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中国省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差异演变和解释

发布时间:2018-10-07 21:22
【摘要】:基于2002—2012年数据研究表明,我国省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差距以2004年为界出现"先扩大后减小"的趋势。三地带和八地区分解均表明,地带(区)间差距是全域内部差距的主要来源。在影响因素中,反映区域资源禀赋和历史条件的地区固有因素的影响最为显著,相对贡献率呈现微弱增长态势,其次为经济基础和开放度。考察年度内区域经济基础和工业化水平的相对贡献率呈下降趋势,市场化程度和创新能力的影响相对上升,开放度的相对贡献率变化较为平缓。
[Abstract]:Based on the data from 2002 to 2012, it is shown that the gap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and new technology industry in the province of China appears the trend of "expand first and then decrease" in 2004. The decomposition of the three zones and the eight regions shows that the gap between the regions is the main source of the gap within the whole region. Among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the regional inherent factors, which reflect the regional resource endowment and historical conditions, have the most significant influence, and 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 rate shows a weak growth trend, followed by the economic base and the degree of openness. 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 rate of regional economic base and industrialization level is decreasing, the influence of marketization degree and innovation ability is rising, and 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 rate of open degree is relatively gentle.
【作者单位】: 山东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济南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我国城市化质量空间差异的成因和优化策略”(14YJCZH191)
【分类号】:F276.4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清文;蓬勃发展的中国高新技术产业[J];中国外资;2000年03期

2 周路明;深圳高新技术产业面临四大挑战[J];深圳特区科技;2000年05期

3 ;京沪深如何发展高新技术产业[J];领导决策信息;2000年01期

4 李玉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促进经济发展[J];经济视角;2000年03期

5 陈紫兰;;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J];上海城市规划;2000年03期

6 赵大伟;;浅谈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J];未来与发展;2000年04期

7 杨秀;;北京,奏响高新技术乐章——祝贺第三届“中国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周”[J];科技潮;2000年05期

8 张威;李光辉;宋志勇;;国际高新产业与经济发展系列报道(一)——国际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扫描[J];适用技术市场;2000年07期

9 肖伯男;鲁忠;田炳云;;试论风险投资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作用[J];中外科技信息;2001年Z1期

10 丛民;李学峰;;高新技术产业:经济腾飞的助推器[J];改革与开放;200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彭程甸;胡舜;;促进湖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法制创新探析[A];湖南省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刘本禄;;发挥高校优势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3 傅毓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分析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4 喻德华;靳丽贤;;廊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5 李云玲;王士卿;;关于高新技术产业中的灰领[A];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经济运行机制创新研究——经济全球化与经济运行机制变革研讨会议论文[C];2004年

6 许统生;陶然;;美、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不同制度安排及其对中国的启示[A];当代中国经济问题探索(下册)[C];2004年

7 傅有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筹集资金的问题探讨[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8 赵海林;;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体制创新[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第23次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肖勤;;论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制度安排[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10 南京大学课题组;袁勤俭;;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赵乐琴;专家提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难题与对策[N];北京科技报;2002年

2 ;高新技术产业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超过60%[N];北京日报;2002年

3 本报记者 廖琪钟;高新技术产业瞄准更高目标开始新的跨越[N];贵州日报;2004年

4 孙林;高新技术产业占深圳工业半壁江山[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4年

5 萧灼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及发展前景[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6 ;高新技术产业基本情况[N];国际商报;2000年

7 张文丽;构筑山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支点[N];山西经济日报;2003年

8 记者 梁兴超;“七一”讲话成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竭动力[N];深圳商报;2001年

9 柳悦 黄海京;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N];天津日报;2005年

10 通讯员 赵伦光;上半年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形势分析[N];孝感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冷俊峰;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制度创新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2 李拓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3 刘建武;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制度创新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4 陈大雄;高新技术产业评价与发展研究——兼论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D];中南大学;2004年

5 卢焱群;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极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6 韩立华;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7 彭敏;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及其财政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王艺瑾;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制度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9 谢沛善;中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唐中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川;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2 刘,

本文编号:22557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2557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c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