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7 15:26
【摘要】: 区域经济差异与可持续发展是所有区域经济问题的核心,是一个全球性的国际化问题,世界各国都面临着发展不平衡的困扰。区域经济差异是市场经济运作的结果,,随着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在中国建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经济增长问题尤为迫切,其所面临的区域经济差异问题也更严重。区域差距过分悬殊不可避免地会阻碍经济的市场化进程,阻碍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地处中部的河南省在其经济发展的市场化过程中,其非均衡性逐渐显现出来,与全国一样也存在着区域经济差异问题,造成其经济发展水平一直徘徊不前,处于全国的末位。因此,对其内部区域经济差异问题进行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理论意义,而巨对于促进河南省经济发展,乃至中部崛起战略的成功实施,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本文在综述大量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河南省的108个县域为研究单元,选择14项指标,借助SPSS统计分析软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和综合评价,得出如下结论:一、河南省108个县域可分为四大类。即发达型县、较发达型县、中等型县、欠发达型县。二、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主要呈现以下特征:县域经济差异显著,总体呈中间高四周低;极化分异凸现,点轴特征显著;大中城市市区及近郊县域经济发展水平高,具有二元经济特征;落后地区多为国扶重点贫困县。以此为基础,本文系统分析了造成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深层次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本论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选题的背景、意义和研究目的、方法。其次对区域经济差异的有关理论基础进行了综述,最后介绍了研究所采用的具体方法。第二部分通过对原始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选取14个指标,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河南省108个县(市)区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经过以上实证分析,对河南省的区域经济差异状况形成了一个整体的判断。第三部分论述了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形成原因,即从自然地理环境、区域发展战略、区位、经济结构、投资政策、文化观念等方面予以分析。第四部分在分析了河南省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河南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127
本文编号:2618071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127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党明灿;;基于SEAM的河南省经济可持续发展实证分析[J];价格月刊;2012年05期
2 张兵红;尹继东;;中部六省地方经济差异性及协调发展对策[J];学习与实践;2008年0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强;河南省区域经济不平衡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180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quyujingjilunwen/2618071.html