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金州新区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工具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17 08:03

  本文关键词:金州新区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工具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和产业分工的专业化,产业集群带来的竞争优势和对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引起了各地政府决策管理部门和产业规划部门的普遍关注。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作为我国重点培育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金州新区政府着重发展的主导产业,已成为新区经济发展重要的增长极。如何结合金州新区发展实际,运用有效政策工具支持本地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集群发展,是金州新区经济和产业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以产业集群和政府公共政策理论为研究基础,综合运用产业经济学、公共管理学、区域经济学等相关专业知识,主要采用比较分析法和调查分析法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发展的国内外模式,并介绍了金州新区目前的发展现状。其次分析了金州新区发展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的政策支持战略、SWOT竞争力及政策支持中所存在的问题。然后从财政、金融、人才三个方面分析了金州新区扶持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的政策工具选择。最后,从战略规划、具体实施、公共服务三个层面提出了政府部门实施公共管理保障产业政策工具有效实施的建议。
【关键词】:智能制造装备产业 产业集群 政策工具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426.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绪论8-17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8-9
  • 1.1.1 选题背景8
  • 1.1.2 研究意义8-9
  •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9-15
  • 1.2.1 核心概念阐释9-11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4
  • 1.2.3 文献评述14-15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15-17
  • 1.3.1 研究方法15
  • 1.3.2 技术路线15-17
  • 2 金州新区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分析17-24
  • 2.1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发展模式17-19
  • 2.1.1 先导创新型集群发展模式—拉力主导17-18
  • 2.1.2 制度创新型集群发展模式—推力主导18
  • 2.1.3 模仿超越型集群发展模式—压力主导18-19
  • 2.2 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工具类型19-21
  • 2.2.1 政府引导、龙头企业主导运作型19-20
  • 2.2.2 政府主导型20
  • 2.2.3 外商直接投资生成模式20-21
  • 2.3 金州新区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分析21-24
  • 2.3.1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基础雄厚21
  • 2.3.2 产业集群发展格局良好21-22
  • 2.3.3 产业集群创新资源丰富22
  • 2.3.4 产业存量总体规模不大22-24
  • 3 金州新区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政策支持分析及政策工具选择24-38
  • 3.1 金州新区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规划与评价24-26
  • 3.1.1 金州新区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定位24
  • 3.1.2 金州新区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目标24
  • 3.1.3 金州新区支持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的主要政策24-26
  • 3.1.4 金州新区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发展政策存在的问题分析26
  • 3.2 金州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竞争力分析26-31
  • 3.2.1 金州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内部因素分析26-29
  • 3.2.2 金州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外部因素分析29-30
  • 3.2.3 金州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选择30-31
  • 3.3 金州新区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工具选择31-38
  • 3.3.1 财税工具31-33
  • 3.3.2 金融工具33-35
  • 3.3.3 人才工具35-38
  • 4 金州新区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的政策工具保障措施38-44
  • 4.1 战略规划层面38-40
  • 4.1.1 科学规划产业集群发展38
  • 4.1.2 完善产业集群制度环境38-39
  • 4.1.3 构建信任的产业集群文化39-40
  • 4.2 具体实施层面40-42
  • 4.2.1 引导园区的产业发展40
  • 4.2.2 建立区域性的创新网络40-41
  • 4.2.3 培育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41-42
  • 4.3 公共服务层面42-44
  • 4.3.1 推进产业集群地理空间上的硬环境建设42
  • 4.3.2 打造产业集群的公共服务平台42-43
  • 4.3.3 转变政府职能打造服务型政府43-44
  • 结论44-45
  • 参考文献45-47
  • 致谢47-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昕;;智能制造方兴未艾[J];装备制造;2013年09期

2 杜品圣;;智能工厂——德国推进工业4.0战略的第一步(上)[J];自动化博览;2014年01期

3 竺坚;;加快安徽智能制造产业爆发增长的政策建议[J];安徽科技;2014年01期

4 ;中科院集成化激光智能制造及柔性加工系统通过验收[J];世界制造技术与装备市场;2004年04期

5 路甬祥;;走向绿色和智能制造——中国制造发展之路[J];国内外机电一体化技术;2010年03期

6 幸权;柴宗明;;智能制造关系中国制造业发展[J];企业技术开发;2011年14期

7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制造专业委员会会员大会暨第三届全国智能制造学术会议在湖南湘潭举行[J];装备制造技术;2011年12期

8 ;三部门组织实施智能装备发展专项 重点推进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及示范应用[J];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12年05期

9 ;智能制造科技和机器人科技规划发布[J];工具技术;2012年05期

10 ;智能制造“十二五”规划强调机器人为培育重点[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12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东朝莉;;智能制造推动建材装备向高端发展[A];中国水泥行业设备管理模式创新技术交流会文集[C];2013年

2 路甬祥;;绿色、智能制造与战略性新兴产业[A];2010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主旨报告[C];2010年

3 邬雁忠;;智能制造——提升企业新的竞争力[A];第九届中国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付仙良;;数字化车间综述及示范项目[A];第23届全国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学术会议暨第5届中国煤矿信息化与自动化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3年

5 陈统坚;彭永红;;智能加工控制系统:目标、特征与途径[A];1995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暨智能自动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上册)[C];1995年

6 王安敏;崔伟;王辛立;;智能制造系统应用前景研究[A];2007'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二)[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宗闻;三部委组织实施智能制造装备专项[N];中国纺织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许琦敏;借力3D打印迈入“智能制造”[N];文汇报;2013年

3 辛文;智能制造技术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签约并揭牌[N];中国航空报;2013年

4 闵杰;培育智能制造 创新生产模式[N];中国电子报;2013年

5 记者 张梅 沈谦 实习生 鲁燕;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制造学术研讨会在西安召开[N];陕西日报;2013年

6 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第一总经理 贝诺·彭泽 翻译 本报驻德国记者 郑红;智能制造带来巨大商机[N];人民日报;2014年

7 记者 江萌 胡弦;江城发力智能制造[N];湖北日报;2014年

8 本报记者 杨明;京津冀携手推动智能制造协同发展[N];中国工业报;2014年

9 本报记者 杨明;京津冀协同发展 智能制造产业率先提速[N];中国工业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王婷如;路甬祥:中国走向绿色、智能制造[N];中国工业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祖国;基于社会化的协同智能制造系统研究[D];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2015年

2 潘全科;智能制造系统多目标车间调度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3年

3 马利;装备制造企业前向物流智能平衡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维刚;智能化汽车焊接生产线设计和实现[D];山东大学;2016年

2 吕罗昊;基于移动设备的远程智能监控管理系统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3 刘骑静;XMZ智能交通发展战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4 缪霖;《案例》:广东CASZF科技公司[D];暨南大学;2016年

5 李辰昱;造船企业智能制造技术应用规划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6年

6 龙田;智能制造中的生产调度优化问题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6年

7 崔巍;基于不确定性及模糊推理的智能制造专家系统研究与实现[D];天津大学;2014年

8 薛林;金州新区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工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9 张继红;智能制造技术与系统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10 朱鹏飞;面向创新设计的电子信息产品智能制造创新模式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金州新区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工具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25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525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5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