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0 06:08
【摘要】: 科学发展观是“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指导思想和宗旨,是经济社会最基本的发展方式。陕西属于西部地区欠发达的省份,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经济增长方式较为粗放,资源生态环境等问题日益严重,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尤其需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保持较快速度的同时,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本文旨在探讨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和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陕西如何确定自己的发展模式,并通过对温州、苏南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分析得出陕西经济发展可以借鉴的经验,进而说明陕西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思路和实现转变的对策建议。 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到20世纪末经历了2个阶段。改革开放前推行的是均衡发展模式,改革开放后推行了非均衡发展模式,涌现出了温州、苏南和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成功模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对陕西具有很高的借鉴意义。本文主要运用归纳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对陕西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分析,为将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提供了丰富的现实依据。文章的最终结论是陕西应由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资源消耗型、倾斜型、投资拉动型、技术引进型的传统模式向集约型、资源节约型、均衡型、居民消费主导型和技术创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消除瓶颈制约,突破体制障碍,优化经济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类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有针对性地解决各地区、各领域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走均衡性发展道路;处理好发展和改革的关系,坚持以改革促进发展,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和资源节约转变。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127
本文编号:2591373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1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熊德平,朱银芳;经济发展中制度创新的逻辑[J];财经问题研究;2003年08期
2 凌耀初;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3年12期
3 殷德生;制度创新的一般理论:逻辑、模型与扩展[J];经济评论;2003年06期
4 剧锦文;西部地区国有企业的特性及其发展对策[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3年01期
5 严汉平,白永秀;两个层次的产权多元化与国有经济的深化改革[J];经济纵横;2004年01期
6 严汉平,白永秀;国有经济存在的逻辑及边界的确定[J];社会科学辑刊;2003年04期
,本文编号:25913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591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