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从“政府企业家”到“市场企业家”——新常态下西部地区创新发展的策略转变

发布时间:2018-05-31 02:23

  本文选题: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 企业家精神 ; 参考:《西部论坛》2017年02期


【摘要】: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虽然各区域之间的差距始终存在,但缺乏内生动力的西部地区却并未陷入恶性循环,同样保持了较为快速的经济发展。由于市场中具备企业家精神的人才流失,长期以来,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如企业家般直接干预经济,并依靠自身的企业家精神为区域经济发展引入大项目创新,实现了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然而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这种经济发展策略由于政府可调配资源日益匮乏而逐渐失效;通过制度创新激发区域内市场中的企业家精神,从而实现大、中、小规模创新的协同发展,成为西部地区创新发展的策略选择。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应科学制定发展目标,积极转变职能,通过制度创新更好地让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从而有效激发出区域内的企业家精神。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rapi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although the gap between the regions has always existed, the western region, which lacks endogenous power, has not fallen into a vicious circle, and has also maintained a relatively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Because of the brain drain with entrepreneurial spirit in the market, for a long time, local governments in the western region have directly intervened in the economy as entrepreneurs, and relied on their own entrepreneurship to introduce the innovation of large projec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Sustained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has been achieved. However, in the new norma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is gradually ineffective due to the increasingly scarce resources that the government can alloca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small-scale innovation has become the strategic choice of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the western region. The local governments in the western region should scientifically formulate development goals, actively change their functions, and make the market play a decisive role in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through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so as to effectively stimulate the entrepreneurial spirit in the region.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分类号】:F1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蔡f ;;认识中国经济减速的供给侧视角[J];经济学动态;2016年04期

2 李彬;何悦;;新常态下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路径探索[J];财经科学;2015年09期

3 陈国权;李院林;;地方政府创新与强县发展:基于“浙江现象”的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4 李上炸;;西部经济发展与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5 丘海雄,徐建牛;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中的地方政府行为[J];管理世界;2004年10期

6 杨瑞龙;我国制度变迁方式转换的三阶段论———兼论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行为[J];经济研究;1998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为东;周莉雅;;政府干预的经济绩效:基于产业集群动态能力的调节作用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17年05期

2 李鑫;;从“政府企业家”到“市场企业家”——新常态下西部地区创新发展的策略转变[J];西部论坛;2017年02期

3 翁列恩;;地方政府创新的动因考察与测度研究[J];探索;2017年01期

4 易承志;;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制度供给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5 杨文欢;;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何以持续?——以桐庐县南门社区的“楼下书记”为例[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6 程瑶瑶;孔祥智;;基于制度变迁视角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7年01期

7 何艳玲;李妮;;为创新而竞争:一种新的地方政府竞争机制[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8 叶肖平;;温州区域资本市场建设研究[J];金融经济;2016年24期

9 张芬;朱光宇;;制度与经济增长研究的新进展[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6期

10 李超;;老龄化、抚幼负担与微观人力资本投资——基于CFPS家庭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学动态;2016年1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占斌;;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趋势性特征及政策取向[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2 巩琳萌;李爱玲;魏岳江;;经济新常态下的北京坐标与发展路径[J];前线;2015年01期

3 王俊;;关于在经济“新常态”下转变发展方式的思考[J];经济研究参考;2014年63期

4 白重恩;张琼;;中国的资本回报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世界经济;2014年10期

5 赵凌云;辜娜;;中国经济新常态与湖北发展新机遇[J];湖北社会科学;2014年10期

6 王珂;秦成逊;;西部地区实现绿色发展的路径探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3年01期

7 何显明;;从“强县扩权”到“扩权强县”——浙江“省管县”改革的演进逻辑[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04期

8 孙学玉;;强县扩权与省直管县(市)的可行性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06期

9 李上炸;;对完善我国财政监督体系的思考[J];西部财会;2005年02期

10 丘海雄,徐建牛,吴凌芳;专业产品区研究的经济社会学视角[J];学术研究;2002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江,戴林;中国企业家精神与企业家行为理性化[J];管理世界;2000年05期

2 叶常林,徐德信;改革呼唤制度企业家[J];经济问题探索;2000年06期

3 吴奕湖,侯先荣;创新、合作、敬业——企业家的三种精神[J];经济纵横;2000年03期

4 张剑;论影响企业家成就的非智力心理因素[J];江西社会科学;2000年01期

5 刘传;谁是中国的“企业家”?[J];经营与管理;2000年10期

6 安新华,杨迎新;制度、传统与企业家精神[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7 吴新国 ,詹虎;机制:企业家职业化的前提[J];决策探索;2000年12期

8 张军;真正的企业家从何而来[J];安徽决策咨询;2000年01期

9 姚平;“无知之勇”和“弱势心理”──民营企业家捂在心口的痛[J];北京经济了望;2000年08期

10 ;2000年世界经济论坛精彩观点——企业、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J];宁夏科技;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植根民族传统文化培育企业家精神——在2007企业家精神论坛上的讲话[A];《中国长城博物馆》2008年第1期(许嘉璐会长文化论谈专辑)[C];2008年

2 马蔚华;;中国转轨时期的企业家精神[A];2004年全国企业家活动日大会论文集[C];2004年

3 黎江;;浅谈企业家精神与企业先动战略[A];天津市电视技术研究会2013年年会论文集[C];2013年

4 王大刚;闫晋斐;;影响企业家成长因素的研究综述[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5 王成荣;;儒家伦理与企业家精神的冲突与融合[A];商业文化精品文库[C];2001年

6 满慧;;浅谈我国国企企业家制度供给约束及企业家市场化[A];国有经济论丛2001——“企业家与专家高层论坛:国企改革新思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楼明;;在西进中升华——企业西进中的企业家精神[A];与时俱进创伟业——浙江省经营管理研究会2003年年会论文汇集[C];2003年

8 张晖明;范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企业家因素作用[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中)[C];2004年

9 马新建;;关于企业家资源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6年

10 王成;刘莉;;企业家精神与中国中小企业持续成长的关系[A];中国企业持续成长问题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其仁;新经济下的企业家精神[N];中国企业报;2000年

2 吴岳;企业家精神的塑造[N];中国人事报;2002年

3 樊纲/郭凡生;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N];经济观察报;2003年

4 ;企业家精神:一个崭新的时代主题精神[N];中国航空报;2007年

5 王冰 (作者系华中科大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怎样看政府为企业家免费体检?[N];长江日报;2007年

6 李高超;企业家精神成为第四生产力[N];国际商报;2006年

7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研究院院长 李安民;在转型中落实企业家精神[N];人民邮电;2007年

8 中国一航总经理 林左鸣;弘扬企业家精神 实现民族复兴[N];中国企业报;2008年

9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研究院;用企业家精神推进企业文化建设[N];人民邮电;2008年

10 杨洁;社会需要“企业家精神”[N];四川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慧;中国企业家心理与企业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张琦;员工感知的企业家精神对员工行为的影响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3 周宁东;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和企业家精神的实证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4 刘亮;企业家精神与区域经济增长[D];复旦大学;2008年

5 劳铖强;企业家行为与现代企业成长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6 任洲麒;多维分析框架下的企业家成长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7 刘文华;涌现视角的企业家机会的生成机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8 王雪;中国企业家成长机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9 袁凌;中国企业家行为的制度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04年

10 阮德信;亚企业家论[D];四川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文龙;企业家精神与企业成长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闫晋斐;企业家社会资本与企业成长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3 王安全;公司企业家精神与公司经营业绩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4 许兵;论两个根本性转变中企业家精神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5 韩萍;企业家形象塑[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王峥;企业家精神培育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7年

7 何树贵;企业家成长制度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8 杜沁源;试论我国女企业家人格及其塑造[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李欣;企业家精神对内蒙古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10 李雪;熊彼特的企业家创新与创业劳动理论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9579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19579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1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