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与大城市病治理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金成;马燕坤;;京津冀协同与大城市病治理[J];中国金融;2016年02期
2 李洋;;基于产业结构的“供需”失衡:“城市病”发生机制研究——以北京市F区为例[J];中国名城;2017年07期
3 孙爽;;破解首都“大城市病” 着力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国外首都圈治理的经验和启示[J];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2015年09期
4 孙立坚;;“金融泡沫”是一种现代“城市病”[J];国际市场;2009年06期
5 ;热点[J];中国报道;2016年03期
6 于东霞;;破题疏解之困[J];投资北京;2015年06期
7 孙立坚;;“金融泡沫”是一种现代城市病——关于增加上海世博会论坛主题的建议[J];社会观察;2009年06期
8 ;丢失的大武汉[J];小康;2007年08期
9 赵弘;;以现代都市圈建设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J];经济论坛;2018年07期
10 乌梦达;孔祥鑫;;聚焦北京解决“大城市病”破局之变[J];决策探索(上半月);2015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雪;;京津高新技术对廊坊市经济辐射的研究[A];主动对接京津与产业高端发展路径研究——第六届沿渤海·环首都·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会议论文[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见习记者 苏诗钰;京津冀协同重在解决北京“大城市病”[N];证券日报;2015年
2 记者 肖玮 实习记者 张恒;京津冀规划纲要对症“大城市病”[N];北京商报;2015年
3 本报记者 牛福莲;警惕城市病演变为区域病[N];中国经济时报;2014年
4 辜胜阻 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 何峥 武汉大学;探索中国特色治理“大城市病”路子[N];人民日报;2015年
5 记者 钟文 杨彩华;重构战略竞争优势 破解“大城市病”[N];成都日报;2019年
6 本报记者 武永清;拓展新空间 培育新动力[N];太原日报;2015年
7 陈永伟;大国,何时大而不隔?[N];21世纪经济报道;2016年
8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执行院长 傅蔚冈;北京“腾笼换鸟”的成本[N];华夏时报;2013年
9 杭州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高级工程师 张柏琰;霾、堵同治 撬活经济[N];中国建设报;2015年
10 本报评论员;全力打好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攻坚战[N];北京日报;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晶;北京市产业调整疏解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2 张野;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D];扬州大学;2018年
3 李霏;辽宁省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统计分析[D];辽宁大学;2014年
4 罗金;中俄纳米产业合作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8年
5 江璇;射洪县西部国际合作产业园区创新发展模式案例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6 王亚妹;基于产城融合角度对保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8年
7 张腾海;从“技术—市场—政策”的视角看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D];山东师范大学;2017年
8 刘培勤;新疆高新技术产业科技与金融的耦合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7年
9 卢誉;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6年
10 吴更元;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5549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554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