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四川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发展评价

发布时间:2018-06-09 02:26

  本文选题:土地集约利用 + 城市化 ; 参考:《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摘要】:我国处于城市快速发展时期,城市的数量和规模增长迅速,考虑到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导致城市土地利用问题突出,在这种背景之下,对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研究应运而生。在我国的土地所有制中,城市土地归国家所有,具有很强的垄断性。土地市场在不同地区表现的区位差异性显著,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强,而城市化发展离不开土地的支持,这样土地集约利用也就非常必要。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定位,以及对城市化本质的认识,分析两个概念之间的相关性,能对城市的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四川省作为西南地区经济、交通枢纽,二元经济结构明显,技术水平落后,城市化发展水平低于东部发达地区,城市发展土地需求量大,为推进区域的经济发展,通过集约地利用土地,可以实现经济社会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协调发展。以四川省的18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分别构建城市化、土地集约利用两个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四川区域内不同城市的真实发展水平。城市化区域发展差距先增大后变小,其中,区域整体城市化水平随时间变化为上升趋势,以中心城市(成都)为最高值,随距离增加有变小的趋势,内江、眉山、巴中、资阳城市化水平最低。区域差异性在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中表现得非常突出,为川中地区川南地区川北地区。通过物理学上的交互耦合机制,构建耦合协调发展模型,并根据得到的耦合协调度将城市发展水平分类,便于进行空间相关性分析。出现以成都市为中心的密集耦合高值区,北部与南部耦合协调发展较好,东北部和东南部区域发展相对较弱。对全局空间相关性进行分析,得到的莫兰值均为负值,且由初期强负相关性,逐渐发展接近随机性分布,表明空间差异性减弱。对局部相关性进行分析,以巴中和达州为中心的四川东北部出现耦合协调发展的低值聚集区域,需要得到改善。
[Abstract]:China is in the period of rapid urban development. The number and scale of the city are growing rapidly. Considering the basic national conditions of our country, the problem of urban land use is prominent. Under this background, the intensive use of urban land has come into being. In the land ownership system of our country, the urban land is owned by the state and is very strong. The land market has a significant location difference in different regions, the land resources are scarc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rbanization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support of the land, so the intensive use of the land is also necessary. The orientation of the intensive use of the urban l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of the urbanization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concepts can be used to the cit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has a good promotion effect. As the economy of the southwest region, the transportation hub, the two yuan economic structure is obvious, the technical level is backward, the level of the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is lower than the eastern developed area, the demand of the urban development land is large,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and land can be realized through the intensive use of land. Using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etween the 18 cities of Sichuan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wo evaluation indexes system of urbanization and intensive land use are constructed respectively, and the real development level of different cities in the Sichuan region is analyzed.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gap of urbanization is increased first and then then smaller, in which the overall Urbanization level of the region is rising with time. The trend is that the central city (Chengdu) is the highest, and the trend is smaller with the distance. The urbanization level of Neijiang, Meishan, Bazhong and Ziyang is the lowest. The regional difference is very prominent in the level of land intensive use, which is a coupling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interaction mechanism of physics in the North Sichuan area. According to the obtained coupling coordination degree, the urban development level is classified and the spatial correlation analysis is easy to be carried out. The dense coupled high value area with Chengdu as the center appears, the coupling and coordination between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is better, and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the northeast and the southeast is relatively weak. For negative value, and from initial strong negative correlation, it gradually develops close to random distribution,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spatial difference is weakened. Local correlation is analyzed, and the low value aggregation region in the northeast of Sichuan, Bazhong and Dazhou as the center, needs to be improved.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99.23;F299.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华东;;国家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J];港口经济;2006年03期

2 董秀茹;石水莲;王秋兵;;土地集约利用问题研究综述[J];党政干部学刊;2006年06期

3 张统生;李宏军;李东林;;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探讨[J];山东国土资源;2009年01期

4 李彦;欧名豪;陈哲;;基于系统观点对土地集约利用的思考[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9年01期

5 陈静;付梅臣;张伟;华蓉;陶金;;南堡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09年09期

6 袁旭东;武泽江;凌鑫;王亚文;;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有关问题的思考[J];广东土地科学;2009年04期

7 童恋;袁旭东;;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有关问题的思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S1期

8 白雪;;小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问题和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年07期

9 马艳萍;;浅析我国土地集约利用的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19期

10 李春华;李宁;江莉佳;张飞;;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现状综述[J];中国农学通报;2011年2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邓炯;;对土地集约利用有关问题的思考[A];2007年中国土地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袁新国;;开发区再开发土地集约利用策略研究[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化与区域规划研究)[C];2012年

3 陈玮;;土地集约利用规划管理探讨[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第38分会场、科学发展与土地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论文集[C];2005年

4 曹蕾;邱道持;田水松;;重庆市渝北区城镇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与空间格局分析[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第38分会场、科学发展与土地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论文集[C];2005年

5 曹蕾;邱道持;田水松;;重庆市渝北区城镇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与空间格局分析[A];新技术在土地调查中的应用与土地科学技术发展-2005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赵小敏;于少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集约利用研究[A];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土地节约利用——2006中国科协年会12专题分会场第4单元会场论文集[C];2006年

7 邱鹏飞;雍国玮;罗永刚;吴宁;申京诗;;城市化进程中四川省土地集约利用的探索与实践[A];庆祝中国土壤学会成立60周年专刊[C];2005年

8 吴荣钱;;彻底推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9 赵小敏;于少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集约利用研究[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10 聂燕军;任春艳;;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中的咨询服务[A];房地产咨询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帅弋;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我市居西部十市第三[N];贵阳日报;2006年

2 高晓宇 彭楚舒;促进土地集约利用[N];湖南日报;2006年

3 记者 胡志喜 韩亚卿;湖北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启动[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4 来建强;福建对84个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进行评价[N];中国改革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黄穗诚;广东完成国家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N];广东建设报;2009年

6 张f  兰波 徐维锋;东营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更新成果全部通过验收[N];东营日报;2010年

7 王婷;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启动[N];中国证券报;2008年

8 记者 彭建基 通讯员 梁毅娟 刘强;加强土地集约利用 加快“两化”进程[N];西江日报;2013年

9 记者 董少华 实习生 王玉;我区各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率高[N];新疆日报(汉);2013年

10 同济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教授 石忆邵;土地集约利用再思考[N];东方早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顾湘;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土地集约利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2 王长坤;基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3 刘玲;功能平衡目标下城市住宅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陈海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土地集约利用机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5 江立武;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动态评价及潜力预测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6 吴苓;城市近郊土地集约利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7 吴郁玲;基于土地市场发育的土地集约利用机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8 苏斌;GIS支持下的城市地价空间分布与土地集约利用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9 宗毅;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理论分析与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10 王广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及其系统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可;贵州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4年

2 付鑫;基于PSR模型的沈阳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3 陈威;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4 曾炼;内江市中心城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5 赵媛;三门峡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6 吴明辉;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分析与对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7 王莉;高科技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及政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

8 黄凯;江西省国家级高新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6年

9 徐婷婷;四川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发展评价[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10 雷滢滢;新常态下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9983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19983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5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