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州市新农村建设省级示范片绩效评价研究
本文选题:省级示范片 切入点:新农村建设 出处:《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为了加快推进四川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发展,2009年底,四川在全省范围内批准建立了一批新农村建设省级示范片。自实施新农村建设四年以来,各个示范片新农村建设绩效究竟如何,应该使用怎样的指标评价体系才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准确性,这都是值得相关政府部门和学术界关注的。结合国内外学者对新农村建设的研究,人们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绩效评价仍然是以定性考核为主,定量考核为辅,并且缺少一套针对示范片科学、合理、准确的绩效评价体系,难以全面科学的分析总结出示范片新农村建设发展状况以及相应的薄弱环节。因此,建立一套具有针对性的新农村建设绩效评价体系,不仅对开展示范片新农村建设绩效评价尤为重要,而且可以对示范片新农村建设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增加广大人民对新农村建设的信心与决心。本文以彭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局4年(2009-2012年)为时间背景,以城乡二元经济转变理论、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统筹城乡发展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层次分析法、障碍度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彭州市新农村建设省级示范片开展了新农村建设绩效评价研究,根据计算结果和彭州市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总结出示范片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应的对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有:(1)对国内外关于新农村建设的研究概况进行了总结,包括国外发展概况、国外农村理论研究概况、国外社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概况、国内发展现状分析、关于新农村理论研究、指标体系研究概况等,通过简要评述,找出本文研究目的所在,并为本文的研究提供借鉴思路。(2)详细的描述分析示范片新农村建设发展的基础条件:区位条件、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基础设施四方面的发展情况,并简要分析了示范片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概况。(3)结合示范片的新农村建设发展的基础条件、发展概况,设计建立了一套针对强,符合彭州市客观条件的新农村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4)根据实地调研数据和年检统计数据,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彭州市的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水平进行绩效评价,同时运用障碍度分析法检测了示范片建设发展存在的障碍因素。根据彭州市新农村建设实际情况以及模糊综合评价分析与障碍度分析的计算结果总结出评价结论,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研究结论有:(1)彭州市新农村建设省级示范片评价结果为“一般”,具体情况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这三方面表现一般,管理民主、村容整洁这两方面表现较为优异。(2)制约彭州市新农村建设省级示范片发展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针对以上两点提出的相应的建议: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民增收;把握优势与机遇,提高区域竞争力;建立多元化企业、人才激励体系。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is the direction and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China. In order to further development,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in Sichuan province by the end of 2009, Sichuan in the province approve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umber of new rural construction of provincial demonstration.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in four years,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of demonstrative performance how should use what kind of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s scientific, pertinence and accuracy, which are worthy of attention of relevant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nd academic circl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people o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s still mainly based on qualitative assessment,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by and the lack of a set of demonstrative scientific, reasonable, accurat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it is difficult to fully show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analysis of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piece of fan And the corresponding weak links. Therefore, to establish a set of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of new rural construction, not only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carry out demonstration evaluation of new rural construction performance, but also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demonstration of new rural construction, the increase of the people on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determination and confidence Pengzhou City,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m opening 4 years (2009-2012 years) as the time background, with two yuan in urban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theory, the theory of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theory as the theoretical basis, using AHP, obstacle analysis method,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to carry out the research on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of Pengzhou city rural construction provincial demonstrative summary show fan films problems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and new rural construction in Pengzhou City,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in this paper. The corresponding The main research contents are: (1) research of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in domestic and abroad are summarized, including the development of overseas, research situation of rural theory abroad, the evaluation index of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foreign society, analysi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domestic research on the theory, new countryside, index system research, through the brief review, find out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and provides the reference for the study of this paper. (2)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basic condition of demonstrative construction of new rural development: geographic conditions, natural conditions, social economy, development of four aspects of infrastructure, and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demonstration piece (3).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asic conditions, the demonstr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countryside development, designed to set up a strong, consistent with the Pengzhou city the objective conditions of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new rural construction, and The weight of each index was determined by AHP. (4)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data and the annual statistical data,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level of development by using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of new rural construction in Pengzhou City, at the same time using the obstacle analysis method to detect the factors ex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demonstrative obstacles.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new countryside the construction of Pengzhou city and the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of obstacle of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results of analysis summed up the evaluation conclusion,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he research conclusions are: (1)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countryside in Pengzhou provincial demonstrative evaluation results for the "general", the specific circumstan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on, affluent life, rural civilization of the three aspects of the general democratic management, clean and tidy village, the two aspects of performance is excellent. (2) two factors of Pengzhou city's most important new rural construction provincial demonstrative development is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on, life wide Yu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for the above two points: speeding up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agriculture, promoting the increase of farmers' income, grasping the advantages and opportunities, enhancing the regional competitiveness, and establishing the incentive system of diversified enterprises.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327;D42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湖南新农村建设师范村[J];学习导报;2006年03期
2 韩俊;;新农村建设“新”在哪里?[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6年03期
3 ;如何解决新农村建设资金“贫血”[J];人民论坛;2006年09期
4 刘凡;;实施“五新工程” 推进新农村建设[J];学习月刊;2006年06期
5 燕农;;农民的话语权是新农村建设的保障[J];当代贵州;2006年07期
6 杜红霖;;新农村建设要避免的误区[J];领导科学;2006年09期
7 姚忠铭;;以创新的理念推进新农村建设[J];学习月刊;2006年08期
8 杨人元;;新农村建设中文化建设要先行[J];学习月刊;2006年10期
9 高步文;;以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 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J];先锋队;2006年12期
10 段轮一;;正确处理新农村建设中的几个关系[J];政策;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成友;;对贵州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A];改革开放与欠发达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研究[C];2008年
2 席长青;;新农村建设必须处理好的十个关系[A];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与探索:全国财政支农优秀论文选(2008)[C];2009年
3 刘丽;;进一步推进河北省新农村建设的几个问题[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4 胡立安;;沅江市新农村建设的全局性思考[A];推动新型工业化 促进湖南经济发展——2007年湖南科技论坛(下)[C];2007年
5 童万亨;陈国j;;谈谈新农村建设的几个问题[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国农业经济学会2006年年会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罗讯;;浅谈在新农村建设中政府的主导作用[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黄仁跃;;对云南省新农村建设的思考[A];科学发展与农村教育——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8 陈永志;;增强“造血功能”,迫切呼唤新农村建设的阳光雨露——关于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投入取向问题的思考[A];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与探索:全国财政支农优秀论文选(2008)[C];2009年
9 资威如;刘孜龙;;新农村建设运行体制初探[A];首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10 廖星臣;;非均衡视野下的新农村建设的实现路径选择[A];首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中)[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特约撰稿 李小群;新农村建设的必解之结[N];安徽经济报;2006年
2 丁国华;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N];安徽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黄河 通讯员 马荣伟;地区新农村建设确定下半年工作重点[N];阿克苏日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蒋晓俊 朱晓 通讯员 白和斌;地区出台三个文件指导新农村建设[N];阿克苏日报;2006年
5 寇全军 甘新贤;调研新农村建设情况[N];安阳日报;2006年
6 王建诚(作者系安阳市人大常委会农工委主任);新农村建设——人大代表如何充分发挥作用[N];安阳日报;2006年
7 记者 吴世永 邹玲;自治州组团赴内地学习新农村建设经验[N];博尔塔拉报;2007年
8 王晓然;新农村建设不是“劫”城“济”村[N];北京现代商报;2006年
9 记者 包晶;我市培训新农村建设帮扶干部[N];巴彦淖尔日报(汉);2007年
10 吴畏;“新农村建设”别异化为“新农村开发”[N];中国房地产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单哲;山东省新农村建设关键问题及推进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2 常亮;西部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进程契合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3 陈雪原;村庄发展与新农村建设[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4 梁修群;河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若干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5 胡钟平;新农村建设资金绩效评估及对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6 陈钦华;湘西山区生态农村建设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7 王立民;基于村庄演化视角的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8 彭希林;新农村建设中培养新型农民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9 郑宝华;财政资源配置制度视野里的新农村建设主体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10 吕京;西部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邢娇阳;成都市新农村建设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2 蒋峗;转型期中国乡镇企业对新农村建设贡献度的研究[D];五邑大学;2015年
3 许京霞;马克思主义和谐观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4 吕扬;浅谈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5 郑兴钰;科技支撑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分析[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6 王浩;山西省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支持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7 阮文德;越南新农村建设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8 蔡杰;新农村建设中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9 祁麟;基于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互动机制的城乡统筹发展对策研究[D];广东海洋大学;2015年
10 李妍;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5896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1589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