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专业合作社异化倾向及原因剖析——基于甘肃的265个样本
本文关键词: 异化倾向 农民专业合作社 原因 出处:《农业经济》2015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促进我国农村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持久动力,但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由于其所在地区经济发展程度、政府权力集中程度以及农民承担风险能力弱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在运行中出现了一系列背离其建立初衷的异化行为,本研究以甘肃省26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样本,运用调查数据,从章程、生发主体、管理和利益分配四个方面分析了甘肃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异化现象,并认为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资源的稀缺性以及生发主体身份模糊,合作社法人及成员身份的不明确是甘肃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异化现象存在的根本原因。
[Abstract]:Farmers' specialized cooperative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to improve farmers' income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It is also a lasting driving force to promote the sustained and st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regional economy in China. Due to the degre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concentration of government power and the weak ability of farmers to bear risks, the farmers'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are affected by many factors. As a result of the operation of a series of alienation behavior that deviates from its original intention, this study takes 265 farmers'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in Gansu Province as samples, using survey data, from the articles of association, germinal subje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lienation phenomenon of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 of farmers in Gansu province from four aspects of management and benefit distribution, and thinks that pursuing the maximization of economic benefits, the scarcity of resources and the identity of germinal subject are vague. The unclear identity of legal persons and members of cooperatives is the fundamental reason for the alienation of farmers'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s in Gansu Province.
【作者单位】: 甘肃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规划基金)《欠发达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成长中的寻租行为;异化倾向与调适策略研究》(12YJA790098) 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生态文明视域下甘肃特色农业转型升级的界面障碍与突破路径选择研究》
【分类号】:F321.42
【正文快照】: 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新型的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在推动农村地区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为成员提供基本的生产、生活所需的服务,提高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上都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呈现出了一些偏离其建立初衷的行为,例如,在其生发主体、管理和利益分配等方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赵泉民;;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困境分析——以机制问题为中心[J];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10期
2 王浩军;;当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优势及异化现象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1年08期
3 吴晨;;农民专业合作社异化度测量及应对策略分析——基于广东省的实地调查[J];南方农村;2012年10期
4 黄祖辉;徐旭初;;中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制度安排[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娉婕;张媛;胡经伟;黄玲;;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研究——基于四川省162个村的调查数据(英文)[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09年08期
2 张娟;;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规模问题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1期
3 张娟;;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成员的异质性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9期
4 储新民;李琪;;我国农业合作化与市场化联动机制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09期
5 周秋琴;;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几点思考[J];消费导刊;2009年03期
6 王飒飒;刘鹏飞;;影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因素综述[J];甘肃农业;2007年12期
7 张晓兰;王生林;杨阳;董雪莲;;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研究综述[J];甘肃农业科技;2013年02期
8 漆彦忠;;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现状和“树形效应”发展模式探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9 章德宾;;促进生鲜蔬菜供应链合作 推动产业健康发展[J];长江蔬菜;2013年09期
10 邹树彬;吕红;;论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与完善[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郭富青;;制定我国合作社立法的构想[A];中国商法年刊(2006)——合伙与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戴天放;鄱阳湖流域农业环境变迁与生态农业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宋扬;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创新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刘洁;农民专业合作社契约选择与运营绩效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4 孙亚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益机制、成员合作行为与组织绩效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5 冀县卿;改革开放后中国农地产权结构变迁与制度绩效:理论与实证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6 朱晓娟;论合作社的主体性[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7 安建明;西部农业市场中介组织经营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8 孙浩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生成与运行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9 张梅;我国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效率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8年
10 张满林;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问题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淑军;沈阳市沈北新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2 雷瑶;江西省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建设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马斌;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4 应丽;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5 刘艳;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权益保护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6 刘文;德阳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财务绩效评价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7 张娟;四川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8 翟娟;重庆市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队伍建设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9 李娜;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型社员的现状与对策分析[D];重庆大学;2011年
10 张婕;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机制分析[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泉民;;嵌入性还是内源性:对合作金融资本供给机制剖析——以20世纪前半期中国乡村信用合作社为中心[J];财经研究;2010年03期
2 马翠军;边缘化的“三农”问题[J];读书;2004年05期
3 方强;周瑞金;;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0年06期
4 应瑞瑶;合作社的异化与异化的合作社——兼论中国农业合作社的定位[J];江海学刊;2002年06期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重点与政策研究"课题组;温铁军;;部门和资本“下乡”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年07期
6 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课题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立法专题研究报告(一)[J];农村经营管理;2004年09期
7 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课题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立法专题研究报告(五)——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人属性及政府的扶持政策[J];农村经营管理;2005年01期
8 赵泉民;李怡;;关系网络与中国乡村社会的合作经济——基于社会资本视角[J];农业经济问题;2007年08期
9 马忠东;王建平;;区域竞争下流动人口的规模及分布[J];人口研究;2010年03期
10 张德元;;“民心”困局:信任危机根源[J];人民论坛;2010年01期
,本文编号:14570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1457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