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的科学内涵与科学问题
本文选题:一带一路 + 丝绸之路 ; 参考:《地理科学进展》2015年05期
【摘要】:"一带一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为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而提出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其核心目标是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一带一路"框架包含了与以往经济全球化完全不同的理念,即"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这正是丝绸之路文化内涵的体现。本文分析了"一带一路"战略与经济全球化及世界格局变化的关系;剖析了其空间内涵,认为"一带一路"具有多重空间内涵和跨尺度特征,是统筹中国全面对外开放的国家战略。最后,提出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地理学提出的几个重要议题,包括地缘政治、国别地理、对外直接外资理论、交通运输优化组织等。
[Abstract]:"Belt and Road" refers to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and "21st 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 which is a new mode of international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proposed by China to promo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ts core objectives are to promote the orderly and free flow of economic elements, the efficient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and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markets, and to promote broader, higher-level and deeper regional cooperation that will work together to create openness, inclusiveness and balance, Inclusive framework for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 The framework of Belt and Road contains a completely different concept from the previous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at is, "peaceful cooperation, openness and tolerance, mutual learning and mutual benefit, mutual benefit and win-win", which is the embodiment of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he Silk Roa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elt and Road" strategy,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he change of world pattern, analyzes its spatial connotation, and holds that "Belt and Road"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dimensional connotation and cross-scale. It is a national strategy to coordinate China's overall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In the end, several important issues of geography, such as geopolitics, country geography, FDI theory and transportation optimization organization, are put forward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Belt and Road".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441034)
【分类号】:F1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韩湖初,杨士弘;关于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始发港研究述评[J];地理科学;2004年06期
2 朱昌利;南方丝绸之路与中、印、缅经济文化交流[J];东南亚;199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华;;古代非洲纺织贸易[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孙满利;王旭东;2李最雄;2张明泉;;交河故城衰落的原因分析[J];敦煌研究;2005年06期
3 赵焕庭;;番禺是华南海上丝路最早的始发港——对《关于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始发港研究述评》的意见[J];地理科学;2006年01期
4 钟智翔;缅甸民族源流及其与中国的关系初探[J];东南亚;1998年03期
5 张玉安;中国神话传说在东南亚的传播[J];东南亚;1999年03期
6 李晨阳;中缅佛教文化交流的特点和作用[J];佛学研究;2003年00期
7 哈艳秋,鄢晨;略论古“丝绸之路”的华夏文明传播[J];国际新闻界;2001年05期
8 林英;;公元1到5世纪中国文献中关于罗马帝国的传闻——以《后汉书·大秦传》为中心的考察[J];古代文明;2009年04期
9 杜瑞芝,杨淑辉;萨玛瓦尔的《算术珍本》与中国古代数学问题[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10 龙村倪;景德“青花”下西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顾晓伟;李云根;;在福建发现中国的海洋文化——历史记忆与海洋文化认同[A];福建省首届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顾晓伟;李云根;;在福建发现中国的海洋文化——历史记忆与海洋文化认同[A];中华文化与地域文化研究——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20年论文选集[第二卷][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慧玲;中日关系正常化以来日本华侨华人社会的变迁[D];厦门大学;2001年
2 袁承志;风格与象征——魏晋南北朝莲花图像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3 王冬青;明朝朝贡体系与十六世纪西人入华策略[D];复旦大学;2005年
4 马明良;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交往历程与交往前景[D];西北大学;2005年
5 赵树廷;清代山东对外贸易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6 程龙(S.J.JALALZADEH);开拓与传通—中医学的中东之旅[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7 何海龙;边缘之拓治[D];厦门大学;2007年
8 荆晓燕;明清之际中日贸易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9 高占盈;南越国艺术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08年
10 葛铁鹰;阿拉伯古籍中的“中国”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焕嘉;郑和碑林的艺术设计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2 邢泷语;历史时期北部湾海洋经济发展探析[D];暨南大学;2011年
3 钟福安(Adisorn Wongjittapoke);泰国华人社会的形成述论[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1年
4 黄建平;清代云南商业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杨淑辉;萨玛瓦尔和他的《算术珍本》[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6 梁海萍;明永乐年间与西域诸国通贡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7 吴玉娴;从明清文献看外来植物的引进与传播[D];暨南大学;2007年
8 周芳;华南沿海早期文化中的“南海”因素[D];厦门大学;2007年
9 朱晨;中国建筑对西方的美学影响[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10 王苗芳(Chalalai Thanaruksirithaworn);中国武侠小说对泰国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翠兰,高健;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理性思考[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2 代恒猛;参与经济全球化 发展中国家要处理好八个关系[J];前进;2001年03期
3 温国才;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的对策[J];生产力研究;2001年06期
4 吴微;弱者与强者的对话——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经济全球化[J];首都经济;2001年01期
5 王伯鲁;经济全球化的技术基础剖析[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1年01期
6 李霞,祝军;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J];四川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7 张英健;谈经济全球化趋势及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J];松辽学刊(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8 张晓霞;经济全球化与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9 黄晋太,王宏其;经济全球化趋势及其对策[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08期
10 张艳梅;经济全球化与先进生产力[J];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玉宝;;经济全球化的新特点与我国的对策研究[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2 张二震;方勇;;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经验[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2008)[C];2008年
3 胡代光;;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和我们的对策[A];面向新世纪的中国经济[C];2000年
4 刘桂斌;;中国经济在融入经济全球化中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发展[A];面向新世纪的中国经济[C];2000年
5 刘志彪;;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阶段及其运行的新特征[A];面向新世纪的中国经济[C];2000年
6 吴明瑜;;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一些思考[A];经济全球化和中国技术经济发展[C];2000年
7 张塞;;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进程(摘要)[A];广西生产力学会第六届年会专辑[C];2001年
8 王云力;张铁星;;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挑战[A];论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C];2002年
9 冯芸;王柱;胡戈游;;经济全球化的测度[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7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10 王广信;;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经济的市场化改革[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吕博;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服务业的影响[N];中国审计报;2002年
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鲁志强;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上)[N];中国冶金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李争平;经济全球化中的强劲音符[N];经济日报;2001年
4 刘昕;经济全球化能给第三世界带来福音吗?[N];科技日报;2000年
5 朱季历;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N];学习时报;2004年
6 于培伟邋欧阳日辉;经济全球化是曲折发展的过程(上)[N];国际商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刘金镝;经济全球化是鲜花,,也是陷阱(二)[N];民营经济报;2007年
8 李渊;全球化的出路在于分享[N];人民日报;2006年
9 刘力;经济全球化见顶了吗?[N];学习时报;2007年
10 ;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N];人民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关立新;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向及中国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赵雄;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经济全球化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3 马腾;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看经济全球化[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4 范爱军;经济全球化利益风险论[D];山东大学;2005年
5 宋群;21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0年
6 赵景峰;经济全球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分析[D];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
7 董岩;经济全球化基本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8 张登文;经济全球化与后发资本主义国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9 温俊萍;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赵新正;经济全球化与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文;经济全球化与老挝经济的发展[D];山东大学;2009年
2 刘艺新;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初步认识与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3 黄永红;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国家经济安全探索[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黄燕晖;浅析经济全球化的总趋势与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D];外交学院;2005年
5 刘昱;我国产业面对经济全球化之对策[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6 韦向阳;经济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经济面临的挑战及对策选择[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7 缑军勇;经济全球化——社会基因的全球复制与竞争[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8 李颖;试论经济全球化及中国对策[D];安徽大学;2003年
9 段会娟;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政府的职能转变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10 王晓梅;经济全球化趋势与中国经济发展的机遇、挑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9698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1969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