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县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本文选题:县域经济 + 战略发展 ; 参考:《武汉工程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我国的县域经济的城市经济特性不如农村性明显,毕竟农村人口现阶段仍占主导地位,为突显县域经济的合理性和普适性,县域经济研究主体会排除市辖区经济,因此实际供研究的主体单位为2000个左右,占我国所有县级行政区划总数的比例约为70%。本文以区域经济和经济发展战略为基础,参考了国内县域经济相关研究理论和县域经济发展实例,提出了县域经济的发展战略,并以四川省县域经济为实证对象,研究探讨了四川县域经济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路径。 泸县隶属于四川省泸州市,长期以来,泸县受到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工业经济相对发展比较落后,县域经济与中东部地区相比有着比较大的差距。本文基于西部同等政治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下,对泸县县域经济进行分析,找出和西部县域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地区差异产生的原因,立足于此基础,分析泸县所具备的整体优势和劣势,以及在当前发展县域经济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对县域经济发展比较快的省市成功经验的借鉴,做到扬长避短,从而寻求促进泸县县域经济发展的相关举措。 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是对本文所要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相关理论综述、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以及预期产生价值进行说明;第二部分是县域经济管理理论研究综述,包含经济发展战略管理概述、县域经济的内涵、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中国县域经济的总体情况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性;第三部分则对泸县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及分析;对于泸县县域经济发展过程当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阐述;第四部分通过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定位、发展对策等方面论述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和路径;第五部分是泸县县域经济发展的相应对策和方法;第六部分主要阐述泸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必要保障;第七部分则是对本文进行小结,得出泸县县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结论,主要研究结论是:泸县应选择综合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以现代化农业为基础,新型工业化为核心,依托特色旅游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发挥交通便利优势发展商贸物流业,实现县域经济整体发展。
[Abstract]:The 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nty economy in our country are not as obvious as the rural nature. After all, the rural population still occupies the dominant position at the present stage. In order to highlight the rationality and universality of the county economy, the main body of the county economic research will exclude the economy of the municipal district. Therefore, the main body units of the actual research are about 2000, accounting for the total number of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at all county level in our country. The proportion is about 70%., based on the regional econom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referring to the domestic county economic related research theory and the example of the county economy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ounty economy is put forward, and the county economy in Sichuan province is taken as the demonstration object, and the important path of Sichuan county economy to realiz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is studied and discussed.
Luxian County is subordinate to Luzhou city of Sichuan province. For a long time, Luxian County is influenced by factors such as resource endowment and location conditions, resulting in relatively backward industr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county economy has a relatively large gap compared with the Middle East region. Based on the Western equal polit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background, this paper carries out the county economy in Luxian County. To find out the reasons for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which are better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western counties, based on this basis, analyze the overall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Luxian County, as well as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acing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y economy. Seeking relevant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ounty economy in Luxian County.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six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introduction, mainly to the background of the study, 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the related theory review, the thought and method of the study and the expected value, and the second part is the summary of the research on the theory of county economic management, including the overview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management, the connotation of the county economy, county, and the county economy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regional economy,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the county economy in China and the necessity of acceler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y economy; the third part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y economy in Luxian County;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aced in the cour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y economy in Luxian County; the fourth part of the strateg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y economy. Location,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strategy and path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y economy in the western region; the fifth part is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method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y economy in Luxian County; the sixth part mainly expounds the necessary guarante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y economy in Luxian County; the seventh part is a summary of this article, and the relevant conclus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y economy in Luxian County is concluded. The main research conclusion is that Luxian County should choose the comprehensive county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l, based on modern agriculture, new industrialization as the core, relying on the special tourism industry to develop the third industry vigorously, develop the trade and logistics industry with the advantages of transportation, and realize the whole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y economy.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1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家博;突出重点 整体推进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J];湖南经济;2000年09期
2 兰和平;县级政府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角色思考——兼谈华容经济发展[J];湖南经济;2000年09期
3 糜明炎;加速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J];湖南经济;2000年09期
4 李现科;新世纪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论坛呼之欲出[J];经济论坛;2000年10期
5 龚焕文;面对新世纪 制定新战略——在“新世纪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J];经济论坛;2000年17期
6 刘健生;在“新世纪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论坛” 闭幕式上的讲话[J];经济论坛;2000年17期
7 裴建勤;全方位打好生态牌 加快提升县域经济发展层次[J];江西农业经济;2000年05期
8 谢造雄,张晓勇;县域经济发展中应正确处理的几种关系[J];江西社会科学;2000年03期
9 程利民;永修全面提升县域经济发展质量的新思路[J];江西社会科学;2000年12期
10 陈义生;创新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J];领导科学;200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春光;;用科学发展观审视总结推进县域经济发展[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8年
2 郭铁民;;县域经济发展的几个问题[A];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问题探讨[C];2003年
3 覃文录;;立足优势和特色制定县域经济发展战略[A];广西省县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汪世忠;;皖东南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A];十六大后安徽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李开寿;;突破瓶颈加速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分析[A];县域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研究——2007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暨第四届湖北科技论坛分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陈晓东;徐锋;;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问题分析[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7 周建强;;强化科技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A];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县域经济发展——安徽县域经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8 谭善梅;;推进科学发展 实现新的跨越——关于荔浦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A];金融危机中县域经济的科学发展[C];2009年
9 陈炜;周兴建;;县域经济发展的“汨罗模式”——汨罗县域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A];湖南省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张占仓;;科教兴国战略与河南县域经济发展[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闪家荣;发挥金融部门作用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N];楚雄日报(汉);2006年
2 记者 张启富;我市召开县域经济发展工作会[N];广安日报;2007年
3 雷鹏飞;金融业如何支持县域经济发展[N];甘肃经济日报;2007年
4 祁俊;形成百舸争流发展新格局 取得县域经济发展新成果[N];黄山日报;2007年
5 记者 龙群 许明峰;明确目标 突出重点 强化措施 加速推进县域经济发展[N];九江日报;2007年
6 徐楠;金融服务与县域经济发展专题研讨会将在京举办[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7年
7 记者 高铁耕;省政府参事县域经济发展调研组来佳调研[N];佳木斯日报;2007年
8 陆学平;市政协围绕县域经济发展开展调研[N];秦皇岛日报;2007年
9 记者 王立忠;我市出台10项措施加快县域经济发展[N];铁岭日报;2007年
10 中共牟定县委书记 杨树荣;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速县域经济发展[N];楚雄日报(汉);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鹏;科学发展的县域实践[D];曲阜师范大学;2014年
2 杨雪峰;湖南县域经济组团式发展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
3 马增明;中国西部县域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4 张道平;四川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5 刘以安;县域经济发展路径与动力机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6 袁建岐;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7 王淼;县级政府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职能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8 卢建明;山西省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和春军;产业协调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0 陈志德;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机制与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宝贵;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2 张美云;非正式制度视角下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D];华侨大学;2009年
3 马洪君;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高鸿雁;加快推进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5 严永利;县域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评价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6 顾俊龙;河南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7 王宏哲;昆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8 樊金也;辽宁省凤城市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李霁;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10 王耀;牡丹江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9347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1934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