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高等教育强省视阈下的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

发布时间:2018-03-02 15:00

  本文选题:高等教育强省 切入点:地方高水平大学 出处:《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地方高水平大学是地方高等教育体系的核心与标志,是实现高等教育强省战略目标的中坚力量。建设地方高水平大学具有复杂的国内外背景,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当前,建设地方高水平大学面临诸多困境,需要从政府和高校两个层面予以破解:在政府层面要完善管理机制、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增加制度供给;在高校层面要科学合理定位、加强顶层设计、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Abstract]:Local high level universities are the core and symbol of local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and the backbone of realizing the strategic goal of strong province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local high level universities has complex domestic and foreign background and accords with the law of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The construction of local high level universities faces many difficulties, which need to be solved from the two levels of government and university: to perfect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increase the investment of education funds, to increase the supply of system at the level of government, to locate scientifically and reasonably at the level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rengthen the top-level design, enhance the capacity of social services.
【作者单位】: 浙江工业大学;
【分类号】:G64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孙捚;;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与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2 丁晓昌;;以文化创新引领高教强省建设[J];教育发展研究;2013年03期

3 邬大光;赵婷婷;李枭鹰;梁燕玲;李国强;;高等教育强国的内涵、本质与基本特征[J];中国高教研究;2010年01期

4 郭广生;;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面临的困境与改进路径[J];中国高校科技;2011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晓冬;李兴国;;“非211工程”全国重点大学生存现状与发展战略[J];长白学刊;2014年02期

2 辛凤;张毅蕾;;高水平行业特色型高校在协同创新体系中的定位思考[J];时代教育;2015年07期

3 任丽婵;;论高等教育领域内的产学研结合[J];高教学刊;2015年18期

4 张继明;;高等教育强国视域下的现代大学制度建构[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年01期

5 李雄鹰;;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视野中研究型大学发展战略[J];教育与考试;2011年01期

6 陈淑仙;;提高机务专业“航空发动机构造”教学效果的思考[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7 林良夫;胡华桔;楼成礼;;简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现实性与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2年31期

8 吴立保;姜宁;;中国大学模式:诉求、困境与建构路径[J];江海学刊;2013年02期

9 曲澎;林晓丹;刘先颖;;文化创新视域下的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研究[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4年02期

10 辛凤;张毅蕾;;基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行业特色型高校协同创新建设——以景德镇陶瓷学院为例[J];科技广场;2014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曹青林;协同创新与高水平大学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赵立华;河北建设高等教育强省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2 张迎端;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的形成及共性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林锈戎;;办好做强地方高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石[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龙云飞;雷尚清;;论我国高水平大学在国家自主创新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柯尊平;对创建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思考[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3 匡镜明;抓住机遇 深化改革 走跨越式发展道路 为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努力奋斗[J];中国高等教育;2000年17期

4 吴咏诗;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国际化——关于建设国内外知名高水平大学的若干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5 张珏;也谈高水平大学及其社会贡献[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年06期

6 程耿东;以创新促发展 努力建设高水平大学[J];中国软科学;2001年08期

7 陈维英,李正,冯向阳;以德治校 德法并举 创建高水平大学[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8 袁贵仁;建设社会主义高水平大学的动员令——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建设一流大学的论述[J];求是;2002年07期

9 楼士礼;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向社会主义高水平大学迈进[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10 田建国;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 创建世界高水平大学[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刘扬;;面向小康社会 建设现代高水平大学[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上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吕斌;;行业高水平大学特色发展相关问题的再思考[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陈敏俊;来平凡;应航;;世界高水平大学发展战略及其启示[A];2007年浙江省医学教育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谢和平;;国际高等教育的创新趋势与高水平大学的跨越发展——基于四川大学的探索与实践[A];《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李勇;;若干世界一流大学成本结构的实证研究[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李勇;闵维方;;若干世界一流大学成本结构的比较研究[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2011年

8 纪卓尚;;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A];2000年大连国际海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0年

9 傅正泰;;保持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 推动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落实[A];第二届城市科学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昃曦;学科建设为龙头 队伍建设为核心 创建世界高水平大学[N];江苏经济报;2001年

2 彭宇 秦志勇;高水平大学不应跨省区办学[N];人民政协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王晖;解决高水平大学布局不均问题[N];河南日报;2007年

4 王宏 武志成 王立文;以质量为核心 建设高水平大学[N];天津日报;2007年

5 燕冰;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N];苏州日报;2007年

6 记者 王晖邋实习生 王春丽;支持郑大建设高水平大学[N];河南日报;2008年

7 记者 单纯刚;高水平大学区域分布,应考虑中西部地区[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8 记者 李霞 通讯员 白托娅 实习生 钱伟伟;内大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N];内蒙古日报(汉);2009年

9 本报记者 张飞岸;破解“三大课题”建设高水平大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10 杨明洁;建成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N];无锡日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莉;地方“211工程”高校建设高水平大学的理论与实践[D];郑州大学;2011年

2 李永强;我国高水平大学师资队伍国际化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3 吕斌;行业高水平大学科学定位与特色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4 周媛媛;我国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政府行为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5 李彬钰;高水平大学与高水平科研团队相关性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6 赖文霞;地方高水平大学师资队伍建设研究[D];河北大学;2012年

7 裴怀涛;我国高水平大学教育学科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8 涂娟娟;我国高水平大学培养本科创新型人才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9 蔺唤;我国欠发达地区高水平大学政策支持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10 许晶;基于数据分析的高水平大学招生效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5570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15570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f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