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长江经济带能源效率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17 11:08

  本文关键词:长江经济带能源效率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时期,以高能耗、高污染为典型特征的高增长难以为继,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长江作为贯穿我国领土的重要运输线和生命线,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2014年末,国家发布了《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在指导意见中提出了“打造沿江绿色能源产业带”,将长江经济带建成“生态文明的先行示范带”的政策目标。本文运用多种的计量经济模型对长江经济带能源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为政府部门提供有关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发展的能源政策。整篇文章以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为中心,首先利用非参数DEA模型对长江经济带各省份能源效率进行测度,在考虑到传统CCR-DEA模型所测结果可能会使得多个省份同时处于前沿面上,本文采用了基于DEA模型下的交叉评价方法,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区域的能源效率相对位于低、中、高的水平。接着,应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影响能源效率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选取六个影响因素分别是经济水平、市场化程度、技术水平、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以及能源价格,考虑模型的内生性,采用影响因素滞后项作为工具变量对面板数据进行两阶段估计。结果表明对长江经济带能源效率影响较大的三个变量依次为技术水平、经济水平、产业结构。其中,对于能源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倒U型特征的非线性关系的猜测,本文进行了验证。最后,本文对能源效率差异与收敛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的总体差异并呈现出显著的。收敛,各省份的差异性较小。长江经济带能源效率收敛性检验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整体的能源效率水平正在逐渐的缩小,一体化效应较为明显。根据β收敛性检验模型的实证分析发现,地方经济水平的提高、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煤炭能源消费占比的下降以及区域市场化水平的提升都有助于整体能源效率水平的趋同以及能源效率的整体提高。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 能源效率 DEA 面板模型 收敛性检验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24;F426.2;F127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7
  • 第一章 绪论7-11
  • 第一节 研究背景7-8
  • 第二节 研究方法8
  • 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8-9
  • 第四节 研究框架9
  • 第五节 本文主要创新点9-11
  • 第二章 能源效率理论与研究综述11-16
  • 第一节 长江经济带区域的能源效率研究综述11
  • 第二节 能源效率测算方法的理论和研究综述11-13
  • 一、能源效率测度方法11-12
  • 二、能源效率测度模型12-13
  • 第三节 能源效率影响因素分析的理论和研究综述13-15
  • 第四节 能源效率的区域差异及收敛的理论和研究综述15
  • 第五节 现有理论研究不足15-16
  • 第三章 基于DEA模型的能源效率测度16-28
  • 第一节 DEA基本原理16-17
  • 第二节 DEA基本模型17-20
  • 一、CCR-DEA模型17-20
  • 二、BCC-DEA模型20
  • 第三节 DEA交叉效率评价模型20-23
  • 第四节 长江经济带的能源效率计算23-28
  • 一、指标构建23
  • 二、基于CCR-DEA模型下的能源效率测度23-25
  • 三、基于DEA交叉效率评价模型下的能源效率测度25-28
  • 第四章 长江经济带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28-39
  • 第一节 面板模型基本理论28-31
  • 一、面板计量模型28-30
  • 二、模型的检验30-31
  • 第二节 指标的选择与构建31-33
  • 第三节 模型的构建33-34
  • 第四节 面板模型下的实证分析34-39
  • 一、对模型的选择34-35
  • 二、影响因素的实证结果35-39
  • 第五章 基于面板数据的能源效率收敛性分析39-46
  • 第一节 σ收敛检验39-41
  • 第二节 基于横截面方法的绝对β收敛检验41-42
  • 一、关于绝对β收敛检验的理论41
  • 二、绝对β收敛检验结果分析41-42
  • 第三节 基于面板分析方法的条件β收敛检验42-46
  • 一、关于条件β收敛检验的理论42-43
  • 二、条件β收敛检验结果分析43-46
  • 第六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46-49
  • 第一节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46-47
  • 第二节 政策建议47-48
  • 第三节 能源效率的研究展望48-49
  • 参考文献49-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新著点击 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地图集[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2 柴锡贤;;上海在长江经济带的作用[J];上海城市规划;2002年02期

3 文孜;;长江经济带战略升级历程[J];珠江水运;2013年20期

4 ;长江经济带前景看好[J];城市规划通讯;1994年11期

5 张建国;21世纪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J];城市发展研究;1997年05期

6 傅波华;陆海亮;;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与长江上的建桥——谈芜湖长江大桥[J];学习与实践;1997年06期

7 ;长江经济带扩至11省市 环长株潭城市群或纳入[J];城市规划通讯;2014年02期

8 傅秀堂,张光富,黄学才;三峡工程移民与长江经济带的发展[J];长江水利教育;1997年01期

9 ;长江经济带指导意见将出台[J];工具技术;2013年11期

10 梁微;~"博;;打造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东师范大学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课题组;;以三通为突破口加快长江经济带的形成与发展[A];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初探[C];1997年

2 蒋正华;;增强长江健康生命 保护长江黄金水道 发展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在2006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南京)论坛上的讲话[A];2005—2006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下)[C];2006年

3 金学洙;;建设一个更加和谐和繁荣的长江经济带——在2006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南京)论坛上的致辞[A];2005—2006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下)[C];2006年

4 杨泰波;;深化协作 共创未来——在2006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南京)论坛上的演讲[A];2005—2006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下)[C];2006年

5 郑柏林;;充分发挥金融作用 支持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在2006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南京)论坛上讲话[A];2005—2006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下)[C];2006年

6 唐路元;;长江经济带中西部地区合作问题研究[A];长江上游经济发展与长江流域经济合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顾传训;;发展与繁荣:走向21世纪的长江经济带[A];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初探[C];1997年

8 雷亨顺;;建设长江经济带具有重大战略意义[A];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初探[C];1997年

9 张学恕;;迈向21世纪的长江经济带[A];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初探[C];1997年

10 唐建荣;;南京是一座开明开放的城市和欣欣向荣的投资热土——在2006长江经济带生产力发展(南京)论坛上的讲话[A];2005—2006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下)[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涛;长江经济带石化产能占全国一半[N];中国化工报;2006年

2 记者 梅云雄;加快沿江开发 打造长江经济带[N];三峡日报;2009年

3 记者 张爱虎 通讯员 杨明杏;我省将完善加快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战略[N];湖北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吴芳兰;“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发再掀高潮[N];上海证券报;2009年

5 朱旭东 徐旭忠 田建军;长江经济带:“龙头龙身龙尾”有待协调舞动[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0年

6 记者 吴生锋;共同抢抓长江经济带发展机遇[N];扬州日报;2012年

7 首席记者 沈念;舞活湖南长江经济带“龙头”[N];岳阳日报;2013年

8 记者 黄俊华 张磊 张爱虎;专家在汉纵论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N];湖北日报;2013年

9 杨洁 国家发改委政研室;创新驱动美丽长江经济带[N];人民长江报;2013年

10 记者 黄俊华 张进;推动壮腰工程和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N];湖北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熊伟;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问题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琳;长江经济带经济演进的时空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顾娜娜;长江经济带装备制造业产学研创新网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3 周志达;“长江经济带”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区域性传递研究[D];集美大学;2015年

4 胡尧;基于碳足迹测定的长江经济带低碳发展水平省际差异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5年

5 吴林;长江经济带11省市经济差异分析[D];湖北省社会科学院;2015年

6 潘玲玲;绿色低碳理念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7 徐丽;长江经济带商贸流通业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D];重庆工商大学;2015年

8 王伟志;长江经济带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与竞争力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5年

9 石琼丹;基于长江经济带进出口贸易趋势的外贸集装箱生成量预测[D];宁波大学;2015年

10 陈国斌;云南承接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长江经济带能源效率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28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528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a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