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金融产业集聚的空间计量分析
本文关键词:山东省金融产业集聚的空间计量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金融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和核心要素,金融产业集聚则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切实需要和必然结果。山东省作为经济大省,金融产业稳步发展,但是相比其他发达省市,发展水平和集聚程度并不高。本文从金融产业集聚机制出发,构建了金融产业集聚的动力系统,系统论述了影响金融产业集聚的内因、外因。依据以上的理论研究,从山东省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山东金融产业的空间集聚特征,对比了济南、青岛金融中心的发展背景和目标定位,并通过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对影响山东省金融产业集聚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分析比较各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从而更有针对性的提出促进山东省金融产业集聚和发展的政策建议。通过研究发现,金融产业集聚并非一个动力、单个影响因素在发挥作用,而是内因外因所发挥的多个动力的合力在产生综合作用;山东省金融产业发展呈现稳步向好态势,但集聚水平并不高,全局Moran’s I指数诠释了山东省银行业、保险业呈不显著、低水平集聚发展状态,证券业呈不显著、低水平分散发展状态,Moran散点图及区位熵的测算揭示了山东省金融产业发展的空间格局,表现出一个高水平发展城市——济南、一个以青岛为中心的东部沿海高水平发展区和鲁西南低水平发展区共存的现象;通过空间滞后模型固定效应的检验结果,得出金融市场规模和地理区位优势对金融产业集聚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金融机构业务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对金融产业集聚具有积极的作用,但山东省金融产业的集聚发展也可能存在着创新水平较低、金融人才缺乏、政府引导和基础设施建设上的问题。
【关键词】:山东省 金融产业集聚 动力机制 影响因素 空间计量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32.7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8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0-11
- 1.1.1 研究背景10
- 1.1.2 研究意义10-11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11-15
- 1.2.1 金融产业集聚的相关研究11-13
- 1.2.2 运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的相关研究13-14
- 1.2.3 综合评价14-15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5-16
- 1.3.1 研究方法15
- 1.3.2 技术路线15-16
-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16-17
- 1.4.1 研究内容16-17
- 1.4.2 结构安排17
- 1.5 创新点17-18
- 第2章 金融产业集聚机制的理论分析18-31
- 2.1 金融产业集聚的内涵和特征18-20
- 2.1.1 金融产业集聚的内涵18-19
- 2.1.2 金融产业集聚的特征19-20
- 2.2 金融产业集聚的动力机制20-28
- 2.2.1 金融产业集聚的动力体系20-24
- 2.2.2 金融产业集聚的内因24-26
- 2.2.3 金融产业集聚的外因26-28
- 2.3 金融产业集聚机制28-30
- 2.3.1 金融产业集聚形成机制28-29
- 2.3.2 金融产业集聚发展机制29-30
- 小结30-31
- 第3章 山东省金融产业集聚现状分析31-46
- 3.1 山东省金融产业空间集聚特征分析31-41
- 3.1.1 山东省银行业空间集聚特征31-35
- 3.1.2 山东省证券业空间集聚特征35-38
- 3.1.3 山东省保险业空间集聚特征38-41
- 3.2 山东省金融产业集聚度测算41-43
- 3.3 济南、青岛金融集聚区的对比分析43-44
- 小结44-46
- 第4章 山东省金融产业集聚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46-52
- 4.1 理论假设与变量选择46-48
- 4.1.1 理论假设46-47
- 4.1.2 变量选择47-48
- 4.2 建立模型48-49
- 4.3 空间回归模型结果与分析49-51
- 小结51-52
- 第5章 政策建议52-55
- 5.1 借助经济转型发展契机,搭建金融集聚战略平台52
- 5.2 增加金融产业科研投入,提高金融业务创新水平52-53
- 5.3 健全开放金融市场体系,充分发挥规模经济效应53
- 5.4 加大金融人才引进培养,提高我省金融人才层次53
- 5.5 依托特有地理区位优势,增强区域金融互联互通53-54
- 5.6 正确处理政府市场关系,发挥政府政策引导力量54
- 小结54-55
- 结论55-56
- 参考文献56-58
- 致谢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盛丹;王永进;;产业集聚、信贷资源配置效率与企业的融资成本——来自世界银行调查数据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证据[J];管理世界;2013年06期
2 张志元;季伟杰;;中国省域金融产业集聚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赵晓斌,王坦,张晋熹;信息流和“不对称信息”是金融与服务中心发展的决定因素:中国案例[J];经济地理;2002年04期
4 朱英明;产业集聚研究述评[J];经济评论;2003年03期
5 梁颖;;金融产业集聚的宏观动因[J];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11期
6 李镔;汤子隆;许珊珊;任晓怡;;我国金融产业集聚研究——基于空间统计学的研究方法[J];经济问题;2013年07期
7 潘英丽;论金融中心形成的微观基础——金融机构的空间聚集[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8 任英华;徐玲;游万海;;金融集聚影响因素空间计量模型及其应用[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年05期
9 吴玉鸣;;县域经济增长集聚与差异:空间计量经济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文汇;2007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何林峰;中央银行在金融稳定中的作用[D];四川大学;2007年
2 高朋;金融集聚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蕾;中国金融产业集聚程度及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D];兰州商学院;2011年
本文关键词:山东省金融产业集聚的空间计量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57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55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