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基于环境质量的中国城市规模探讨

发布时间:2016-10-29 08:51

  本文关键词:中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驱动因素——基于哈肯模型的分阶段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全文: (470 KB)  
输出: BibTeX | EndNote (RIS)      

摘要 

构建了城市规模-环境质量理论模型,然后利用变截距模型对我国1997~2006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的城市规模-环境质量经验模型为正N形曲线,两转折点对应的城市规模分别为260万人和930万人。由经验模型得到以下结论:有利于城市环境质量提高的最优城市规模为260万人,适度城市规模是200~350万人。 中国的城市规模与环境质量之间并没有表现出理论模型所分析的倒N型曲线关系;一方面说明中国的城市化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另一方面也说明理论模型具有一定局限性,其进一步完善还需要更多实证研究的支持。

服务

E-mail Alert

RSS

收稿日期: 2008-09-03      出版日期: 2009-05-25

基金资助:

湛江师范学院博士专项研究项目:基于可持续城市化的城市规模——中国的实证研究。

作者简介: 许抄军(1968-),男,湖南永兴人,副教授、经济学博士。主要从事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研究。E-mail:s02222016@163.com。

引用本文:   

许抄军. 基于环境质量的中国城市规模探讨[J]. 地理研究, 2009, 28(3): 792-802.
XU Chao-jun. A study of China's city scale based on the environment quality.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9, 28(3): 792-802.

链接本文:  

     或     


[1] 刘玲玲,周天勇.对城市规模理论的再认识.经济经纬,2006,(1):112~115.

[2] 王西琴,李芬.天津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关系.地理研究,2005,24(6):834~842.

[3] 吴玉萍,董锁成,宋键峰.北京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计量模型研究.地理研究,2002,21(2):239~246.

[4] 祁新华,程煜,陈烈,朱宇.大城市边缘区人居环境系统演变规律——以广州市为例.地理研究,2008,27(2):421~430.

[5] Yang X.Development, structural changes and urbanization.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1990,34:199~222.

[6] Zheng XiaoPing.Measure optimal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by agglomeration economies and diseconomies: A case study of Tokyo.Urban Studies,1998,35:95~112.

[7] Capello Roberta, Camagni Roberto.Beyond optimal city size:An evaluation of alternative urban growth patterns.Urban Studies,2000,9:1479~1496.

[8] 姚士谋,朱振国,Kamking.城市规模不能盲目求大.中国土地,2001,(3):27~29.

[9] 张洋.对城市规模的再认识——兼论西部地区的城市化道路.软科学,2001,15(3):71~74.

[10] 王小鲁,夏小林.优化城市规模推动经济增长.经济研究,1999,(9):22~29.

[11] 陈伟民,蒋华园.城市规模效益及其发展政策.财经科学,2000,(4):67~70.

[12] 俞勇军,陆玉麒.城市适度空间规模的成本——收益分析模型探讨.地理研究,2005,24(5):795~802.

[13] 饶会林,丛屹.再谈城市规模效益问题.财经问题研究,1999,(10):56~58.

[14] 俞燕山.我国城镇的合理规模及其效率研究.经济地理,2000,20,(2):84~89.

[15] 郑亚平.基于我国城市合理规模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求索,2006,(9):81~82.

[16] 李培.最优城市规模研究述评.经济评论,2007,(1):131~135.

[17] 许抄军,罗能生,吕渭济.基于资源消耗的中国城市规模研究.经济学家,2008,(4):56~64.

[18] 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143~144.

[19] 高铁梅.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与建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305~306.

[20] 宁传华主编.SPSS与统计分析.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493.

[1] 詹永锋, 王洪波, 邓辉. 民国时期中国地理研究所钩沉[J]. 地理研究, 2014, 33(9): 1768-1777.

[2] 李琳, 刘莹. 中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驱动因素——基于哈肯模型的分阶段实证研究[J]. 地理研究, 2014, 33(9): 1603-1616.

[3] 李玉恒, 陈聪, 刘彦随. 中国城乡发展转型衡量及其类型研究—以环渤海地区为例[J]. 地理研究, 2014, 33(9): 1595-1602.

[4] 朱永彬, 王铮. 排放强度目标下中国最优研发及经济增长路径[J]. 地理研究, 2014, 33(8): 1406-1416.

[5] 孙俊, 潘玉君, 汤茂林, 杜莹. 中国地理学史编史方法论考察[J]. 地理研究, 2014, 33(8): 1557-1568.

[6] 王开泳, 戚伟, 邓羽. 2000 年以来中国城市空间扩张的时空平稳性[J]. 地理研究, 2014, 33(7): 1195-1206.

[7] 徐新创, 张学珍, 戴尔阜, 宋伟. 1961-2010 年中国降水强度变化趋势及其对降水量影响分析[J]. 地理研究, 2014, 33(7): 1335-1347.

[8] 赵娜, 岳天祥, 赵明伟. 基于改进HASM方法的中国日照百分率的模拟[J]. 地理研究, 2014, 33(7): 1297-1305.

[9] 孙玉环, 季晓旭. 教育投入对中国经济增长作用的区域差异分析——基于多指标面板数据聚类结果[J]. 地理研究, 2014, 33(6): 1129-1139.

[10] 杨足膺, 赵媛, 黄克龙. 中国石油资源空间流动的驱动机制分析[J]. 地理研究, 2014, 33(5): 863-875.

[11] 李瑞, 吴殿廷, 殷红梅, 胡浩, 朱桃杏, 吴孟珊. 2000年以来中国东部四大沿海城市群城市旅游业发展效率的综合测度与时空特征[J]. 地理研究, 2014, 33(5): 961-977.

[12] 薛静静, 沈镭, 刘立涛, 高天明, 陈枫楠. 中国能源供给安全综合评价及障碍因素分析[J]. 地理研究, 2014, 33(5): 842-852.

[13] 林李月, 朱宇, 梁鹏飞, 肖宝玉. 基于六普数据的中国流动人口住房状况的空间格局[J]. 地理研究, 2014, 33(5): 887-898.

[14] 周天墨, 付强, 诸云强, 胡卓玮, 杨飞. 中国分省畜禽产污系数优化及污染物构成时空特征分析[J]. 地理研究, 2014, 33(4): 762-776.

[15] 方创琳. 中国城市发展方针的演变调整与城市规模新格局[J]. 地理研究, 2014, 33(4): 674-686.


  本文关键词:中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驱动因素——基于哈肯模型的分阶段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73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1573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5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