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产业转移的环境效应分析
发布时间:2017-03-22 04:03
本文关键词:污染产业转移的环境效应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进程以及沿海产业转移步伐加快,产业转移成为了一个国内经济学者较为关注的问题,并不断影响着国内分工格局。在研究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一般伴有环境问题的产生,环境问题也逐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另外,我国八大经济区域经济发展情况、产业分工格局以及环境管制情况各不相同,本文对污染产业转移的环境效应进行了分析。本文将各个行业分为重度、中度以及轻度三类产业,并以此为研究对象,分析污染产业转移的环境效应,并试图找出环境效应、差异转移份额、结构转移份额、经济规模变化、单位能耗污染产生量以及地区工业生产总值占全国工业生产总值比重之间的影响关系,并得出相应的结论以及政策性建议。本文主要完成以下内容:(1)偏离份额法的计算;(2)污染产业转移分布区位及其变化;(3)污染产业转移的环境效应分析。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介绍选题背景和意义、研究方法及结构安排、创新点及不足之处。第二章介绍相关理论基础、国外研究综述、国内研究综述以及相关研究述评。第三章基于偏离份额法的污染产业转移的分析,进行了偏离份额法的计算以及污染产业转移分布区位及其变化的分析。第四章分析污染产业转移的环境效应,进行了模型介绍与实证分析。第五章得出结论并提出政策性建议。通过本文的理论介绍与实证分析,本文认为随着国内产业分工的调整,区际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并在污染产业转移过程中伴有一定的环境效应。而差异转移份额、结构转移份额、经济规模变化、单位能耗污染产生量以及地区工业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都对环境效应都有显著的影响。中度污染产业的DIF存在环境正效应,重度污染产业的STR存在环境负效应,XSF存在环境负效应,QSF存在环境正效应,重度污染产业的ISF存在着环境正效应。根据以上结论,应该对污染产业转移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效应进行控制,减少污染,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关键词】:污染产业转移 环境效应 偏离份额法 差异转移份额 结构转移份额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424;X2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4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10-12
- 1.1.1 选题背景10-11
- 1.1.2 选题意义11-12
- 1.2 研究方法及结构安排12-13
- 1.2.1 研究方法12
- 1.2.2 结构安排12-13
- 1.3 创新点及不足之处13-14
- 1.3.1 创新点13
- 1.3.2 不足之处13-14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14-20
- 2.1 理论基础14
- 2.2 国外研究综述14-16
- 2.3 国内研究综述16-18
- 2.4 相关研究述评18-20
- 第三章 基于偏离份额法的污染产业转移分析20-28
- 3.1 数据来源及处理20
- 3.2 利用省外资金20-21
- 3.3 我国污染产业转移分布区位及其变化21-28
- 3.3.1 重度污染产业各地区产值偏离份额分析22-24
- 3.3.2 中度污染产业各地区产值偏离份额分析24-26
- 3.3.3 轻度污染产业各地区产值偏离份额分析26-28
- 第四章 污染产业转移的环境效应分析28-38
- 4.1 模型与变量选取及说明28-29
- 4.1.1 模型设定28
- 4.1.2 变量说明28-29
- 4.2 数据来源及处理29-30
- 4.3 描述性统计分析30-35
- 4.4 实证分析35-38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38-42
- 5.1 结论38-39
- 5.2 建议39-42
- 参考文献42-44
- 致谢44-46
- 附录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公嵬;;我国产业集聚的变迁与产业转移的可行性研究[J];经济地理;2010年10期
2 韩峰;李浩;;湖南省产业结构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年05期
3 胥留德;;后发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对环境影响的几种类型及其防范[J];经济问题探索;2010年06期
4 黄菁;;外商直接投资与环境污染——基于联立方程的实证检验[J];世界经济研究;2010年02期
5 谢丽霜;;西部地区规避产业梯度转移风险的对策研究[J];经济纵横;2009年05期
6 陶诚;耿光颖;王春贤;;安徽省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效应分析及相关建议[J];金融纵横;2009年01期
7 谢丽霜;;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环境风险及防范对策[J];商业研究;2009年01期
8 刘嗣明;童欢;徐慧;;中国区际产业转移的困境寻源与对策探究[J];经济评论;2007年06期
9 戴育琴;欧阳小迅;;“污染天堂假说”在中国的检验[J];企业技术开发;2006年12期
10 陈红蕾;陈秋锋;;“污染避难所”假说及其在中国的检验[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贾广森;产业转移效应评价及其区域政策取向[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污染产业转移的环境效应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08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60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