山东省城市体系济—青双核结构空间关系演变及其影响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6 曹玮玮;福建省城市经济影响区与区域经济空间组织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贺晓丽;河南省区域经济空间极化格局分析及协调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张天悦;试论交通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中的助推作用[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徐向玲;保税港区向自由贸易港区转型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10 苏海宽;济南都市圈空间组织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一星;主要经济联系方向论[J];城市规划;1998年02期

2 王德忠,庄仁兴;区域经济联系定量分析初探——以上海与苏锡常地区经济联系为例[J];地理科学;1996年01期

3 刘继生,陈彦光;分形城市引力模型的一般形式和应用方法——关于城市体系空间作用的引力理论探讨[J];地理科学;2000年06期

4 虞蔚;我国重要城市间信息作用的系统分析[J];地理学报;1988年02期

5 姚士谋,王德,叶枫;厦门经济特区经济辐射功能与发展趋势[J];地理学报;1989年02期

6 周一星,张莉;改革开放条件下的中国城市经济区[J];地理学报;2003年02期

7 李春芬;区际联系──区域地理学的近期前沿[J];地理学报;1995年06期

8 王黎明,毛汉英;我国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定量研究[J];地理研究;2000年02期

9 周一星,胡智勇;从航空运输看中国城市体系的空间网络结构[J];地理研究;2002年03期

10 陈彦光,刘继生;基于引力模型的城市空间互相关和功率谱分析——引力模型的理论证明、函数推广及应用实例[J];地理研究;2002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志钢;王庆皓;;基于引力模型的江西地市与周边省市经济联系研究[J];金融与经济;2014年07期

2 王静;;CEPA框架下香港对内地直接投资的引力模型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12年07期

3 孙宇;;引力模型对区域经济合作伙伴贸易潜力的测度[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4 李建;邹红;;确立增长极的“引力模型”实现途径研究——以川南城市群为例[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10期

5 韩金红;;东亚区域内最终产品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面板数据的引力模型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3年02期

6 黄晴宇;;边境效应相关研究及其最新发展[J];中国外资;2011年24期

7 饶华;朱延福;;效率寻求视角下中国对东盟国家直接投资研究——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J];亚太经济;2013年06期

8 傅为忠;王灿;林多;;基于引力模型和熵值法的技术创新扩散强度评价研究[J];情报杂志;2012年07期

9 曹慧平;陈清萍;;环境要素约束下H-O模型的理论与实证检验[J];国际贸易问题;2011年11期

10 张严玲;陈晓华;;基于引力模型的合肥经济圈空间结构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余淼杰;;发展中国家间的民主进步能促进其双边贸易吗——基于引力模型的一个实证研究[A];经济学(季刊)第7卷第4期[C];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孟洁;基于引力模型的辽宁省利用FDI实证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2年

2 陈军红;基于引力模型的江西省各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3 杨青;外交关系对双边贸易的影响[D];外交学院;2014年



本文编号:13777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13777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6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