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论文 >

红旗渠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17 06:55

  本文关键词:红旗渠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全国红色旅游的兴起,一些学者将目光聚焦到享誉国内外的红旗渠红色文化资源。20世纪60年代建成的红旗渠作为典型的红色文化资源,其主题鲜明、特色突出、国内外知名度高、内涵丰富,具有极大的政治、文化、教育和经济价值。红旗渠精神不仅是林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的中国力量,更是人们在现代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精神动力。因此,应该继续弘扬红旗渠精神,传承红旗渠红色文化,充分开发利用红旗渠红色文化资源。第一部分,阐述了研究红旗渠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目前学术界对红旗渠红色文化资源的研究概况以及红旗渠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的整体思路和主要观点。第二部分,对红旗渠红色文化资源的形成及其特点进行分析。从红旗渠红色文化资源的形成、红旗渠建成后的国内外影响和红旗渠精神的内涵解读三个方面论述红旗渠红色文化的历史本源及其精神塑形,以进一步探讨红旗渠精神及其红色文化资源的特点。第三部分,探讨红旗渠红色文化资源的表现形态,分别从红旗渠遗址遗迹及旅游开发形态、红旗渠文学作品及艺术作品形态、红旗渠品牌及产业发展形态角度入手对不同类型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分析、归纳和梳理。在红旗渠遗址遗迹方面,主要考察红旗渠遗址遗迹和红色旅游规模及影响。在红旗渠文学艺术作品方面,归纳探究有关红旗渠主题的艺文诗歌、戏剧话剧、影视剧绘画。在红旗渠品牌方面,挖掘红旗渠品牌的文化内涵,探究红旗渠品牌的产业范围,进一步探讨红旗渠品牌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第四部分,考察当前红旗渠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主要从遗址遗迹的保护与开发、文艺作品的创新与推广、红旗渠品牌的打造与产业拓展方面展开研究。红旗渠遗址遗迹的保护与开发主要包括加强日常维护、转变管理机制和进一步完善开发。红旗渠文艺作品的创新与推广表现在人们对红旗渠文艺作品的保护意识,红旗渠文艺作品影响力和创新性开发。红旗渠品牌的打造与拓展包括加强品牌的形象识别度,拓展红旗渠产业,推动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等。第五部分,阐述进一步开发利用红旗渠红色文化资源的对策。主要从运用新兴媒介、创新文艺作品、发展红色旅游等方面进行探讨,以加强红旗渠红色文化的宣传、打造红旗渠品牌、发展红旗渠红色文化产业,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红旗渠红色资源提供理论观点。本文以时代的眼光、发展的视角,运用党史资料结合红旗渠红色文化发展的历史条件、社会环境、区域发展、政治文化、经济管理等因素,对红旗渠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创新性研究,为红旗渠红色资源的进一步保护开发与利用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
【关键词】:红旗渠红色文化资源 红旗渠精神 开发利用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19
  • 1.1 研究红旗渠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11
  • 1.2 关于红旗渠红色文化资源的研究概况11-15
  • 1.2.1 关于红旗渠精神的研究12-13
  • 1.2.2 关于红旗渠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研究13-14
  • 1.2.3 关于红旗渠红色文化与地方文化的研究14-15
  • 1.3 红旗渠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的思路和主要观点15-17
  • 1.3.1 研究思路15
  • 1.3.2 主要观点15-16
  • 1.3.3 研究方法16
  • 1.3.4 创新之处16-17
  •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17-19
  • 1.4.1 红色文化17
  • 1.4.2 红色文化资源17-18
  • 1.4.3 红旗渠红色文化资源18
  • 1.4.4 红色旅游18-19
  • 第二章 红旗渠红色文化资源的形成及特点19-29
  • 2.1 红旗渠红色文化的历史本源及精神塑形19-24
  • 2.1.1 红旗渠红色文化资源的形成19-20
  • 2.1.2 红旗渠建成后的国内外影响20-22
  • 2.1.3 红旗渠精神的内涵解读22-24
  • 2.2 红旗渠精神的特点24-26
  • 2.2.1 时代性24-25
  • 2.2.2 地域性25
  • 2.2.3 民族性25-26
  • 2.2.4 革命性26
  • 2.3 红旗渠红色文化资源的特点26-29
  • 2.3.1 红旗渠红色资源丰富多样,品位高26-27
  • 2.3.2 红旗渠红色资源知名度高27-28
  • 2.3.3 红旗渠红色资源开发价值大28
  • 2.3.4 红旗渠红色资源的区域格局优势明显28-29
  • 第三章 红旗渠红色文化资源的表现形态29-38
  • 3.1 红旗渠遗址遗迹及旅游开发形态29-31
  • 3.1.1 红旗渠遗址遗迹的考察29-30
  • 3.1.2 红旗渠红色旅游规模及影响30-31
  • 3.2 红旗渠文学作品及艺术作品形态31-35
  • 3.2.1 红旗渠艺文诗歌32-33
  • 3.2.2 红旗渠戏剧话剧33-34
  • 3.2.3 红旗渠影视剧绘画34-35
  • 3.3 红旗渠品牌及产业发展形态35-38
  • 3.3.1 红旗渠品牌的文化内涵35
  • 3.3.2 红旗渠品牌的产业范围35-36
  • 3.3.3 红旗渠品牌与区域经济的互动36-38
  • 第四章 红旗渠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38-45
  • 4.1 红旗渠遗址遗迹的保护与开发38-40
  • 4.1.1 红旗渠遗址遗迹的日常维护38
  • 4.1.2 红旗渠遗址遗迹的管理机制38-39
  • 4.1.3 红旗渠遗址遗迹的完善开发39-40
  • 4.2 红旗渠文艺作品的创新与推广40-42
  • 4.2.1 红旗渠文艺作品的保护意识40-41
  • 4.2.2 红旗渠文艺作品的影响力41
  • 4.2.3 红旗渠文艺作品的创新性开发41-42
  • 4.3 红旗渠品牌的打造与产业拓展42-45
  • 4.3.1 红旗渠品牌的形象识别度42
  • 4.3.2 红旗渠品牌的产业拓展42-43
  • 4.3.3 红旗渠品牌与旅游产业的发展43-45
  • 第五章 红旗渠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45-54
  • 5.1 运用新兴媒体,加强红色文化宣传45-47
  • 5.1.1 推动网络媒体成为红旗渠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的重要平台45-46
  • 5.1.2 利用手机媒体增强红旗渠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的参与性46
  • 5.1.3 广泛利用新媒体形式开创红旗渠红色文化资源推广的新模式46-47
  • 5.2 创新文艺作品,打造红色文化产品47-49
  • 5.2.1 打造雅俗共赏的精品文艺作品47-48
  • 5.2.2 文化艺术创意和产品生产相结合48-49
  • 5.2.3 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和文化品牌定位49
  • 5.3 发展红色旅游,打造红色文化品牌49-54
  • 5.3.1 丰富红色文化内涵,,开发红色旅游项目49-50
  • 5.3.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红色旅游景区体系50-51
  • 5.3.3 转变开发思路,发展红色文化产业51-52
  • 5.3.4 创新管理体制,增强红色旅游发展的活力52
  • 5.3.5 加强红色旅游队伍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52-54
  • 结语54-55
  • 参考文献55-59
  • 致谢59-61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1-62

【参考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建平;赣南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09年


  本文关键词:红旗渠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24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524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6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