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改革的理性审思
本文关键词:基于发展观演变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及空间格局调整,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白小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演变与经验总结经济研究
决策层不断总结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对区域经济发展内在规律认识的逐渐深入,也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反映了我国人民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过程。
总之,改革开放30年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过程是有承继性和转折性的。如果从战略形成到战略执行的时间跨度观察,战略演变的三个阶段之间并不存在明确的界限,特定阶段新的发展战略的实施,并不绝对拒绝和排斥上一阶段发展战略及其相关政策继续发挥作用,只是在不同的阶段发展战略有所侧重。特别应当指出的是,考虑到发展战略对特定区域发展和总体国民经济发展所具有的重大影响,不同阶段区域发展战略之间的这种承继性和包容性,正是避免由于发展战略在较短时期内发生巨大转折,从而导致经济运行和社会活动的不正常震荡的必然要求,也是保持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从非均衡发展到统筹发展,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在不断调整和优化后,越来越趋向于理性以及与现实的吻合,区域统筹发展战略在我国的具体实施仍然处于开始阶段,在某些地区和领(上接第73页) 第三,是蕴涵着要激发出高昂的精神状态,保有一种不断奋进的引导社会前行的精神力量。可以说解放思想的这三个层面对改革开放起着思想启蒙、思想松绑、思维方法转换和激发精神状态的功能,对改革开放起着到巨大的精神推动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理论上的每一次重大发展,在改革实践中每一次重大成功,都与坚持解放思想分不开。
2.社会改革实践促进思想观念的更新与转变。社会实践是人类把握世界的方式和认知世界的工具性手段,社会实践是社会思想观念的本源性存在。社会改革实践必将催生人们新的思想观念,促进人们世界观的转变和价值观的更新,/这种政策(改革方案)有效地改变了行为方式而不试图先去改变态度和价值观。但是态度和价值观却可能随
[13]
行为而改变0。
当人的思想观念超越于社会存在时,思想观念是改革社会存在的先导,对社会改革具有指引作用;当思想落后于社会存在时,社会改变的本身就包含着思想观念的变革。因此,我们在强调思想观念对改革的引导作用的同时,也要注重改革实践对落后的思想观念的改造和更新,就是要充分应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以及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确保先进的思想观念指导社会改革,以富
域甚至还处于部署阶段,但是这种新的区域发展战略,已经初步在实践中表现出了其巨大的作用。可以预期,在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指导下,我国区域经济将会真正形成因地制宜、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格局;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的扩大趋势将会得到根本性的抑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将会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在改革、发展和对外开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将会得到最终的解决。参考文献
[1]李剑林.基于发展观演变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及空间格局调整[J].经济地理,2007,(6).
[2]何金玲.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J].工业技术经济,2007,(2).
[3]陶林,金鑫.中国共产党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创新)))三代领导核心区域经济思想比较[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7).
[责任编辑 杨国营]
有能动性的社会改革推动社会思想观念的前行,从而推进当代中国伟大的社会改革。参考文献
[1][2]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12,213.
[3]康文斌.社会改革、社会改良与社会革命[J].晋阳学刊,1995,(5).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7.
[5][7]华世平.政治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51,151.
[6]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8]孙关宏,胡雨春.政治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43.
[9]高瑞泉.平等如何可能:一古老理想的现代困境[N].解放日报,2006-09-04.
[10][11][13][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
序[M].北京:三联书店,1988.316,319,324.[12]王曙光.转轨经济的路径选择:渐进式变迁与
激进主义[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6).
[责任编辑 常和平]
本文关键词:基于发展观演变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及空间格局调整,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57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175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