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ome-BGC模型的西双版纳橡胶林碳收支模拟
本文选题:橡胶林 切入点:净生态系统交换量 出处:《生态学报》2017年17期
【摘要】:以西双版纳橡胶适宜种植区(海拔550—600m)的橡胶林(Hevea brasiliensis)为研究对象,应用参数同化后的Biome-BGC模型模拟了1959—2012年橡胶林的碳循环。结果表明,(1)与涡度相关监测结果相比,橡胶林年总初级生产力(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GPP)、年总呼吸(Total Respiration,Rt)的模拟精度分别为98.37%和90%。由于对年GPP的过低估计和对年Rt的过高估计,年净生态系统交换量(Net Ecosystem Exchange,NEE)的模拟值比实测值低157.35 g C m~(-2)a~(-1)。但若考虑干胶碳(139g C m~(-2)a~(-1)),模拟值与实测值十分接近;(2)橡胶林在模拟进行的前8年里因异养呼吸较高,以碳排放为主,NEE平均约357 g C m~(-2)a~(-1);之后转为以碳固定为主,NEE平均约~(-1)46 g C m~(-2)a~(-1);(3)橡胶林在40年的更新周期中可固定碳1835 g C m~(-2),是一个弱的碳汇。但与热带雨林相同周期固碳6720 g C m~(-2)相比,仍为碳源。以上结果为深入了解橡胶种植对区域碳循环的影响提供了科学依据,建议当地政府一方面要有计划的对老胶林进行更新,以维持当前橡胶林生态系统中的碳平衡;另一方面要注重对热带雨林的保护,从而实现区域经济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Abstract]:Taking Hevea brasiliensis, a rubber forest in Xishuangbanna suitable planting area (550-600 m above sea level)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carbon cycle of rubber forest from 1959 to 2012 was simulated by using the Biome-BGC model after parameter assimil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arbon cycle of the rubber forest was compared with the vorticity correlation monitoring results. The simulation accuracy of 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 and Total Respiration Rt of rubber stands is 98.37% and 90% respectively. Because of the overestimation of annual GPP and the overestimation of annual RT, the accuracy of simulation is 98.37% and 90% respectively. Net Ecosystem exchange volume (net Ecosystem exchange volume) is 157.35 g / m ~ (-1) lower than the measured value. However, if we consider dry rubber carbon (139g C ~ (m-1)), the simulated value is very close to the measured value (~ (2))) the ectotrophic respiration in the rubber forest i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previous eight years of the simulation, but if we consider the dry rubber carbon (139g / kg), the simulated value is very close to the measured value (~ (2))) in the first eight years of the simulation, the ectotrophic respiration of the rubber forest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measured value. The average carbon emission is about 357g / m ~ (-1) C ~ (-1) C ~ (2) C ~ (2) C ~ (1) C ~ (2) C ~ (2) C ~ (2) C ~ (2) C ~ (2) C ~ (2) C ~ (2) C ~ (2 +) C ~ (2) C ~ (2) C ~ (2) C ~ (2 +) C ~ (2 +) C ~ (2) C ~ (2) C ~ (2) C ~ (2) C ~ (2)? Carbon sequestration (6720 g C m ~ (2)), The above results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further understanding the impact of rubber cultivation on regional carbon cycle. On the one hand, the local government should renew the old rubber forest in a planned way to maintain the carbon balance in the current rubber forest ecosystem; On the other hand,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tection of tropical rain forest so as to realiz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作者单位】: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综合保护中心;亚热带农业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广西大学林学院;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深圳市深港产学研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050206)
【分类号】:S79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先;张以山;范高俊;范武波;;橡胶林旅游价值及开发初探[J];林业实用技术;2011年08期
2 马友鑫,张克映,刘玉洪;云南橡胶林冠面温度的初步研究[J];林业科学;1996年03期
3 ;橡胶林──致Y·J[J];云南林业;1998年02期
4 张一平,马友鑫,刘玉洪,张克映;橡胶林缘热力垂直特征的初步分析[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5 张联敏,曾觉民,叶辉;橡胶林与西双版纳刀耕火种探索[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6 陈伟;兰国玉;蒋菊生;彭宗波;;海南农垦橡胶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分析[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赵春梅;蒋菊生;曹建华;;橡胶林氮素研究进展[J];热带农业科学;2009年03期
8 曾宪海;安锋;谢贵水;曹建华;王岳坤;林位夫;;中国橡胶林的水土保持效应[J];中国农学通报;2010年03期
9 冀春花;吴振忠;陈兵;张永北;;橡胶林胶菌复合生态系统工程的建设与实践[J];热带农业工程;2010年04期
10 王春燕;陈秋波;李光明;安锋;杨礼富;王真辉;;不同树龄橡胶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垂直分布特性[J];林业资源管理;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柯兴彬;张志英;;橡胶林施肥方式的价值分析[A];中国价值工程辉煌成就20年(1978—1998)[C];1998年
2 李金涛;刘文杰;;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和橡胶林林下土壤斥水性比较研究[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李一鲲;;从西双版纳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讨论橡胶树与水[A];中国热带作物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张一平;王馨;王玉杰;刘文杰;刘玉洪;;西双版纳地区热带季节雨林与橡胶林林冠水文效应比较研究[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农业气象与生态环境”分会论文集[C];2003年
5 田耀华;李国华;倪书邦;原慧芳;;橡胶树生理生态学研究进展[A];云南省热带作物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2009年学术年会会议材料[C];2009年
6 田耀华;李国华;倪书邦;;橡胶树生理生态学研究进展[A];第五届中国青年生态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郭红彦;启动垦区橡胶林风灾保险工作[N];海南农垦报;2009年
2 赵飞飞;橡胶林种下的危机[N];西部时报;2013年
3 盛堆;橡胶林地开垦的质量要求[N];云南科技报;2005年
4 陈文达 杨万文;黄岭采取4项措施抓冬春管工作[N];海南农垦报;2006年
5 张雅 何伟;技术培训增效 橡胶种植富民[N];经济日报;2007年
6 蒋朝晖;云南实现橡胶籽综合利用产业化[N];云南科技报;2014年
7 张波;海垦花卉公司胶林下种发财树苗20万株[N];海南农垦报;2011年
8 王晓樱 魏月蘅;胶林里的小分队[N];光明日报;2006年
9 苏萍;为让病树满目春[N];红河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赵飞飞;西双版纳橡胶林:效益与生态的悖论[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寇卫利;基于多源遥感的橡胶林时空演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阮云泽;刺激割制下海南儋州橡胶林生态系统氮磷循环研究[D];海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安涛;西双版纳不同林龄橡胶林土壤特征及水源涵养功能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6年
2 杨帆;热带雨林转变为橡胶林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6年
3 金龙;海南儋州橡胶林凋落叶分解特性研究[D];海南大学;2015年
4 贾开心;西双版纳三叶橡胶林生长随海拔高度变化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2006年
5 刘珉;海南岛橡胶林水分循环的特征研究[D];海南大学;2012年
6 夏朝旭;云南西双版纳橡胶林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地理背景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7 范美莉;海南省橡胶林生态系统氮、磷、钾储量研究[D];海南大学;2012年
8 秦钟;橡胶林土壤水分平衡的研究[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2年
9 庞家平;西双版纳橡胶林的碳储量及其分配格局[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2009年
10 钟庸;不同林龄橡胶人工林磷循环特征的比较研究[D];海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550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1655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