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和田—若羌绿洲带时空演变规律及浅层地下水分布浅析

发布时间:2018-01-09 03:19

  本文关键词:和田—若羌绿洲带时空演变规律及浅层地下水分布浅析 出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绿洲 Landsat 土地利用 地表蒸散 转移矩阵 浅层地下水


【摘要】:干旱区绿洲规模直接影响着绿洲的稳定性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近年来,人类活动越来越成为影响绿洲演变的重要因素。研究绿洲空间演变的方向及规律,对促进绿洲的可持续发展及防治荒漠化均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Landsat卫星系列影像统计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数据,通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及退缩度和扩张度模型,分别从各地类和整体的角度分析绿洲空间演变规律。基于Landsat三期影像提取植被覆盖率揭示土地荒漠化演变特征。基于多源数据,选取相关因子构建赋水可能性模型分析浅层地下水分布的可能性大小。结果显示:(1)耕地、林草地、建筑用地及盐渍化面积呈增加趋势,戈壁、沙地的面积呈下降趋势;(2)分区转移矩阵反映了各绿洲与其它地类的转化关系,总体而言1985-2005年间未发生转化的绿洲面积为5548.06 Km2,扩张的绿洲面积为2564 Km2,退化的绿洲面积为659 Km2。2005-2015年间未发生转化的绿洲面积为6143.53 Km2,扩张的绿洲面积为2049.24 Km2,而退化的绿洲面积达到了1741.26Km2;(3)1985-2005年间,绿洲的扩张主要分布在民丰县至奥依牙依拉克乡之间的局部地区以及且末县境内车尔臣河流域,退缩主要出现在若羌县以西及其东北部地下水埋深较浅的地区。2005-2015年间,绿洲的扩张主要分布在且末县以西,而退缩在全区均有分布,主要是转化为了建筑用地;(4)重度荒漠化面积呈减小趋势,中度荒漠化面积呈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而轻度荒漠化和非荒漠化面积均呈增加趋势;(5)耕地日均蒸散量最高,和田绿洲地区2015年的蒸散量可以达到2000mm,于田、民丰、且末、若羌等地区耕地的蒸散量也较高,年蒸散量在1000--2000mm之间变化,河流的蒸发量也较高;相比而言,沙地戈壁的蒸散量最小,近于0;(6)耕地及河流附近赋水可能性较高,而赋水性较差的地区多分布在山前,具体主要分布在策勒至于田靠近山前一带、且末县以西地区及以东至三十六团场靠近山前地区。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multi - source data , there is a tendenc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oasis to be sustainable and to prevent desertification . In the period of 2005 - 2015 , the area of oasis is about 5548.06 Km2 , and the area of the degraded oasis is about 2,49.24 Km2 . It is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area near the mountain area near the hills , and the west area and the east to the thirty - six leagues near the mountain area .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P641.6;P90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申元村,汪久文,伍光和;中国绿洲及其可持续发展建设[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2年01期

2 黄佛君;张永明;金海龙;;绿洲的形成、发展与转型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年09期

3 刘甲金;;论干旱地区的生产综合体——绿洲经济[J];生态经济;1987年05期

4 刘甲金;;论干旱地区的生产综合体——绿洲经济(续)[J];生态经济;1987年06期

5 黄盛璋;论绿洲研究与绿洲学[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0年02期

6 汪久文;论绿洲、绿洲化过程与绿洲建设[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5年03期

7 韩德麟;关于绿洲若干问题的认识[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5年03期

8 侯平,李虎,,潘存德;试论绿洲的可持续发展[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5年04期

9 ;现代绿洲经济体系研究[J];地理研究;1996年02期

10 夏训诚,樊自立;干旱区研究上的一本好书—“中国绿洲”评述[J];干旱区地理;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韩艳;何清;;绿洲与荒漠过渡带气候特征对比分析——以轮台绿洲为例[A];《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建设》论文集[C];2006年

2 麻霞;;绿洲经济与生态建设[A];第五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聂小青;张小雷;雷军;董雯;;新疆伽师绿洲经济可持续发展空间模式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阿布都热合曼·哈力克;卞正富;瓦哈甫·哈力克;;且末绿洲生态安全与生态补偿长效机制研究[A];第二届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与政策设计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程维明;周成虎;李建新;;天山北麓50年绿洲扩张与生态环境变化[A];土地覆被变化及其环境效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6 时宜;;发展吐鲁番地区农科教育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A];2006中国科协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专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科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学部主任、中科院兰州分院院长 程国栋;绿洲论坛开幕词[N];张掖日报;2010年

2 记者 康宁 实习生 张亦鸣;第二届绿洲论坛举行新闻发布会[N];张掖日报;2011年

3 熊聪茹 陈菲;绿洲在延伸[N];中国民族报;2005年

4 记者 康宁 实习生 张亦鸣;《绿洲论坛》网站开通[N];张掖日报;2011年

5 记者 刘泽;第二届绿洲论坛代表考察我市绿洲经济[N];张掖日报;2011年

6 记者 武开义;第二届绿洲论坛在我市隆重开幕[N];张掖日报;2011年

7 记者 武开义;第三届绿洲论坛闭幕[N];张掖日报;2012年

8 ;生态可持续 绿洲更和谐[N];张掖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阎仲 武开义;开启绿洲可持续发展新模式[N];张掖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陈露;高端智慧的交锋先进思想的“盛宴”[N];张掖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周跃志;绿洲稳定、高效与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以新疆阜康为例[D];新疆大学;2004年

2 蒙永胜;新疆绿洲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分析[D];新疆大学;2004年

3 阿布都热合曼·哈力克;新疆且末绿洲适度规模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4 董智;乌兰布和沙漠绿洲农田沙害及其控制机理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4年

5 王水献;开孔河流域绿洲水土资源开发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大康;和田—若羌绿洲带时空演变规律及浅层地下水分布浅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年

2 雍国正;近42年来银川平原绿洲时空变化特征[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3 卫娇娇;基于遥感的甘肃河西地区绿洲分布提取及时空变化分析[D];兰州大学;2016年

4 关靖云;克里雅绿洲人居环境适宜性时空演变分析[D];新疆大学;2016年

5 姚一平;基于绿洲自组织与他组织的绿洲适宜规模研究[D];新疆大学;2016年

6 杨卫红;玛纳斯河流域绿洲经济—生态景观空间分异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6年

7 布佐热·艾海提;历史时期以来且末绿洲动态演变过程[D];新疆大学;2011年

8 约日古丽卡斯木;且末绿洲时空变化过程及其环境效应研究[D];新疆大学;2012年

9 辛江;绿洲荒漠转变机制的研究[D];新疆大学;2006年

10 王农;地下水过量开采对绿洲水文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3998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13998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6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