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基于规模扩张与交易成本冲突的经济区划理论分析框架

发布时间:2018-01-20 22:46

  本文关键词: 经济区 分析框架 规模扩张 交易成本 出处:《经济问题探索》2015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关注目前中国经济区划生态时发现,由地方政府主导的经济区划活动,已经逐渐演化成各地方政府通过政策博弈的竞争方式申报级别更高、规模更大的经济区来争取更多经济资源和政策支持的区划乱象,文章针对这一现象进行理论分析后认为,目前指导中国经济区划活动的理论依据由于过分强调经济区划所引发的经济增长和忽视交易成本,致使经济区划理论的分析框架失去了"均衡"的约束,这也是导致中国经济区划乱象理论缺位的主要原因。而引入规模扩张与交易成本冲突的经济区划理论分析框架,可以建立起经济区适度规模发展的均衡条件,希望以此进入经济区划的决策系统,指导决策者做出合理的区划决策。
[Abstract]:When we pay attention to the current economic regionalization and ecology in China, we find that the economic regionalization activities led by local governments have gradually evolved into a higher level of local governments applying for competition through policy game. The larger economic zone to fight for more economic resources and policy support of the regional chaos, this paper analyzes this phenomenon after theoretical analysis. At present,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guiding the economic regionalization activities in China has lost the "equilibrium" constraint due to the excessive emphasis on the economic growth caused by the economic regionalization and the neglect of transaction costs, as a result of which the analytical framework of the economic regionalization theory has lost its "equilibrium" constraint. This is also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absence of the theory of economic regionalization disorder in China,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framework of economic regionalization based on scale expansion and transaction cost conflict can establish the equilibrium conditions for the moderate scal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zones. It is hoped that the decision system of economic regionalization can be used to guide the decision makers to make rational regionalization decisions.
【作者单位】: 兰州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开发与政策创新研究》(10BGL034)
【分类号】:F1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随着区域分工合作的不断深化,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世界经济增长显著但又不均衡,这种经济增长的不均衡性主要取决于不同国家和地区所选择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更快经济增长的地区往往归功于决策者选择了更为科学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实际上,区域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小富;张协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1年02期

2 梁邦海;严汉平;李冀;;西部三大经济区城市经济增长收敛性研究[J];城市问题;2013年01期

3 叶飞文;;中国经济区综合竞争实力比较研究[J];发展研究;2010年03期

4 段七零;毛建明;;基于引力模型与0-1规划模型的省域经济区划——以江苏省为例[J];经济地理;2011年08期

5 陈健生;李文宇;;产业集聚、本地市场效应与区域发展——以成都经济区为例[J];经济学家;2012年02期

6 肖涛;张宗益;呙小明;;八大经济区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12年04期

7 车冰清;朱传耿;杜艳;沈正平;;淮海经济区城市空间影响范围与城市经济区划分[J];人文地理;2010年05期

8 邹筱乐;从经济区划理论看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合理性[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12期

9 任建兰;常军;张晓青;张宝雷;王成新;张伟;;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3年01期

10 刘世庆;齐天乐;;嘉陵江流域:构建成渝经济区北部新兴经济带和增长极[J];软科学;2012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爱华;谢正观;;加权Voronoi图在城镇经济区划分中的应用——以十堰市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1年04期

2 沈惊宏;陆玉麒;靳诚;柯文前;牛品一;;区域旅游经济影响力的空间格局分析——以安徽省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2年04期

3 陈隆文;;论中原经济区的范围、定位及作用[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4 赵培红;;城市承载力研究评述[J];城市;2012年09期

5 彭舜磊;李鹏;楚纯洁;;近30年河南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典型相关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24期

6 尹君;范辰乾;;2000年以来甘肃省城市经济影响区空间格局演变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年04期

7 袁辉凤;柳德江;何东霞;付美艳;;滇中城市群综合承载力评价与对策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年08期

8 孙东琪;张京祥;胡毅;周亮;于正松;;基于产业空间联系的“大都市阴影区”形成机制解析——长三角城市群与京津冀城市群的比较研究[J];地理科学;2013年09期

9 谢磊;李景保;何仁伟;赵中花;史文涛;;环长株潭城市群区域经济时空差异演变[J];城市问题;2013年11期

10 盛科荣;孙威;;基于理论模型与美国经验证据的城市增长序贯模式[J];地理学报;2013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曾安庆;;图书馆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服务的思考[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龚高健;张燕清;;在福建跨越发展中做大做强临港产业的策略分析[A];海洋文化与福建发展[C];2011年

3 王伟;曾俊雅;;1980年以来中国区域经济空间格局演变研究[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 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晓辉;城市化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2 司传宁;本地市场效应与产业空间结构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3 姜博;交通行业信息化发展测评及对经济增长贡献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4 孙玲;区域金融差异内在形成机制和影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5 沈惊宏;改革开放以来泛长江三角洲空间结构演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6 王得新;专业化分工与都市圈形成演进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7 马明;网络基础设施与区域创新能力差异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8 周亚雄;基础设施、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差距的关系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9 刘建朝;京津冀城市群产业优化与城市进化协调发展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3年

10 何文;我国城乡结构与城镇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洪星;海峡西岸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政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2 明星;中部地区增长极网络化发展模式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1年

3 杨秀婷;黑龙江省重点开发功能区城市综合承载力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潘婷婷;Citistate理论在中国区域经济管理体制中的运用[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5 王信文;乡土地理的教育实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6 熊美兰;关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哲学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7 徐昌瑜;基于引力模型的城市郊区城镇土地利用增长及其空间耦合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8 惠利娟;中国三大城市群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9 王旭辉;特大城市多中心空间结构经济绩效的理论探讨与实证检验[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10 顾宇;羊范工业集聚区发展战略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智颖飙;王再岚;邓先德;韩雪;张纪卯;李静敏;杨淑宝;;基于地球生态负债的区域生态承载力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2 李明昌;张光玉;司琦;梁书秀;孙昭晨;;区域综合承载力的多子系统非线性集对耦合评价[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12期

3 黄元斌;;嘉陵江流域产业发展的梯度性探析[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罗君;白永平;;嘉陵江流域经济空间分异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04期

5 段七零;;基于断裂点理论的南京经济腹地界定及层次划分[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08期

6 陈健生;李文宇;;本地市场效应及其对邻近省区的影响——基于中国省份生产数据的验证[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09期

7 王雅戈,王艳,郝建华;江苏和甘肃经济发展与大气环境保护状况比较分析[J];城市问题;2003年06期

8 韩燕;聂华林;;我国城市化水平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实证研究[J];城市问题;2012年04期

9 王德,郭洁;沪宁杭地区城市影响腹地的划分及其动态变化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2003年06期

10 罗放;;试论城市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城乡建设;2007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琳;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区域承载力综合预测与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曾敏;环渤海地区区域承载力时空评价与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四保;试论经济区划的现实意义及其发展[J];经济地理;2001年06期

2 郑辉 ,林宏兰 ,邵正嘉 ,李早勇;西部开发的经济区划思想论证[J];统计与决策;2002年08期

3 唐彬;;初探全国经济区划[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4 姜玲;杨开忠;;日本都市圈经济区划及对中国的启示[J];亚太经济;2007年02期

5 姜玲;杨开忠;;中国标准经济区划分方法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06期

6 唐彬;覃秉金;;初探广西经济区划[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7 谢士强;林存银;;我国宏观经济区划的实证构想[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8 王丽;;论国外生态经济区划思想演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年21期

9 石惠春;王科明;周伟;肖洪浪;段争虎;;生态经济区划理论与方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6期

10 杨开忠;姜玲;;中国经济区划转型与前沿课题[J];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戴德艺;曾令锋;;百色市县域经济区划初步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2 崔俊辉;;河北省环首都经济圈经济区划探讨[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林文棣;;西部大开发地域的生态-经济区划探讨[A];西部大开发,建设绿色家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崔俊辉;丁小燕;;河北环首都经济圈经济区划与发展[A];2012京津冀晋蒙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一玲 中国经营报记者 王 晶;“新东部”构想:把海洋纳入国家经济区划[N];中国海洋报;2005年

2 王晶;“新东部”:中国宏观经济区划新视野[N];中国经营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刘家伟 整理;变行政区划为经济区划[N];辽宁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胡振;经济区划,加快发展的大舞台[N];浙江日报;2003年

5 肖经栋;经济区划的花样颠覆[N];中国经营报;2004年

6 张向冰;认清海洋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N];中国海洋报;2004年

7 际文;守护蓝色的海洋[N];法制日报;2005年

8 见习记者 王永刚;建议政府制定衰退产业补偿机制[N];东莞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张爱正;两会话环保:代表委员声音[N];中国贸易报;2013年

10 杜平;区域经济:如何才能协调发展 [N];经济日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蔡丽;吉林省经济区划的理论和方法[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陈汝影;中国标准经济区划的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3 杨宇;大连市乡镇生态经济区划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常雪飞;经济区划理论及方法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2年

5 王丽;生态经济区划理论与实践初步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6 赵晶;基于聚类算法的经济区划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宁志红;基于网格技术的生态经济区划[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496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14496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d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