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圈金融集聚及辐射效应研究
本文关键词:武汉城市圈金融集聚及辐射效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金融全球化大发展背景下,随着金融资源流动速度的不断加快,使得部分地区的金融机构及金融市场规模得以不断扩大,最终形成了金融集聚度较高的地区。而对金融集聚地相关问题的探讨可以为我们在地区间的经济实践提供指导,也能促进经济、文化、人力及技术等进一步流入金融集聚区,从而对地区间的经济与金融的发展起到一定借鉴作用。现有文献对金融集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金融集聚的形成模式、机制、路径选择、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等方面,而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及辐射效应的研究并不多,故本文从金融集聚及辐射效应为切入点,最终选择“武汉城市圈金融集聚及辐射效应研究”为研究主题。文章首先阐释了与金融集聚相关的理论,其次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武汉城市圈的金融集聚现状,并分析总结了导致城市圈金融集聚的内外动因,最后通过运用因子分析法和引力模型分别对武汉城市圈各城市的金融集聚指标以及辐射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及针对所得结论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金融集聚 辐射效应
【学位授予单位】:长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32.7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一章 绪论7-14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7-8
- 1.1.1 选题背景7
- 1.1.2 研究意义7-8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8-10
- 1.2.1 国内研究文献8-9
- 1.2.2 国外研究文献9-10
- 1.3 论文结构10-12
- 1.4 文章创新点及不足之处12-14
- 1.4.1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12-13
-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13-14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及理论14-20
- 2.1 金融集聚的基本概念14
- 2.2 金融集聚的相关理论14-20
- 2.2.1 集聚经济理论15
- 2.2.2 规模经济理论15-16
- 2.2.3 区位理论16-18
- 2.2.4 新经济地理学18
- 2.2.5 新制度经济的交易费用理论18-20
- 第三章 武汉城市圈金融集聚现状及动因20-28
- 3.1 武汉城市圈金融集聚现状20-23
- 3.2 金融集聚形成的内在动因分析23-25
- 3.2.1 行业间的竞争23-24
- 3.2.2 信息的不对称性24
- 3.2.3 规模经济24-25
- 3.3 金融集聚形成的外在动因分析25-28
- 3.3.1 政策制度25-26
- 3.3.2 地理区位26-27
- 3.3.3 人力资本27-28
- 第四章 武汉城市圈金融集聚的实证分析28-33
- 4.1 因子分析法28-29
- 4.2 数据说明与指标体系构建29-30
- 4.3 武汉城市圈金融集聚的实证结果30-33
- 第五章 武汉城市圈金融集聚辐射效应的实证分析33-38
- 5.1 引力模型33-34
- 5.2 数据说明与选取34-36
- 5.3 武汉城市圈金融集聚辐射效应的实证结果36-38
- 第六章 结论、建议及研究展望38-41
- 6.1 结论38
- 6.2 建议38-40
- 6.3 研究展望40-41
- 致谢41-42
- 参考文献42-45
- 附录45-48
- 作者简介4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泰;徐沈;;金融集聚变动趋势实证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胡国晖;郑萌;;金融集聚向扩散转化动因及机理研究[J];商业研究;2013年04期
3 傅斌;;区域金融集聚机制的延伸性分析——以浙江省为例[J];中国商贸;2013年20期
4 蔡苏文;刘仪杰;;青岛市金融集聚的效应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年10期
5 肖龙坚;;金融集聚向扩散转化的动因及机理研究[J];中国商贸;2013年31期
6 黄解宇;张志刚;;金融集聚与金融监管的互动关系探析[J];运城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7 刘军;黄解宇;曹利军;;金融集聚影响实体经济机制研究[J];管理世界;2007年04期
8 黄解宇;;金融集聚研究综述[J];工业技术经济;2008年01期
9 张世晓;王国华;;区域金融集聚竞争实证研究——基于非线性系统动力学虫口模型的仿真分析[J];时代金融;2009年02期
10 黎平海;王雪;;基于金融集聚视角的产业结构升级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丛正;;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金融集聚效应分析[A];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C];2012年
2 孙宪华;李娜;;天津市金融集聚与产业传导的关联[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C];2012年
3 刘焕;任燕燕;;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2卷)[C];2011年
4 崔慧霞;;空间结构转型与广东金融集聚机制[A];市场经济与转型升级——2011年广东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何宜庆;田婷婷;;城市金融集聚与要素流动空间耦合关系实证分析[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王开权 记者 柏建波;我市推进金融集聚区建设[N];淮安日报;2013年
2 记者 杨军雄 通讯员 刘婷婷;上城金融集聚引浙商[N];浙江日报;2014年
3 通讯员 钱年华 林厚彬 记者 李思颖;河西金融集聚区入驻机构昨领“红包”[N];南京日报;2009年
4 述而;中山金融集聚需走差异化路径[N];中山日报;2010年
5 陈蜜 苏静静;着力建设两大金融集聚区[N];温州日报;2011年
6 实习生 宇彤 记者 默然;早日建成金融集聚区[N];扬州日报;2011年
7 实习生 宇彤 记者 默然;广陵新城将崛起金融集聚区[N];扬州日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舒小波 梁耀予;高起点打造金家林金融集聚区[N];绵阳日报;2012年
9 记者 王玉平 实习生 党硕;银川高起点建设金融集聚区[N];宁夏日报;2014年
10 记者 侯爱敏;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效应日趋明显[N];郑州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高朋;金融集聚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2 宗晓武;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中的金融集聚因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3 任淑霞;金融集聚与城市经济增长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4 丁艺;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及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5 刘红;金融集聚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宇昕;天津金融集聚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2 王慧海;金融集聚及辐射效应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3 林典如;广州市金融集聚竞争力研究[D];暨南大学;2015年
4 傅悦;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5 欧胜雄;成都市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及优化对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6 刘奕彤;重庆市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7 李攻;金融集聚、地区差异与区域经济增长[D];山东大学;2015年
8 李蕊;新世纪以来我国金融产业空间集聚的格局演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9 王晓影;金融集聚、要素流动与区域经济增长趋同演化的统计分析[D];南昌大学;2015年
10 吴婷;我国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产值的影响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武汉城市圈金融集聚及辐射效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71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57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